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 曼德勒一處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國務工者|封面頭條

2025年04月01日15:10:32 國際 9309

封面新聞記者 石偉 陳羽嘯 曼德勒報道


3月31日,緬甸,曼德勒。


強震已過72小時,搜救行動在超過40℃的高溫下持續進行。


坍塌的vin star酒店原址外圍,人們戴着口罩,焦急、無措地望着救援人員。何強帶着一批救援隊穿過隔離帶,請求他們進行了又一輪搜尋。


中午之前,上一批救援隊經過儀器掃描,曾遺憾地告知何強,“沒有生命跡象了。”


廢墟中,埋着他的哥哥何健。3月28日這天,第一波強震來時,房子歪了,哥哥對着他和小舅子鄧輝喊了聲“快去衛生間躲着”,之後推門查看。


“這是他說的最後一句話。”何強說,“他直接從樓棟的裂縫裡掉了下去。我知道,他就在角落那堆廢墟下邊。”


何強反覆敲出又刪除微信上的字,“無法向嫂子交代,是我讓他來緬甸的……”


周圍等待“奇蹟的人們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坍塌的那棟樓是vin star酒店的長租房,下面壓着的“有來自中國的翡翠、珠寶從業者,超過30人”。


據央視新聞4月1日報道,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表示,截至目前,緬甸強震已造成2719人遇難,另有4521人受傷,約441人失蹤,遇難人數可能將超過3000人。救援人員表示,隨着時間推移,高溫、受傷、無吃無喝狀態下,廢墟下的“奇蹟”概率越來越低。




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 曼德勒一處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國務工者|封面頭條 - 天天要聞

vin star酒店其中一棟樓坍塌的過程(受訪者供圖)

遭遇:

“剛催我們躲進衛生間,

他就從6樓裂縫掉了下去”

“這都是命。身在異鄉,看着那一堆廢墟,我們還能做什麼?啥都別想了,你們按時吃藥、打針,把傷養好。”中原飯館老闆娘阿雲,收留了四五個死裡逃生的倖存者。

她逐個剝開水煮蛋,放進每個人的稀飯碗里,催促着他們快吃。

何強重複了一句“都是命”,摳着手指看了一眼對面的小舅子鄧輝。鄧輝望着天花板,一言不發。

除了等待的焦慮和傷感,兩人還犯愁的是,由誰來把消息告訴何健的妻子——他們的嫂嫂和姐姐,“她是個急性子,肯定承受不住。”

何強和何健是江西人,何健1985年出生,家裡一對兒女在上中學。兩三年前,三人原本在國內從事翡翠、珠寶行業。後來,何強提議一起到緬甸曼德勒打拚。

這裡有亞洲著名的翡翠生產、銷售中心,每天有數百名主播同時在線,連帶着數千名上下游保障人員。何健三人做的是原材料收購工作,“這裡比國內掙得多,能攢的錢也多一些。 ”

vin star酒店,距離直播基地只有10分鐘路程,也因此成為這些“淘金者”集中選擇租住的宿舍。這裡原本是三棟並排的6層樓,上邊分別加蓋了兩層。何健三人住在最右側、後來倒塌的那棟樓的6層。那一層有5間房屋,他們選擇了一套5人間。

3月28日,是當地的節日,直播基地沒有上班。來這裡“淘金”的人們窩在宿舍里吹空調、刷手機,給家人打視頻。

當地時間12時20分,第一波強震來襲,何強從床上跌落在地板上,房間里物品都滑到了一側的牆角。

“哥哥對我們喊了聲‘快去衛生間躲着’。我和鄧輝進了衛生間,拽着衛生間門保持身體平衡,哥哥推開房門出去查看,一下就不見了。”何強說,地震停止了一兩分鐘,他往大門外看,發現自己所在的樓棟裂開了一米多,哥哥何健“直接從裂縫掉了下去”。

鄧輝在哭,何強當時比較冷靜,不知道還能不能活着回去,他喊鄧輝趕快給家人留遺言。

何強分別給妻子、舅舅打了視頻電話,告訴他們遭遇了地震,樓梯垮塌,電梯不能用,他們下不了樓,“爭取活着回去”。

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 曼德勒一處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國務工者|封面頭條 - 天天要聞

vin star酒店坍塌之後(攝影:封面新聞記者石偉)

