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政府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連環攻擊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有消息人士透露,國際開發署的原本10000餘名員工將僅保留294名,有97%的人將被解僱。近日的郵件泄密事件更是讓不少cia特工正面臨身份被曝光的風險。
視頻來源:環球網
特朗普:美國國際開發署存在大量欺詐行為,腐敗程度“前所未有”
97%的人員據稱將遭撤裁
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稱,美國國際開發署資金的使用方式“完全無法解釋”,且很多都是“欺詐行為”,腐敗程度“前所未有”。特朗普表示,應該關閉這個機構。當天晚些時候,美國國際開發署前任負責人表示,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解散是“美國外交政策中最嚴重的錯誤之一”。
另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特朗普政府計劃將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員工人數減少到不到300人,而該機構目前在全球的員工總數超過1萬人。
有消息人士表示,國際開發署僅294名員工的工作得以保留,其中非洲局僅有12人,亞洲局僅有8人。消息人士還表示,一些員工已經開始收到解僱通知。
美國國際開發署成立於1961年,隸屬美國國務院,是承擔美國大部分對外非軍事援助的聯邦政府機構,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特區。
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國際開發署位於華盛頓的總部辦公室外的標識被拆除。
有分析指出,國際開發署常打着援助的幌子,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滲透、干涉他國內政甚至試圖顛覆政權,在國際上廣受批評。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5日表示,美國國際開發署已淪為真正的犯罪網絡。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5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美國國際開發署對外聲稱其是一個提供經濟、醫療、教育和緊急人道援助的機構,而事實上已淪為觸角遍及全球上百個國家的真正的犯罪網絡。沃洛金說,該機構每年預算達500億至600億美元,用於在全球各地實施多項犯罪活動,包括在烏克蘭建立生物實驗網絡。根據俄國家杜馬進行的調查,部分烏克蘭居民淪為生物實驗的對象。此外,該機構還在全球多國籌劃和組織政變、資助恐怖組織、助長毒品蔓延等。
沃洛金還表示,目前美國國際開發署是否關閉一事受到關注,但更重要的是讓相關犯罪活動責任人受到懲罰。
郵件泄密,一批懂中文的cia特工或要暴露
法官要求暫停“行政休假”
視頻來源:環球網
據美國《紐約時報》5日報道,為了執行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縮減政府人員的指令,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向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發送了一份郵件。因為工作疏忽,這封記錄了大量情報人員身份信息的郵件沒有加密,導致不少cia特工正面臨身份被曝光的風險。美媒稱,這些人中就有cia針對中國招聘的情報人員。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援引一名知情官員的消息稱,由於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要求各部門匯總人員信息,cia向其發送了一份本部門仍處於試用期的情報人員名單,這些人的名字和姓氏首字母均顯示在了郵件中。
2021年10月,cia曾在其官方招聘頁面公然宣稱要成立“中國任務中心”,並招募懂中文的情報人員。nbc及《紐約時報》表示,這些針對中國的情報人員身份一直被cia嚴密保護,而這次“郵件泄密”意味着他們的身份存在被曝光的風險。
“任何專業的外國情報機構,都可以藉助分析工具對比這些特工的名字信息和公開的信息記錄,將他們中的許多人識別出來,”一名接受nbc採訪的前高級情報官員稱。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議員吉姆·希姆斯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認為這次“郵件泄密”是因為工作疏忽造成的,是一個“本可避免的安全風險”。
吉姆·希姆斯接受媒體採訪視頻截圖
另外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法官卡爾·尼古拉斯發布一項臨時命令,要求約2700名被強制要求“行政休假”的美國國際開發署僱員恢復工作,這一法庭命令的有效期將持續到2月14日。
此前美國國際開發署官網2月4日發布通知說,美國東部時間2月7日23時59分起,該機構在全球範圍內的所有直接僱用人員將處於“行政休假”狀態,僅少數指定人員除外。通知說,對於目前派駐美國境外的美國國際開發署人員,該機構正在制定相關計劃以安排他們在30天內返回美國。獲准繼續工作的指定人員將在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15時前接到通知。
美國國際開發署官網已於日前下線,目前登錄該網站,僅可看到上述通知。
自斷一臂?特朗普意圖將國際開發署與國務院合併
美政府人員提起訴訟:特朗普政府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違憲
國際開發署被視為美國與世界各地社區建立關係的“軟實力”外交工具之一。在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中,“三大支柱”——國防、外交和發展——分別由國防部、國務院和usaid主導。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當地時間3日宣布,他作為usaid代理署長通知美國國會對該機構的對外援助活動進行審查。cnn認為,這證實了美國國務院已實際上接管了國際開發署。
魯比奧在致國會議員的信件中稱,他將授權皮特·馬羅科“開始審查並可能重組美國國際開發署,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並使其行動符合國家利益”。據cnn報道,馬羅科曾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內任職於usaid,他目前還擔任國務院對外援助工作的負責人。
據新華社報道,共和黨和民主黨多年來一直圍繞國際開發署議題爭執不休。共和黨主張政府對國際開發署的政策制定和資金使用施加更多控制,而民主黨認為國際開發署應該是一個獨立聯邦機構,有自主決策權。
路透社援引兩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特朗普在採取行動以剝奪國際開發署的獨立地位,將其置於美國國務院控制之下。民主黨認為特朗普無權剝奪國際開發署的獨立性。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克里斯·墨菲在社交平台發帖,稱特朗普的舉動是“暴君”所為,目的是“偷竊納稅人的錢,塞進他這個億萬富豪的陰謀小圈子”。
美國法律界人士指出,由於國際開發署的設立和獨立都經過了美國國會,要想完全關閉該機構無法繞開國會。美國官員透露,相比完全關閉,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將國際開發署併入美國國務院,使其成為國務院分支機構。
當地時間6日,美國政府僱員聯合會和美國外交服務協會向美國華盛頓聯邦地區法院提起訴訟,訴訟內容針對特朗普政府近期對美國國際開發署採取的嚴厲打擊行為,並尋求法官下令阻止這一已經造成“全球人道主義危機的違憲行為”。
起訴書指出,根據聯邦法律,只有國會有權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特朗普及相關部門的做法是在“非法掠奪”國會權力。起訴書要求法院叫停特朗普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計劃,為國際開發署指派獨立負責人並讓開發署辦公室重開。
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的數據顯示,美國國際開發署在2023財年(有完整數據的最近一年)管理了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向大約130個國家提供了援助,其中許多國家因衝突而四分五裂,極度貧困。
根據crs的報告,受援助最多的國家是烏克蘭,其次是埃塞俄比亞、約旦、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里、也門和阿富汗。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環球網、界面新聞、財聯社
(大眾新聞編輯 周凡婷 整合 策劃 李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