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5日訊 3月25日,棗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面提升‘信易貸’工作質效、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棗莊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崔海慶在發布會上介紹,去年以來,按照國家、省有關部署及市委、市政府“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安排,棗莊市發展改革委聚焦經營主體開具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繁、難、慢等問題,深入實施以公共信用報告代替司法行政、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等52個領域無違法違規記錄證明工作,依託信用信息全面及時規範歸集的堅實基礎,釋放信用數字化改革紅利,以法治手段為經營主體提供辦事便利,有力支持了“無證明城市”建設,切實解決政務服務突出問題。
“一鍵”申請“零”等待
公共信用報告上線之前,證明事項開具很難找到一個部門統管,證明信息涉及部門多,時間跨度長,給企業造成極大不便。現在,以“一紙”專用公共信用報告代替企業赴市、區各相關部門辦理有無違法記錄的煩瑣“證明”,大大節省了企業開具證明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通過夯實數據基礎、強化技術支撐、優化辦理渠道,經營主體可以通過登錄“棗莊市政務服務網” “信用中國(山東)棗莊”網站、“愛山東”APP“一鍵申請”“一秒出具”,全程零跑腿、零等待、零費用,也可以通過部署在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的信用查詢機即時查詢打印,證明事項的法治化、規範化水平顯著提升。
覆蓋範圍更廣泛
從適用主體上,公共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不僅適用於企業,還涉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共計6類主體。從替代領域上,52個替代領域是全國目前推行此項工作中替代領域最多的,實現了行政執法領域全覆蓋,最大程度給經營主體提供便利。
分類定位更精細
公共信用報告分為普通版、行政管理專版、上市專版3種類型,經營主體並可以自主選擇時間和領域範圍,針對不同場景、不同需求實現專屬定製。截至3月15日,棗莊市共有1078家企業下載使用公共信用報告1823份,代替證明數量超93,281份,切實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讓企業真正享受到方便、高效、規範的政務服務。
閃電新聞記者 李環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