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礦產協議兜兜轉轉一個月,最終又回到了原點。按照美國方面公布的最新草案,美國要求通過專項基金掌控烏克蘭50%石油天然氣、全部金屬礦產,基金過半理事由美方任命,且享有一票否決權。
面對美方的苛刻要求,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給出了一針見血的評論,稱澤連斯基只剩下兩條路,選哪條都是死局。
相比於美國提出的第一版“礦產協議”,烏克蘭如今收到的這版更為苛刻。烏方須優先償還美國至少1000億美元軍事援助,年息高達4%,償清前美方獨佔所有採礦特許權收益。
這樣一來,烏克蘭外債占GDP比重,將達到相當可怕的數據,比例可能會在90%以上。若接受美國條款,烏政府每年需支付40億美元利息,相當於全國醫療預算的2倍。
為了防止烏克蘭拖延償債,美國要求烏克蘭的礦產收益,必須立即兌換成外幣匯到美國海外賬戶,並自行承擔稅費與手續費,糾紛時烏克蘭需承擔賠償責任。
除此之外,美國保留對烏克蘭港口、鐵路、油氣管道等新項目的優先購買權,並禁止基輔向第三方提供優於美國的合作條件;美國規定協議不受時間限制,修改條款需美方同意,為美國掌控烏克蘭主權留下了很大的餘地。
烏克蘭學者謝列梅塔痛批:“這協議把烏克蘭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烏克蘭議員更直言,這是“一場國家主權拍賣會”。
面對美國的“霸王條款”,澤連斯基在3月28日的記者會上強硬表態,稱“烏克蘭感謝美國支持,但美國援助不是貸款,烏克蘭絕不接受”!
澤連斯基還進一步指出,最新版本的協議“與之前的框架完全不同”,並包含了烏克蘭在早些時候的談判中已經拒絕的條款。
然而,澤連斯基已經無路可走。梅德韋傑夫預言“雙殺結局”,澤連斯基若簽協議,會被弔死在獨立廣場;若拒絕,美國將推翻基輔政權。
要知道,基輔獨立廣場此前已聚集數千民眾,民眾高舉“拒絕賣國協議”標語,焚燒美國國旗。
烏克蘭副總理斯維里堅科坦言,基輔當局正“如履薄冰”與美談判,既要避免激怒美國,又需守住主權底線。一名烏方官員透露,烏克蘭聘請了國際律師團,但美方條件毫無讓步空間。
事實上,澤連斯基也清楚認識到了這一點。他雖公開表示“不會承認美國援助為貸款”,但為避免激怒白宮,他目前只在實質上採取了拖延戰術。
澤連斯基的這一謹慎態度,源於2月28日與特朗普的“白宮爭吵”教訓。當時因澤連斯基拒絕初步協議,美國一度切斷軍援,導致烏軍在庫爾斯克戰場上全面崩潰。
我們可以看到,當美國將烏克蘭資源“掛上計價器”,俄高層預言澤連斯基政府“必死結局”,烏克蘭的命運就已經落定。除了“加入俄羅斯”之外,烏克蘭恐怕很難再有翻盤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