第二波強震隨即而來。

水泥柱子支撐的一樓首先坍塌,樓棟徹底失去平衡,整體往外橫向倒下。何強雙手扯着衛生間大門,懸在廢墟上邊,之後鬆手摔下,手腳被尖物刺傷。鄧輝被廢墟掩埋,何強和周邊當地居民衝進廢墟,將他扒了出來。

鄧輝腰背、四肢均有多處受傷,雙腳血流不止,居民們拿出毛巾幫他按住傷口,毛巾很快被血液浸透。

“唉,我哥如果待在房間不出去,也許跟我們一樣都能活下來。”何強言語中夾雜着遺憾,又一邊解釋、猜測,說哥哥推門出去是出於本能,想替弟弟們找找生路。

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 曼德勒一處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國務工者|封面頭條 - 天天要聞

救援隊在vin star酒店廢墟再次搜救(攝影:封面新聞記者石偉)

救援:

“飯店老闆稀飯還沒煮好,

搜救隊說生命跡象消失了”

vin star酒店的隔離線外邊,聚集着一大群人。這些人大部分每天都會來這裡等待。

緬甸華人阿麗說,她的同事趙倩還壓在廢墟里,老闆派她在這裡守着,“不管結局如何,我們期待奇蹟。如果找到了,我要代表公司簽字。”

阿麗對趙倩不太熟悉,只知道她從中國東北獨自過來,愛笑,有着東北人的豪爽。

來自吉林的馬東,看到何強帶着救援隊進來,也湊了上去,跟何強一道請對方“再搜一遍”。春節之後,馬東帶着6個朋友來曼德勒打拚,是他們的主心骨。

地震時,馬東恰好返回中國,沒跟朋友們一起共同面對。這讓他覺得愧疚。

馬東說,他們7人的友情超過5年,一起輾轉在中國義烏、瑞麗工作過,其中5人在地震中受了輕傷,被他安置到仰光後準備回國。“只有一個女孩子沒跑出來。地震第二天,我趕回曼德勒,每天都要來守着。她就在樓頂倒塌的位置,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不然我沒辦法給自己交代。”

來自甘肅的張波,向搜救隊提供了酒店倒塌前後的照片、視頻。

事發前一天的下午,張波拍攝了酒店夕陽西下的樣子,在朋友圈感嘆生活的美好。地震時,張波住在中間一棟樓,他和十多個同行從樓里跑出來。回頭看時,右側那棟樓已經歪斜。

“兩棟樓之間是走廊連接,那棟樓里人員日常可以從電梯上下,也可以從我們樓里的樓梯間逃生。樓棟歪出去之後,電梯壞了,他們也沒有樓梯間可以走。我看見5樓、6樓還有人招手呼救。之後,第二次地震,兩棟樓的一樓垮塌、下沉,那棟歪着的樓直接就倒了。”張波的視頻里,大樓倒塌瞬間灰塵衝天,人們在尖叫。

張波和人們曾經衝進廢墟,救出5人。鄧輝和同伴李明是其中兩人。

搜救隊員要求全場安靜之後,再次進入還未倒塌的兩棟樓進行搜索,之後使用生命探測儀對廢墟進行掃描。

搜救隊告訴何強和馬東,現場未發現生命跡象。

馬東深吸了一口氣,蹲了下來。何強沉默了一會兒,對救援隊表示感謝後,帶着鄧輝去了中原飯店。

坐在摩托車上,何強說,上午搜救隊曾發現生命跡象,他趕快通知中原飯店老闆娘阿雲幫忙煮點稀飯,準備等人救出來後,喂一口。

“稀飯沒煮好,搜救隊說生命跡象消失了。”

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 曼德勒一處倒塌酒店尚埋着多名中國務工者|封面頭條 - 天天要聞

曼德勒市區一處小學樓體塌陷(攝影:封面新聞記者石偉)

志願者:

