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現在的美國國務卿是誰?
很多人的印象肯定還停留在布林肯時期,因為這個國務卿和總統一樣出名。
拜登卸任後,國務卿的職位也交班給魯比奧了。
如今過了兩個月,很多人發現魯比奧和布林肯的執政風格截然不同,一個是暗着壞,一個是明着壞。
布林肯的最後一次演講才暴露真相,勸新的總統不要放過中國。
而魯比奧一上任就開始挑撥中俄關係,演都不帶演的,甚至還想和中國進行一場除了軍事之外的全部對抗。
布林肯資歷深可以理解,魯比奧為什麼敢這麼狂?
前國務卿布林肯
布林肯隨着拜登上任總統,一直是美國的核心人物。
1993年布林肯進入美國政壇,起步就是助理國務卿的特別助理,他對國務卿這個職務有着相當深的了解。歷經了克林頓政府、小布什政府,在政壇摸爬滾打十幾年。
2007年,他加入了拜登的競選團隊,2021年正式出任美國國務卿。
從他的政治經歷來看,布林肯一直都是拜登的安全顧問。
美國老跟外界宣傳說中國威脅到了美國安全,這老小子要負很大的一部分責任,不過他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時常要為自己洗白。
例如他很早就負責中東事務,阿富汗是美國少數派出本國士兵參與的“戰場”,光是撤兵就用了將近20年。
2021年,美國即將完成撤兵前,阿富汗卻發生了一起自殺式的炸彈襲擊。
這場襲擊導致13名美國大兵和170多個普通阿富汗人民死亡,有人懷疑這是美國自導自演,讓大家看看美國撤出阿富汗的後果。
這件事後,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為什麼布林肯出席聽證會?
說白了肯定跟布林肯有關係,不然也不會強勢到對布林肯說,如果你不出席,我們就會認為你子啊藐視國會!
拜登政府,做主的可不止是拜登一個人,畢竟他已經有些“老糊塗”了。
2023年11月16日時,拜登在台上被問到巴以衝突問題,拜登沒準備相關問題的稿子。
可既然問了就要說,他剛磕磕絆絆說了幾句,抬頭瞄到台下的布林肯,只見布林肯皺着眉頭,搖頭示意他別說了。
拜登就真的不肯再說了,這一幕很讓人詫異。
作為一個愛惜羽毛的人,布林肯十分擅長說一些若有若無的話來為自己洗白,語言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按照中國老話說,這人就是“蔫壞”,國際上對他的壞也是公認的,只不過他從不擺到表面上。
哪怕是要幹壞事,也得撤一張虛偽的旗幟。
巴以衝突中,美國拱火最厲害,美國甚至開着航母給以色列護航。
大眾早已看出“暗着使壞”的那個人,是嘴上說著要“致力於停火”的布林肯。
2024年,布林肯被強制要求出席阿富汗撤軍聽證會時,有支持巴勒斯坦抗議者,高喊“血腥的布林肯”和“加沙屠夫”。
他慫恿俄烏開戰、支持以色列,美軍甚至不用出手就把歐洲和中東變成一灘渾水,大陸和台灣最地區緊張時刻,也是在他的任職期間內。
在一眾七八十歲的超高齡美國領導人面前,才53歲的魯比奧顯然有些稚嫩。
現任國務卿魯比奧
魯比奧很清楚自己的劣勢,所以他使用了在美國政壇最有效的晉陞方式,那就是強勢對我國呲牙咧嘴。
魯比奧如今的思維,和冷戰時期很相似。
除了不直接打仗,其它都要“冷”,剛剛上任國務卿不到2個月,就展現出了很強的敵意,還到處散播中國謠言。
他的壞是赤裸裸的擺在了檯面上。
然而,國務卿這個職位是搞外交的,這樣的態度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外交家?
魯比奧的強勢雖然能獲得一些強勢派的支持,可現實是被瓜分權利,自己切斷了自己的退路。
他時常抱怨,自己在外交上說了不算。
因為特朗普任命了9名外交特使,嚴重稀釋了魯比奧的權利。
作為特朗普的國務卿,不僅特朗普防着他,很多美國政要也不看好魯比奧,甚至猜測他撐不過一年。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當總統,他難道才剛剛接觸過魯比奧嗎?
顯然不是,作為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總統和商人,特朗普本人很少充當太過強勢的一方,他正需要一個“黑臉”來適當的擺出強硬姿態,表達美國的態度。
不管怎麼說,能當上國務卿的不會是“智商不達標”的人。
如今美國各方飾演的什麼角色,還不太明確,但都不是什麼善茬。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2025-01-22——《魯比奧剛換“新馬甲”,就沖中國來》
觀察者網2024-09——《投票通過!美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建議指控布林肯“藐視國會”》
環球網2025-03-03——《外交部批魯比奧涉華言論:充斥冷戰思維,散布謊言謬論,已嚴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