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
今年元旦,重慶市九龍坡區民主村城市更新項目二期開街,紅磚建築群、新中式茶館、別具格調的傢具店……讓來往遊客目不暇接。其中,點贊最多的還數整齊的停車位和智慧停車系統。
以前,這裡停車“一位難求”,別說遊客,就連居民都經常吐槽“兜圈找車位”。在項目規劃時,九龍坡區將群眾停車需求融入城市更新,把周邊閑置地塊打造成停車場,新增近500個停車位。“現在出行方便了,遊客也變多了,這塊‘打卡地’再也藏不住咯。”家住附近的王先生面露喜色,這背後離不開該區紀委監委、住房城鄉建委、城市更新公司多方的努力推動。
群眾所呼,監督所向。重慶市紀委監委緊盯群眾關切的急難愁盼,突出群眾可感可及,堅持開門整治,運用“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的工作機制,擰緊責任鏈條,推動整體發力、同題共答,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通過辦好一件件增進民生福祉的實事,深化治理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問題,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多方彙集,群眾點題
“補發的3000元到手,心裡就踏實了,今年爭取再擴大點規模。”最近,雲陽縣養鹿鎮同發村村民向可加每天都在果園裡修枝澆水,忙得不亦樂乎,而前段時間,他還在因柑橘管護補助被拖欠而煩惱。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向可加通過掃描家門口的“碼上舉報”二維碼,向縣紀委監委反映了這個問題。
像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雲陽縣委巡察辦、縣農業農村委也表示收到過類似問題反映。經過分析,該縣果斷將惠農資金補助發放問題納入點題整治範圍,組建工作專班,緊盯補貼申報發放、使用管理等重點環節,摸排問題、核查線索。結果發現,有的基層幹部消極應付,耽誤補助資金髮放;有的對政策理解不到位,沒有足額發放;有的套取、截留退耕還林補助,用於個人開支……最終共7人受到處理。
“群眾的憂心事、煩心事就是我們的監督重點。把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就得讓群眾來出題。”重慶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說,市紀委監委以“收集—匯總—研判”機製為抓手,開展以“小切口”整治推動紀檢監察監督融入基層治理專項調研,深入窗口單位、村社等蹲點摸准“活情況”,掌握群眾最迫切的需求。與此同時,藉助數字監督,充分運用12345政務服務熱線、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互聯網+督查”等平台,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廣泛收集群眾關切。
問題點多面廣,選題怎麼定?針對一線發現的問題,市紀委監委及時進行分析研判,篩選出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民生突出問題,納入群眾點題整治庫,在全市層面開展整治;對個性問題也不放過,指導各地各部門結合監督檢查、案件查辦、巡視巡察等發現的典型問題,找准問題表現、深層次原因,總結治理規律,推動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
廢棄食用油脂處理、醫療領域欺詐騙保、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開去年以來的工作台賬,全市因地制宜開展的重點整治項目,無不事關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重慶市長壽區紀委監委對平台公司未及時兌付群眾土地租金問題開展點題整治,圖為紀檢監察幹部在新市街道惠民村督促發放被拖欠的土地租金。 彭俊華/攝
監督推動,壓實責任
群眾點的題,有的解決起來並非易事,甚至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就要求責任主體履好職、盡好責。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聚焦政策執行不夠、工作推動不力、上下聯動不暢等梗阻問題,市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包聯包案推動,加大下沉指導,同時用好“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工作機制,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真刀真槍抓整治。
實踐中,聚焦聚力區縣“主戰場”,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點對點向區縣委書記打電話發短信,深入區縣、部門調研督導,其他領導班子成員通過面對面訪談、召開片區會等方式,逐一提醒壓實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各監督檢查室實行對口全覆蓋督導,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督促圍繞目標任務逐項落實,確保一項一項抓出實效。
近日,市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聯合巴南區紀委監委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巴南醫院實地督導時看到了這樣一幕:骨科醫生通過“數字影像查詢互認系統”,順利調取了患者李先生在外院所做的核磁共振報告,隨之根據病情開方,一次多餘的檢查也沒開。“其他醫院做的檢查照樣認,不僅省了錢,還少受罪。”李先生如是說。
醫保基金是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一分也不容浪費。“在點題整治醫療領域欺詐騙保問題時,我們發現重複檢驗、過度檢查、超量開藥、醫保基金使用監管不力等問題突出,如果不從面上推進,作風和腐敗問題就得不到根治。”市紀委監委第八監督檢查室主任陳超介紹。在市紀委監委監督推動下,市醫保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多個部門坐在一起會商研討,查找根源、對症下藥,制定出台醫保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細化明確醫保行政部門及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行業部門等責任邊界,進一步健全完善責任體系和監督格局。
責任明晰,行動有力。在各領域整治中,監督壓實各方責任,帶動全局突破。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相關問題3473人,推動整改問題4.4萬個,建立完善制度5428個,追繳金額6.95億餘元。
攥指成拳,同題共答
日前,一個民生問題寫進了豐都縣委常委會會議議程:在外務工的群眾每月仍需繳納保底水費。“能不能讓每一位村民的水費都明明白白?”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就此向相關部門“一把手”提問。
會後,一場水費整治行動在全縣鋪開。在豐都縣紀委監委推動下,縣水利局指導供水單位核算運行成本,聯合縣發展改革委、縣財政局、縣水務集團等相關單位開展用水成本監審、召開聽證會,修訂村鎮供水水費計收和使用管理辦法,明確以6個月為單位,報停期間不計收基本水價。政策調整後,每年惠及約25萬務工群眾。
在此基礎上,豐都縣紀委監委駐縣農業農村委紀檢監察組聯合縣水利局開展農村供水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發現並推動解決問題35個,完善制度9項,62萬多農村人口實現安全飲水無憂。“上下貫通、左右協同,保證題目解法一致,讓群眾滿意。”豐都縣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春華對同題共答的治理效能感受頗深。
開展點題整治,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在於規範權責、凝聚合力。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推動,多部門、跨層級的齊抓共管、同題共答如今在重慶已成為常態。在整治旅遊亂象、旅行社違規經營等問題時,渝中區文化旅遊委作為牽頭單位,與公安、市場監督管理、城市管理、交通執法等部門建立聯席協作制度,簽署執法案件協作備忘錄,聯合打擊違法行為,挽回遊客經濟損失225萬餘元。去年以來,各區縣和有關市級部門班子成員帶頭領辦民生實事881件,帶動全市辦理具體實事5172件,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7288個,向50餘萬群眾返還涉案財物1.85億元,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抓一件,成一件。重慶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將持續用好群眾點題機制,點出群眾心聲,以項目化方式糾治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推進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確保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5年第09期,作者:黃翔)
本文來自【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