筆者認為,中國只要堅持在關稅前不跪的態度,直待美國堅持不住跪低求饒為止!關稅不歸零,絕不商談,其他議題免論,終將抗美援朝的銳氣再一次發揚!
近幾日中美之間的關稅談判又一次引發了熱議,這場長達8小時的會談,雙方拿出的關稅籌碼都讓人咋舌!特朗普喊出“80%的關稅最合適”,而我國的學者則毫不客氣地反駁,認為30%就夠了。究竟是誰在玩心理戰?這場談判背後隱藏了怎樣的經濟博弈?
關稅戰談判繼續
5月10日,中美兩國在瑞士日內瓦進行了一場長達8小時的關稅談判,談判桌上雙方各自拿出了145%與125%的關稅籌碼,明顯都是高估了對方的底線。在會談中,特朗普提出“80%的關稅是最合適的”,而我國的學者則直接反駁,30%的關稅已經足夠了。特朗普試圖通過提高關稅來迫使我國屈服,但學者的態度表明,我國並不打算在此事上妥協,甚至還透露出對特朗普此番言論的不屑。
美國之所以頻頻向我國施壓,主要是因為其經濟已經到了不得不採取措施的地步。日本和德國等國的產業鏈也受到中美關稅的影響,不得不向美國施壓,希望其能夠妥協,因為一旦中美兩國開打關稅戰,他們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美國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談判中盡量表現出誠意,希望能夠儘快達成協議。
我國對此卻並不買賬,學者認為特朗普釋放的信號根本就沒有誠意,其實是在安撫美國國內金融市場和即將到來的國債續約。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稱會議“成功”,並表示達成了許多共識,這些話明顯是為美國國內民眾和市場說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特朗普與我國之間的信任早已蕩然無存。
對於這次談判,我國的態度非常冷淡,他們認為這是一次毫無意義的會談,只是在雙方之間傳遞各自的底線,以免關稅戰升級為熱戰。而特朗普則試圖通過提前結束會議來製造一個雙方已經達成共識的假象,他在談判尚未結束時便宣布“全面重啟”,被外界解讀為特朗普製造既成事實,逼迫我國做出讓步。
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必須要有能夠出口賺錢的產品,比如大飛機和戰鬥機,才能促進國內的產業轉型,並減少貿易摩擦。
說到底,美國人民如果能正識接受中國強大,他們還是會過很長時間的優越生活,但他們一味打壓,中國不好過,那他們也別好過,這場中美關稅談判無疑是全球經濟的風向標,雙方都在試探對方的底線,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妥協似乎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