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已經拉開帷幕,各類關乎民生的提案建議備受關注,其中,“湖南一82歲老人煙盒紙上的建議”引發輿論熱議。
梳理髮現,該事件最早來自於主流媒體紅網的報道。1月16日,湖南兩會正在進行中,紅網策劃的“特寫湖南·故事”欄目刊發《寫在煙盒紙上的立法建議》,報道湖南湘鄉一位82歲老人把自己的建議寫在煙盒上,被地方立法機關採納,寫進了食品安全條例當中。
此後,該新聞故事在互聯網上“長尾”式傳播,直至全國兩會召開,熱度迅速拉升,受到中央媒體、省級主流媒體以及社交平台的廣泛關注。截至6日17時,網上相關信息1.33萬餘條,其中,90%的信息都分布在兩微一端以及短視頻等網民活躍平台,網上互動聲量達542萬,影響力值超30億。網民紛紛在評論區留言,“這位大爺真的太牛了!”“無論以什麼樣的形式傳達建議,國家都是非常重視的”“為兩會上的務實作風點贊,希望更多好政策能落地生根”。
一、網上傳播情況
“食品安全很重要,現在外面很多小作坊小攤販都不注重衛生,而我的孫子天天吃這些東西。我覺得在法律方面,一定要重視關注。要加大處罰,比如衛生有問題的,要馬上吊銷營業執照,已經吊銷營業執照了的,要規定若干年以上不準再開店子。這樣這些老闆才會在經營的時候更加註重衛生。”82歲的陳俊清的120餘字建議,成為基層群眾參政議政的生動案例,引發廣泛關注。
人民日報新媒體、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日報新媒體、環球網、中國婦女報新媒體、學習強國等中央媒體刊發《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被採納了!》《湖南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獲採納,怎麼回事?》等新聞共計150餘篇次。其中,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刊發的文章閱讀量10萬+,轉贊評達41724。
紅網、新湖南、瀟湘晨報、三湘都市報、觀察者網、澎湃新聞、上觀新聞、北青網、大眾日報、重慶日報、荊楚網、南方網、金羊網、新福建、黃河新聞網等141家省級主流媒體及自媒體刊發《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變成了法律條款!》《湖南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獲採納:被吊銷許可證的三年內不得再申請》等圖文、視頻進行關注。其中,紅網首發稿件瀏覽量已達323.8萬。
除了新聞報道,許多媒體及自媒體還發表評論,深入解讀這一案例。中工網刊發《“煙盒紙上的建議”閃耀着民意的光芒》,北京日報發布視頻短評《煙盒上的建議寫出人民民主的分量》,北京晚報刊發《煙盒上的建議寫出人民民主的分量》《煙盒建言,每一個聲音都被傾聽》,上游新聞刊發《82歲老人煙盒建言獲採納,群眾心上事就是政府上心事》,羊城派刊文《“煙盒建言”獲採納,是傾聽民意的最美表達》,紅星新聞刊發《八旬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獲採納,參政議政不只是代表委員的事》,開屏新聞刊發《“煙盒建議”獲採納,廣納賢言就該不拘一格》等,人民民主、民意、參政議政、開門立法等成為媒體評論熱詞,人民日報客戶端、環球網、中國食品安全網、今日頭條、新浪等多家媒體和平台轉載。頭條號“楚天熱事兒”“白雲咖啡”等自媒體刊文《立法威嚴背後濃濃的煙火氣!8旬老人寫在煙紙上的建議納入省法條》《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被寫進了法律,百姓的聲音就是參政議政的“最強音”》《82歲大爺用煙盒紙改寫法律,這才是真正的“人民當家作主”!》等,紛紛點贊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
二、輿論反響
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獲採納#、#把群眾心上事變政府上心事#、#兩會連接了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煙盒錫紙上寫建議見證人民民主#、#煙盒立法#等多個話題吸引廣大網民熱評熱議。截至6日17時,話題#82歲老人寫在煙盒上的建議獲採納#閱讀量達8263萬。網上主要觀點有:
認為該案例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媒體認為,這一案例生動表明,人大立法廣泛聽取和充分吸收基層聲音,從立法機關徵求意見,到老人把建議寫在煙盒上,再到被立法機關採納,每一步都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全國兩會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環,代表委員提交的議案和提案,也無不廣泛地吸納各界民意,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治理效能。
新湘潭客戶端等認為,透過這方寸之間的民主實踐,我們更能讀懂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深層邏輯。當北京“接訴即辦”構建起超大城市治理的民意響應機制,當浙江溫嶺民主懇談會架起政民互動的連心橋,再到湖南立法修訂中的“煙盒建言”,無不印證着中國式民主的旺盛生命力。
網友@小雅美文:這不僅彰顯了民眾參與立法的熱情和智慧,也體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讓百姓的聲音能被聽見、被重視。
點贊民意不會因年齡身份或所處環境而湮沒
羊城晚報認為,民眾參政議政的熱情和能力並不取決於年齡、身份或所處的環境,陳俊清老人或許沒有專業的法律知識,也未曾參與過政治研討,但他有一顆關心民生的心。
紅星新聞認為,無論是什麼身份,都有被尊重的權利;無論是寫在煙盒紙上,還是發電子郵件等,只要是合理有效的,都可能被採納。
北京晚報稱,傾聽老百姓的聲音,就不在乎建議是呈現在規整的文件上還是皺巴巴的煙盒紙上,是倉促手寫還是精緻打印。
網友@淇淇de大果兒:寫在什麼上面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這麼大年紀,還想着給生活中突出問題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他的120多字也是為食品安全作出了貢獻,贊!
網友@5186:人民的意見,哪怕寫在煙盒紙上,一樣被傾聽,太贊了。
網友@聖嘆財經:煙盒的正確用法:以前裝尼古丁,現在裝民意,建議雖寫在錫紙上,卻鍍上了法律的黃金。
認為開門立法激發更多人參與公共事務熱情
紅星新聞認為,開門立法是真開門、門開大,既是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也是普遍而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用心傾聽、真誠研究每一名建言者的聲音,讓立法更容易走進公眾關切的核心點,實現廣泛聽取和充分吸收基層的聲音。
上游新聞評論認為,從煙盒建言、“指尖上的民主”到委員百米通道,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眾的“建言”與“許願”成為改革的“任務書”,激發了更多人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
網友@林森曉巷:他的建議被採納到條例中,更是對我們每個人參與立法的一種鼓舞!
在評論區,許多網友也紛紛參與到提建議中來。
網友@1322:國家能不能統一把食品生產日期標註在某一特定區域,例如條形碼上下,每次吃放的比較久的包裝食品都要仔細找生產日期。
網友@神牛_1129:能不能把生產日期保質期的字寫的大點並放在醒目的地方。
稱讚這個新聞報道很有故事性很接地氣
網友@木易:報道我國的人民民主制度,就是要通過這類生動的故事來體現,有細節、有故事性,既有說服力、又有傳播力。
網友@而今又做嶺南人:傳播要考慮故事性,一個典型案例。
網友@吉祥望寶: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講好抽象的政治制度故事,可以好好學習這個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