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2025年03月07日16:33:08 國際 1201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現在的美國國務卿是誰?

很多人的印象肯定還停留在布林肯時期,因為這個國務卿和總統一樣出名。

拜登卸任後,國務卿的職位也交班給魯比奧了。

如今過了兩個月,很多人發現魯比奧和布林肯的執政風格截然不同,一個是暗着壞,一個是明着壞。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布林肯的最後一次演講才暴露真相,勸新的總統不要放過中國。

而魯比奧一上任就開始挑撥中俄關係,演都不帶演的,甚至還想和中國進行一場除了軍事之外的全部對抗。

布林肯資歷深可以理解,魯比奧為什麼敢這麼狂?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前國務卿布林肯

布林肯隨着拜登上任總統,一直是美國的核心人物。

1993年布林肯進入美國政壇,起步就是助理國務卿的特別助理,他對國務卿這個職務有着相當深的了解。歷經了克林頓政府、小布什政府,在政壇摸爬滾打十幾年。

2007年,他加入了拜登的競選團隊,2021年正式出任美國國務卿。

從他的政治經歷來看,布林肯一直都是拜登的安全顧問。

美國老跟外界宣傳說中國威脅到了美國安全,這老小子要負很大的一部分責任,不過他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時常要為自己洗白。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例如他很早就負責中東事務,阿富汗是美國少數派出本國士兵參與的“戰場”,光是撤兵就用了將近20年。

2021年,美國即將完成撤兵前,阿富汗卻發生了一起自殺式的炸彈襲擊。

這場襲擊導致13名美國大兵和170多個普通阿富汗人民死亡,有人懷疑這是美國自導自演,讓大家看看美國撤出阿富汗的後果。

這件事後,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為什麼布林肯出席聽證會?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說白了肯定跟布林肯有關係,不然也不會強勢到對布林肯說,如果你不出席,我們就會認為你子啊藐視國會!

拜登政府,做主的可不止是拜登一個人,畢竟他已經有些“老糊塗”了。

2023年11月16日時,拜登在台上被問到巴以衝突問題,拜登沒準備相關問題的稿子。

可既然問了就要說,他剛磕磕絆絆說了幾句,抬頭瞄到台下的布林肯,只見布林肯皺着眉頭,搖頭示意他別說了。

拜登就真的不肯再說了,這一幕很讓人詫異。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愛惜羽毛的人,布林肯十分擅長說一些若有若無的話來為自己洗白,語言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按照中國老話說,這人就是“蔫壞”,國際上對他的壞也是公認的,只不過他從不擺到表面上。

哪怕是要幹壞事,也得撤一張虛偽的旗幟。

巴以衝突中,美國拱火最厲害,美國甚至開着航母給以色列護航。

大眾早已看出“暗着使壞”的那個人,是嘴上說著要“致力於停火”的布林肯。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2024年,布林肯被強制要求出席阿富汗撤軍聽證會時,有支持巴勒斯坦抗議者,高喊“血腥的布林肯”和“加沙屠夫”。

他慫恿俄烏開戰、支持以色列,美軍甚至不用出手就把歐洲和中東變成一灘渾水,大陸和台灣最地區緊張時刻,也是在他的任職期間內。

在一眾七八十歲的超高齡美國領導人面前,才53歲的魯比奧顯然有些稚嫩。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現任國務卿魯比奧

魯比奧很清楚自己的劣勢,所以他使用了在美國政壇最有效的晉陞方式,那就是強勢對我國呲牙咧嘴。

魯比奧如今的思維,和冷戰時期很相似。

除了不直接打仗,其它都要“冷”,剛剛上任國務卿不到2個月,就展現出了很強的敵意,還到處散播中國謠言。

他的壞是赤裸裸的擺在了檯面上。

然而,國務卿這個職位是搞外交的,這樣的態度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外交家?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魯比奧的強勢雖然能獲得一些強勢派的支持,可現實是被瓜分權利,自己切斷了自己的退路。

他時常抱怨,自己在外交上說了不算。

因為特朗普任命了9名外交特使,嚴重稀釋了魯比奧的權利。

作為特朗普的國務卿,不僅特朗普防着他,很多美國政要也不看好魯比奧,甚至猜測他撐不過一年。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當總統,他難道才剛剛接觸過魯比奧嗎?