華人成立多個志願小組協助救援,

現場尚缺大型機械

阿雲接手中原飯店還不到兩個月,她收留了四五個死裡逃生的倖存者,為他們提供三餐,督促他們打針、吃藥。

地震的時候,阿雲不知發生了什麼。出門查看,發現不遠處有人被砸倒,躺在路邊不動。直到當地人喊叫“地震了,待在外邊”,她才知道不遠處的酒店倒塌了。

很快,社交媒體上的華人群、老鄉群里,很多人委託她幫忙尋。她找到了何強他們,將他們帶回了飯店。

志願者阿珍開着自己的車,與當地的緬甸居民、華人、中國務工者一起成立了志願服務小組,24小時收集信息,籌集食物、飲水,往安置點、救援點輸送,並提供翻譯服務。

這樣的志願小組還有多個,包括雲南師範大學師生就自發組織了50多人的志願翻譯成員團隊,在中國國內遠程協助。

四川眉山人阿龍、成都人阿亮在曼德勒分別經營着中餐館、火鍋店,接待了不同批次的中國救援隊。他們說,只要是受災的人,都可以來免費吃飯、喝水。

在緬甸的中國商會,成為中國救援隊入境救援的後勤“橋頭堡”。山東商會、湖南商會、雲南商會專門設置了大本營,專人保障後勤,配送了司機和車輛,不斷從仰光往曼德勒運輸隊員,全天陪同救援隊輾轉到不同的搜救點。據記者了解,震後,從仰光到曼德勒單程已需要12個小時以上。

遠來的救援隊被人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十幾個批次的救援小隊從仰光入境,在各方幫助下趕往曼德勒。湖南嶽麓藍天救援隊首批6人於地震次日進入曼德勒,成功救出1人。中國公羊救援隊持續奮戰72小時,救出至少4人。

大面積坍塌的vin star酒店、天空公寓,被多支救援隊反覆搜救。僅3月31日,vin star酒店就先後有3支救援隊搜救過。

志願者阿珍介紹,搜救隊多是根據各自接收到的信息前往坍塌點,“現場暫時還沒有當地官方統一介紹情況,只能根據倖存者、家屬以及志願者介紹的情況進行搜救。”

記者在曼德勒新城區查看了5公里範圍內的房屋受損情況,倒塌房屋約有11棟,區域內大部分建築外觀完好。這些倒塌的房屋,普遍是一樓坍塌,樓體自上而下沉了下去。在老城區、郊區,則有大批房屋整體坍塌,數量暫無統計數據。

這種垮塌局面,導致救援困難。嶽麓藍天救援隊第二批次9人,在3月31日早上5點到達曼德勒,簡單吃飯之後就投入了搜救,當天的救援沒有出現喜悅的信息。

“常規環境下,我們說有72小時黃金救援期。但這裡將近40℃高溫,乾熱,黃金救援期縮短。這種坍塌方式,只能冒險從樓棟底部掏洞救人,進展很慢。”3月31日晚,結束當天搜救的救援隊隊員告訴記者,受條件影響,救援人員目前只能進行針對性救援,當地缺少大型機械,未來“奇蹟”的概率會越來越低。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名字除阿珍之外均為化名)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涉恢復俄美關係,俄總統特別代表披露! - 天天要聞

涉恢復俄美關係,俄總統特別代表披露!

俄總統特別代表披露與美官員會談內容,涉及恢復俄美關係等俄羅斯總統特別代表、俄直投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4月3日表示,他已在華盛頓與特朗普政府官員會面。據俄羅斯塔斯社4日報道,德米特里耶夫在華盛頓向記者披露與美方官員會談內容。德米特里耶夫本月3
智庫觀察|看透美國這張“個性化”關稅表 - 天天要聞

智庫觀察|看透美國這張“個性化”關稅表

昨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緊急聲明,正式宣布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對60個被認定為違規最嚴重的國家再額外徵收不同的關稅。在這張“個性化”的關稅表上,中國位居首位,美方認為中國對美國徵收關稅高達67%,而美國“僅對”中國徵收34%,暗含中美之間存在顯著的...
印媒:美國想把俄羅斯肢解成43國,又怕中國藉機控制遠東 - 天天要聞

印媒:美國想把俄羅斯肢解成43國,又怕中國藉機控制遠東

最近,印度媒體《歐亞時報》拋出了一個重磅話題,說美國正琢磨着把俄羅斯肢解成43個國家,同時又擔心中國會趁亂控制俄羅斯的遠東地區。這事兒背後牽扯到的地緣政治博弈還真不簡單。美國、俄羅斯、中國這三個大國的關係本來就剪不斷理還亂,現在又多了這麼個
律師拿出2大證據,杜特爾特或釋放回國 - 天天要聞

律師拿出2大證據,杜特爾特或釋放回國

小馬科斯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律師拿出2大證據,老杜重回菲律賓已指日可待?小馬科斯或被追責。 【杜特爾特呼籲支持者不要過多干涉】 自從杜特爾特被捕以來,圍繞他的動態可謂牽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