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2025年04月02日12:33:03 國際 1341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3月28日,緬甸就發生了7.9級強震,在這危急時刻,中國政府迅速響應,不僅派遣多支救援隊伍,更是攜帶大量救援物資,成為了國際上第一個抵達災區的國家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緬甸地震

本以為能夠真心換真心,可不料緬甸卻在中國人撤離緬甸的時候,竟然直接掏出槍支索取“過路費”,這一幕不僅令14億中國人寒了心,更是怒斥他們簡直就是個白眼狼、恩將仇報!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遭緬甸持槍威脅

那麼,緬甸為何會這樣做?目前這件事情又是如何解決的?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極目新聞

震後撤離遭阻攔

在地震發生18小時後,中國救援隊就已經攜帶22噸設備與物資抵達緬甸,而這支由82名專業搜救人員、醫療隊員及3隻搜救犬組成的隊伍,是首支通過聯合國認證的國際重型救援力量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中國救援隊

他們攜帶的生命探測儀、無人機和破拆工具,在坍塌的醫院廢墟中探測到微弱的生命跡象,更是經過40小時的連續作業,救援隊從鋼筋與混凝土的夾縫中成功救出一名孕婦,隨後又陸續救出5名倖存者,其中包括一名被困60小時的女性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光明網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宣布向緬甸提供1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首批帳篷、毛毯、醫療包等物資也於3月31日運抵。

就連雲南民間組織也自發行動,將食品與飲用水通過陸路運往災區,而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同步啟動應急機制,為受傷公民協調醫療資源,並協助撤離。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中國救援隊

畢竟對於身在緬甸的中國公民而言,尤其是聚集在曼德勒等受災嚴重地區的人們,他們在經歷過這次危機之後,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祖國,並且與家人團聚。

可根據羅先生的描述,他與同行者組成四輛車隊,試圖從曼德勒經小路撤往仰光,但在這一段路程中,他們面臨的不僅是斷裂的高速公路與塌方的山體,還有持槍者的勒索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緬甸恐怖分子

在某個檢查站,武裝人員以武器威脅索要過路費,而且車隊一度被攔截數小時,最終依靠同行者與當地勢力的“關係網”才得以脫身,根據羅先生的描述,他們不敢停車,連車窗都不敢開,現金成了他們保命的“護身符”

遇到白眼狼?

不過當這件事情發生後,就立馬引起了中國網友們的怒斥,畢竟大家紛紛認為他們就是“恩將仇報”“現實版農夫與蛇”,畢竟在災難發生之後,中國對緬甸的援助行動非常迅速,力度也很大。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緬甸災後現狀

但這種情況並不是全部發生,就比如河南商人胡先生,他就因為腿受傷,行動不方便,所有在地震後,他就暫時住在曼德勒附近城市的朋友家。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上游新聞

在3月30日,他就和一個同伴找了個當地司機,選擇一條不太常走的小路,邊走邊打聽情況,繞道去仰光,而且他所經路段已由緬甸軍方接管,未遭遇直接威脅,但仍需繞行塌方區域。

而且一位中國女商人在撤離途中,就曾被緬甸郊區一戶家庭收留。對方不僅提供食物和住宿,還幫助她聯繫救援人員,提供最新的安全信息,讓她深切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新聞報道

當然在中國救援隊到達緬甸的時候,為了確保救援行動順利進行,當地政府還為中國救援隊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後勤支持,這也充分體現了對中國援助的重視

而之所以會出現羅先生的事情,主要是因為緬甸長期存在地方武裝勢力,政府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影響力有限,所以在災難發生後,一些勢力趁機斂財,不顧災民的困境,反而從中牟利。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新聞報道

就比如在佤邦撣邦等地,民族地方武裝控制着關卡,對過往車輛收費,尤其是災後,這些收費名目更多,費用更高,而且他們持槍收費的情況並非只針對中國公民,哪怕是其他國家和富有的本地人,都難逃脫。

雖然說這種情況對於緬甸這個國家無法避免,但還是希望緬甸政府能夠妥善的解決,畢竟這樣搶奪財物,就很可能會威脅到人身安全,而且當這件事情發生在前來救援國家的身上,很容易讓他們寒了心。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緬甸民眾