交班2個月後,布林肯和魯比奧區別明顯:前者暗着壞,後者明着壞 - 天天要聞


顯然不是,作為有一個經驗豐富的總統和商人,特朗普本人很少充當太過強勢的一方,他正需要一個“黑臉”來適當的擺出強硬姿態,表達美國的態度。

不管怎麼說,能當上國務卿的不會是“智商不達標”的人。

如今美國各方飾演的什麼角色,還不太明確,但都不是什麼善茬。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2025-01-22——《魯比奧剛換“新馬甲”,就沖中國來》

觀察者網2024-09——《投票通過!美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建議指控布林肯“藐視國會”》

環球網2025-03-03——《外交部批魯比奧涉華言論:充斥冷戰思維,散布謊言謬論,已嚴正交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俄中關係對維護世界穩定具有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普京:俄中關係對維護世界穩定具有戰略意義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1”電視頻道4日播出的一部紀錄片中表示,自25年前他初次擔任總統時就注意到世界經濟發展重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俄羅斯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係,為世界穩定打造堅實基礎。普京接受“俄羅斯-1”電視頻道的採訪 圖源:俄媒普京強調,在當今條件下,俄中關係具有深刻的戰略意義。“全球性動蕩未見緩和,...
港媒:非洲貿易商把目光轉向人民幣,減少美元依賴 - 天天要聞

港媒:非洲貿易商把目光轉向人民幣,減少美元依賴

【文/觀察者網 齊倩】“從肯尼亞內羅畢的伊斯特利市場,到尼日利亞拉各斯的阿拉巴區,一場橫跨非洲商業中心的金融轉型正在悄然展開。”5月4日,香港《南華早報》刊發題為《為什麼非洲貿易商把目光從美元轉向人民幣》的文章指出,隨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非洲貿易商越來越多地避開美元,轉而使用人民幣,構建起“非正式的...
突發!美國一家庭聚會上發生槍擊事件,14人中槍,1人死亡 - 天天要聞

突發!美國一家庭聚會上發生槍擊事件,14人中槍,1人死亡

當地時間5月4日凌晨,美國休斯敦一處住宅正在舉行的家庭聚會上發生槍擊事件,14人中槍,1人死亡,多人傷勢嚴重。休斯敦警方稱,初步調查顯示,事發時,一名未受邀請的客人被要求離場,這名“不速之客”突然開槍,現場其他人則開槍還擊。警方目前已拘留多名涉案人員,但尚未確定其中是否包含主要嫌疑人。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
印巴局勢緊張升級 印度股市會調整嗎? - 天天要聞

印巴局勢緊張升級 印度股市會調整嗎?

印控克什米爾發生針對遊客的槍擊事件後,印巴兩國緊張局勢再度升級!5月3日,兩國進一步向對方關閉港口、禁止貿易與船隻往來,暫停郵件服務,印度吊銷巴基斯坦公民簽證,雙方軍事方面也是動作頻頻。由於印巴克什米爾爭端,兩國之間貿易規模近年持續縮小。
加拿大選出新總理,宣布不會成美第51州 - 天天要聞

加拿大選出新總理,宣布不會成美第51州

當地時間4月29日,加拿大選舉終於結束,自由黨得票率43.5%,位列第一,成功拿下選舉,該黨領袖卡尼出任總理。 該說不說,這時候卡尼能順利上任總理,真得感謝特朗普從上任以來,就孜孜不倦送出....
普京宣布5月8日起停火三天,稱烏方應積極響應 - 天天要聞

普京宣布5月8日起停火三天,稱烏方應積極響應

4月26日,俄羅斯宣布,俄軍已經收復庫爾斯克州。不到48小時,俄方再宣布一條重要消息,勝利日期間停火三天。 4月28日,俄羅斯總統網站發布聲明,表示普京決定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