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官網於2月1日停止運行。俄烏衝突期間,烏克蘭是USAID最大的一筆援助國。援引“今日俄羅斯”2日報道,衝突爆發後USAID向烏克蘭撥款26億美元用於人道主義援助,50億美元用於發展,300億美元用於直接預算支持。特朗普政府關閉USAID官網或將預示着美國正式停止為期90天的對外援助援助計劃。毋庸置疑,美國“斷供”對烏克蘭的影響深遠且廣泛。
武器裝備就不用說了,像軍餉發放、財政開支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將面臨困難,搞不好因政府財政收入突然銳減,導致軍隊發不起軍餉,逃兵數量越來越多;政府機構被迫停擺、社會保障福利被迫減少,社會運行陷入停滯狀態。飽受三年戰爭摧殘,烏克蘭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大幅下降。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等機構的數據,2022年烏克蘭的GDP大幅下降,預計收縮幅度在30%至35%之間,2023年雖然有所回升,但經濟復蘇仍然脆弱。
美國停止援烏,只會讓烏克蘭經濟狀況雪上加霜。基於這一背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日接受美聯社採訪談及有關美國對烏援助數據時表示,美國方面稱衝突以來已向烏克蘭提供1770億美元援助的數據不屬實。他還聲稱,烏克蘭只收到了750億美元,而其餘的金額“不知在哪裡”。事實上,對烏援助這筆賬就連美國自己也算得不清不楚的,但肯定只多不少。
先拿遠的來說,去年7月25日,美國政府問責局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國防部在最近一次審計中再次發現對烏軍援金額“虛高”,所涉及彈藥、導彈及其他裝備估值比實際價值高了20億美元。此前在2023年,美國國防部就曾因“重置成本”(指購入全新設備開支)而非“賬面凈值”(計入折舊等因素的現值)記賬,導致估值比實際價值高出62億美元。明擺着是一錯再錯,估計五角大樓也懶得調賬了,反正買單的又不是美國,而且金額越高,也就越能彰顯對烏克蘭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債權佔比也會水漲船高。
近的來說,五角大樓近日的最新審計報告顯示,近年來美國推遲批准了向烏克蘭提供價值62億美元的國家先進防空系統導彈和“愛國者”防空導彈的合同。18份未確定合同行為里就有12份在收到國防承包商的資格建議書180天內尚未轉入“確定”類別。舉例來說就是,白宮下了18張單,五角大樓全接了並進行招標,而且均有人投標,但有12份標書五角大樓未及時予以確認,被擱置在了一旁。像這樣的情況也有可能致使對烏軍援金額“虛高”。
筆者認為澤連斯基沒有必要撒謊,但他提出這個問題的時間有些耐人尋味。也許澤連斯基早就知道美國“做假賬”,但為了不影響其對烏援助,所以假裝不知,而且也不公開談論此事。不過,隨着特朗普上台後立馬掐斷了對烏援助,讓澤連斯基焦頭爛額,所以才將此事擺在檯面上說。估計美國非但不會承認,反而還有可能反咬一口,稱是烏克蘭腐敗問題所致。無論真相如何,甭管它是真是假,美國這筆賬始終都要算在烏克蘭頭上,這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