結語

截至4月2日,緬甸震區仍有餘震發生,瘟疫與高溫加劇了生存挑戰,但中國救援隊仍繼續在廢墟中搜尋生命跡象,而最後一批滯留同胞正抓緊撤離。

這次緬甸地震是天災,也考驗着人心和各國的互助,畢竟當災難過去之後,不僅是重建家園的混凝土,還有對人性、責任與國際協作的持久追問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緬甸災區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於極目新聞 2025年03月31日關於“太想回國了!”湖南商人哽咽講述撤離曼德勒:連開十多小時不敢停,途中遭遇持槍收費的報道

原文登載於光明網 2025年03月31日關於生死競速,歷時9.5小時,深圳救援隊救出被困60小時孕婦的報道

原文登載於極目新聞 2025年03月31日關於被中國救援隊救出來的女童和孕婦是一對母女,目前生命體征穩定的報道

原文登載於上游新聞 2025年03月31日關於中國商人講述震後撤離曼德勒經過:高速路中斷繞行老路,有60多人一同撤至仰光的報道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忘恩負義?緬甸地震中國首個抵達震區,中國人撤離時卻遭持槍收費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李在明成韓國新總統熱門人選 - 天天要聞

李在明成韓國新總統熱門人選

尹錫悅被罷免後,現任國務總理韓德洙繼續代行總統職權,韓國政界將進入新一屆總統選戰時間。根據法律,韓國須在60日內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韓聯社電視台報道,預計大選於6月3日前舉行。從目前民調數據來看,韓國民眾希望在下屆大選中完成政權交替,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是目前最熱門的總統人選。但李在明涉嫌違反...
西班牙宣布141億歐元“關稅援助計劃”,以防美國關稅新政衝擊 - 天天要聞

西班牙宣布141億歐元“關稅援助計劃”,以防美國關稅新政衝擊

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3日宣布一項價值141億歐元的援助計劃,以保護可能受到美國關稅新政衝擊的經濟。桑切斯當日在首相府發表講話,強調該計劃是為減輕美國貿易戰的負面影響,成為“保護我們經濟的盾牌”。據透露,這一計劃將包括74億歐元的新融資,
美經濟學家警告:加征關稅推高通脹,美普通家庭首當其衝 - 天天要聞

美經濟學家警告:加征關稅推高通脹,美普通家庭首當其衝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宮簽署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名譽教授馬頌德(Massoud Amin)4月3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美國政府所作
“願做孟中交流使者”——三位孟加拉國青年的心聲 - 天天要聞

“願做孟中交流使者”——三位孟加拉國青年的心聲

新華社達卡4月3日電題:“願做孟中交流使者”——三位孟加拉國青年的心聲新華社記者孫楠“我為能參與這個中國項目而自豪。”曾在中國學習、目前在中企投資運營的達卡繞城高速公路項目工作的孟加拉國青年哈桑說。
縣市場監管局:開展燒烤店集中整治行動 - 天天要聞

縣市場監管局:開展燒烤店集中整治行動

【來源:陽江市陽西縣人民政府-部門動態】為進一步規範夜間餐飲市場秩序,保障群眾飲食安全,4月1日,陽西縣市場監管局開展燒烤店集中整治行動。行動以局所聯動、“四不兩直”方式開展,通過組建聯合執法組,對轄區燒烤店進行突擊檢查。
深度 | 彈劾案通過,尹錫悅下台,60日內大選,韓國新一輪動蕩啟幕? - 天天要聞

深度 | 彈劾案通過,尹錫悅下台,60日內大選,韓國新一輪動蕩啟幕?

歷經創紀錄的百餘日審判,尹錫悅彈劾案迎來大結局。據新華社報道,4月4日,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通過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尹錫悅被罷免總統職務。尹錫悅由此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繼朴槿惠後第二位被罷免的總統。去年12月3日下達緊急戒嚴令、12月14日被國會彈劾停職、今年1月15日被捕、3月8日獲釋,直至如今遭罷免,在經歷驚心動魄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