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與紐森。圖:新華社】
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征“對等關稅”時,全世界都以為這場戲的主角將是華盛頓和各國政府。
但誰能想到,兩天後,真正的“大戲”竟在美國自家後院上演,加州州長加文·紐森竟不惜與特朗普政府撕破臉,喊話全球:“別聽特朗普的!我們加州不背這鍋!”
當地時間4月4日,紐森直接在社交平台上甩出了一段錄製的視頻,堪稱是一份“獨立宣言”式的聲明。
視頻中,紐森聲稱“特朗普的關稅不代表所有美國人”,並高調稱加州為“美國經濟的支柱”,為了維持“全球穩定的貿易關係”,該州已準備好要繞開聯邦政府,單獨和墨西哥、加拿大等國際貿易夥伴進行對話。
為了求豁免、保貿易,紐森甚至不惜搬出了“加州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招數,就差沒在視頻里掛上一面“加州共和國”的旗幟了。
“加州不是華盛頓”,經濟大州的求生欲有多強?
紐森敢這麼硬氣,確實有底氣。
加州的經濟體量高達3.9萬億美元,比第二名的德克薩斯州高出50%,真要單拎出來,能在全球GDP排行榜上擠掉印度,穩坐第五把交椅。這裡不僅是硅谷和好萊塢的大本營,還是美國最大的製造業基地和農業州。
然而,加州的繁榮高度依賴國際貿易,光是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三國,就佔了加州進口額的40%以上,每年涉及2000多億美元的生意。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一揮,加州的農場主、科技公司和建築商第一個跳腳。
木材、鋼鐵、石膏板等建材漲價,直接影響山火後的重建;農產品出口受阻,農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倉庫里的牛油果和杏仁爛掉;更別提硅谷的芯片和好萊塢的電影版權,全球市場一收縮,加州的金庫就得漏個窟窿。
紐森辦公室的聲明寫得悲情十足:“加州的工人和家庭將成為貿易戰的最大受害者。”
於是,這位民主黨籍州長面對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拍案而起。“聯邦政府作死,我們自救!”他一邊呼籲貿易夥伴們“報復時放過加州產品”,一邊準備派人去各國談判,試圖用加州的“市場力量”對沖特朗普的“政治瘋狂”。
白宮回懟:管好你的流浪漢和犯罪率吧!
紐森的“獨立貿易外交”很快捅了馬蜂窩。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火力全開,嘲諷紐森“有閑心搞國際政治,不如先解決加州的流浪漢帳篷和零元購”。
這話看似打臉,實則精準踩中了加州的痛腳。洛杉磯的街頭確實擠滿了無家可歸者,舊金山的商店也確實在防盜柵欄後瑟瑟發抖。但紐森還是進行了犀利反擊:“華盛頓的混亂,別讓加州買單!”
這場隔空互撕,表面是政策分歧,實則是美國兩黨的意識形態對決。加州作為民主黨大本營,向來和特朗普不對付。從環保法案到移民政策,紐森沒少給聯邦政府添堵。
如今關稅戰升級,紐森乾脆把矛盾公開化,一邊樹立“理性務實”的人設,一邊給特朗普扣上“禍國殃民”的帽子,順便為明年中期選舉攢點口碑,正可謂是一舉三得。
網友分裂:有人喊“州長威武”,有人罵“違憲叛國”。
紐森的視頻一發,評論區瞬間炸鍋。
支持者狂刷“加州經濟規模龐大,我為我的州長點贊!”“如果它是合法的,並且能為該州居民省錢,我完全贊成!”
反對者則怒斥:“這顯然是違法的,是憲法所禁止的!”
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了自家州長:“請也為我們的州做這件事。”
更有甚者藉機出主意:“加入加拿大吧,紐森州長。我們可以共同建設世界上最好的民主國家!”
其實,加州能不能繞過聯邦簽協議,法律上確實存疑。美國憲法明確規定,外交權歸聯邦政府所有,各州無權與外國締約。
但紐森玩了個文字遊戲,不叫“條約”,而叫“戰略合作”。反正木材進口、農產品關稅這些具體條款,只要不涉及主權,聯邦法院也未必管得着。
當貿易戰打成“美國內戰”,特朗普的臉往哪兒擱?
此刻最尷尬的恐怕是美國政府,剛要借“對等關稅”施壓貿易夥伴們,轉頭就看見加州州長向各國遞出小紙條:“我們和華盛頓不是一夥的!”相當於白宮忙着對外開戰,後院州長忙着對外投降,這畫面感,簡直了!
但紐森的“求生欲”背後,暴露的卻是美國政治的巨大裂痕。聯邦與州的權力博弈、兩黨的水火不容、精英與民粹的價值觀撕裂,全在這場鬧劇中展露無遺。
耶魯大學的報告更是堪稱神補刀,特朗普的關稅會導致2025年美國整體通脹率飆升2.3%,包括汽車漲價8.4%,相當於給美國每個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損失。
難怪連共和黨議員都急了:“再這麼折騰,明年中期選舉等着輸到脫褲子吧!”
那麼,紐森的“獨立貿易運動”能不能成?大概率是雷聲大雨點小。
但這場“戲”的價值,早已超越了經濟層面,它讓全世界看清,美國的“政治機器”正在空前內耗中走向失靈。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對立、短期民粹與長期利益的衝突、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的拉鋸,統統卡死在這台生鏽的“機器”里。
當“分家單過”成為美地方政府的常規操作,當“不跟聯邦玩”變成政治正確,當美利堅合眾國的“合眾”變成“散裝”。這何嘗不是一場“美國優先”的黑色幽默?
至於特朗普,他或許還陶醉於“關稅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幻覺里,甚至還頗具“閑情雅緻”的提前一天來到棕櫚灘的私人俱樂部 Mar-a-Lago(以往都是周六前往),戴上標誌性的紅色“讓美國再次偉大”帽子前往附近的高爾夫球場,享受着專屬於美國總統的警衛與服務,多麼諷刺!
當然,紐森的“加州例外主義”,也不過是民主黨版的地方保護主義,和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本質上共享同一套邏輯——利益面前,原則可以打折,規矩能夠變通,唯獨不能吃虧。
更深層的揭示在於,當加州試圖用“經濟第五大國”的身份另起爐灶時,它恰恰證明了全球化的不可逆,產業鏈早就不認國界。
荒誕的是華盛頓政客們寧願把頭埋進民調數據里,用關稅築起一道自欺欺人的牆,也不肯承認世界早已不是某個超級大國能獨掌話筒的舞台。
或許數十年後的人們回看2025年這個春天,會把它標記為美國“霸主”時代的最後黃昏。紐森那句“加州不想陪葬”的吶喊,終將成為帝國黃昏的絕妙註腳。
(來源:崑崙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有理兒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