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l·弗里德曼是美國《紐約時報》外交事務觀點專欄作家,也是三次普利策獎的獲得者,著有《世界是平的》等暢銷經典著作。
本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吸引他專程赴京參會。有感於會上所聽所見,3月25日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特別刊發《關於我們的共同未來——本周我在中國所聞》一文。
“一場翻天覆地的巨變即將來臨——通用人工智能(a.g.i.)即將誕生。美中作為兩個超級大國,正在逼近這種能與最聰明人類比肩甚至更勝一籌、能自主學習並自主行動的超級智能系統。”
——弗里德曼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
已實現對西方的全面領先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一群活潑又喜感的人形機器人引發全球關注。
弗里德曼在文章寫道,《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這些身披艷麗花卉印花夾克的機器人,與人類舞者同步揮動紅手絹,完成標誌性舞蹈”,這些機器人日常從事電動汽車組裝工作,跳舞不過是業餘愛好。
弗里德曼說,“僅過去一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突破已清晰表明:中美兩國已成為全球兩大人工智能超級大國。”摩根士丹利的一篇報告也佐證,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領域,中國已控制多數頭部企業,“實現對西方的全面領先”。
美中兩國人工智能合作程度
關乎明日世界存續根基
弗里德曼認為,人工智能系統與人形機器人蘊藏着造福人類的巨大潛力,但若未能植入正確的價值觀與約束機制,它們也可能帶來毀滅性破壞與動蕩。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弗里德曼在文章中反覆強調美中兩國在人工智能方面合作的重要性:“正如1970年代以來美蘇核武器控制之於世界穩定的意義,未來確保人類有效掌控這些快速進化的人工智能系統,將取決於美中兩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程度——這關乎明日世界的存續根基。”
弗里德曼在文中說,“中國已大幅縮小與我們的差距……沒有中國參與,此事絕無可能。所以猜猜誰將入席?如今,這是張雙人餐桌。”
美中互信是前提
否則世界將淪為高科技封建主義
“在開發真正超級智能ai代理前,我們應先增進人類間信任。”
——尤瓦爾·赫拉利
弗里德曼對這位以色列學者的觀點高度認同。他在文中寫道,“通用人工智能(a.g.i.)誕生後,若不能達成共同的信任標準,美中將無法開展任何合作。”

△《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他說,雙方都不會信任彼此的進出口商品,因為(到那時)人工智能將滲透所有數字化設備——汽車、手錶、麵包機、芯片、記事本等等。若中美互不信任、各自發展人工智能系統,這將是tiktok危機的超級加強版。大量貿易將陷入停滯,只能互售大豆釀醬油。世界,將淪為一個高科技封建主義世界。

△尤瓦爾·赫拉利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參加此次論壇期間就人工智能發表了專題演講,弗里德曼在文中特別提到,赫拉利的闡述令他印象深刻。“在開發真正超級智能ai代理前,我們應先增進人類間信任,但現實正背道而馳。全球範圍內人際信任正在崩塌。太多國家認為強大意味着不信任任何人、徹底與外界隔絕。如果我們遺忘共同的人類遺產,失去對外界的信任,終將成為失控ai的獵物。”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