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2025年01月25日23:30:10 國際 3772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位於廣州天河區棠下的“俄羅斯商品館”,它搭建在一家沃爾瑪超市前的空地上。拍攝:一墨

文丨一墨

編輯丨漆菲

歲末年初,一度在中國遍地開花的“俄貨店”遭遇“寒冬”。

1月19日,俄羅斯出口中心總經理韋羅妮卡·尼基申娜在瀋陽市舉行的“俄羅斯製造”節慶展銷會期間透露,俄中兩國將嚴厲打擊在中國境內銷售的俄羅斯假冒商品。“如今中國居民對俄羅斯產品的興趣大增,今年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尼基申娜說,那些打着俄羅斯商品幌子的假冒產品,不僅有來自中國製造的產品,還有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白俄羅斯製造的產品,“這嚴重誤導了中國消費者”。

此前,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已經呼籲中國消費者在選擇俄羅斯商品時要小心謹慎,並提醒道:“俄羅斯國家館”在中國的官方地址僅限於在俄羅斯出口中心支持下開設的場館,它們分別位於上海、哈爾濱、瀋陽、成都和深圳。

中國各地也採取雷霆手段整治相關亂象,上海、廣州、成都、杭州等多個城市的市場監管局紛紛對俄羅斯商品館被質疑虛假宣傳等情況作出回應。

“俄貨店”於2022年在中國嶄露頭角,經過兩年發展為遍地開花的網紅店。然而,其中一些卻因為品質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俄貨店”在華總體生存狀況如何,相關商家又能否應對外界質疑?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俄貨店”能賣國產貨嗎?

1月19日-20日,《鳳凰周刊》特約記者探訪了廣州天河區與白雲區的多家“俄貨店”。這些店多半開在城市的cbd中心、地鐵口或商場門前的空地上。與周邊環境相比,它們總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這些店鋪的裝修多以俄羅斯國旗顏色為主,店內隨處可見中俄兩國國旗,以及“戰鬥民族”“硬核好物”“烏拉”等標語,顯眼之處則擺放着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情的大列巴、套娃、大紅腸等商品。其中很多店鋪單純以“俄羅斯商品館”命名,不少也冠上品牌名,例如萬俄優選、俄比熊、俄北熊、俄品彙等,但主體均為中國企業。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崗頂地鐵口“俄羅斯商品館”內貼有“硬核”“戰鬥民族”“正品保障”等標語。攝影:一墨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不少“俄貨店”已在過去一個月內關門大吉,導航平台上至今能搜到它們。仍在營業的三家店鋪中,只有位於天河區東方寶泰的“萬俄優選店”聲稱會長期營業下去,位於天河區崗頂與棠下的兩家“俄羅斯商品館”均表示將在未來一個月內閉店。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位於廣州天河區東方寶泰的“萬俄優選店”。拍攝:一墨

與“萬俄優選店”相比,後兩家店均由簡易材料搭棚而成,佔地面積和裝修程度遠不如前者。這兩家店的員工告訴《鳳凰周刊》,他們都是拿100多元日薪的臨時工。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崗頂地鐵口的“俄羅斯商品館”,由簡易材料搭棚而成。拍攝:一墨

這幾家店中的商品包括麵包、餅乾、巧克力之類的零食,以及咖啡、軟飲、酒水、奶粉等,其產地也不只有俄羅斯和中國,也包括白俄羅斯、越南等國家。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位於廣州天河區崗頂地鐵口的“俄羅斯商品館”,該店在某些區域比較籠統地貼上了“國產食品”提示牌。拍攝:一墨

面對外界“掛羊頭賣狗肉”的評價,這些店鋪的員工十分不滿。“沒人規定‘俄羅斯商品館’不能賣國產貨。”棠下“俄羅斯商品館”的一名管理員反駁說,“網上那些帶節奏的言論把我們害慘了,讓店裡的客流量大幅減少。”

店內另一名員工透露,棠下店去年12月單月營業額還有五十多萬元,但受輿論影響,最近每天的營業額只有一萬多元。記者走訪期間,幾家店內顧客均寥寥無幾。

當被問到對於俄羅斯無法種植的榴蓮、芒果等熱帶水果,店內卻有相關加工品時,崗頂地鐵口“俄羅斯商品館”的一名員工回應稱,這些進口水果均是由俄羅斯食品廠加工的,因此原產地仍算俄羅斯。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東方寶泰的“萬俄優選店”,店內芒果汁的包裝上寫着“原產國:俄羅斯”。拍攝:一墨

“那些網絡謠言聽聽就好了,我們不怕被查。衛生局、監管局等部門每天都派人來。”該店另一名員工直言,“我們對面之前有家一樣的店,開了三天就關門了,可我們還在營業。”雖然這些話聽起來很有底氣,但當記者對着店內商品拍照時,該員工顯得非常警惕,不讓多拍。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鳳凰周刊》分析稱,“俄貨店”內的確能賣國產貨,問題在於,裡面標註的“俄貨”生產地是否真的在俄羅斯。

有業內人士指出,“俄貨店”之所以會有其他國家的商品,是因為真正的俄羅斯商品難以支撐起一家大型門店;另外,由於肉類等商品難以直接從俄羅斯進口到中國,一些商家會在國內採用俄式工藝生產“俄式風味”商品。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類操作談不上是虛假宣傳。

上海市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四平市場監管所二級主辦周琳坦言,這類打着“進口商品”名頭的展銷,是不是要求所有商品都必須是進口的,並沒有明文規定。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違規問題仍未得到糾正

雖然全國多地已在嚴查“俄貨店”的違規行為,但記者探訪的三家店鋪並沒有按照相關要求整改。針對商品原產國信息的提示,這些店鋪要麼敷衍了事,要麼乾脆不理。

位於崗頂地鐵口的“俄羅斯商品館”和東方寶泰的“萬俄優選店”雖然在一些區域貼上國產貨的標牌提醒消費者,但沒有在具體商品上標註出來。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東方寶泰的“萬俄優選店”內關於商品原產國的信息提示。拍攝:一墨

棠下的“俄羅斯商品館”內,連一張標註原產國信息的提示牌都找不到。只有諮詢店員,才會被告知哪個貨櫃賣的是國產貨。

即使將原產國信息標註在貨柜上,也存在貓膩。崗頂地鐵口的“俄羅斯商品館”內,記者在俄貨專柜上發現一包庫倫納達牌小白牛初乳高鈣奶粉,包裝上的產地是中國,委託商是俄企,原產國卻寫的俄羅斯,其商品條形碼的開頭也是代表俄羅斯的“46”。

東方寶泰“萬俄優選店”內的愛比克紐克小兔餅乾雖然原產地是白俄羅斯,但其商品的條形碼的開頭卻是“46”,而不是代表白俄羅斯的“48”。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萬俄優選店”內的愛比克紐克小兔餅乾,包裝上原產地是白俄羅斯,其商品條形碼開頭卻是代表俄羅斯的“46”。拍攝:一墨

事實上,這類“出口轉內銷”的非純正俄貨是在鑽法律空子,而它們似乎佔據了店內的半壁江山。在朱丹蓬看來,這種行為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說明“這些店的水非常深”。

談到店內的“俄貨”佔比時,上述兩家“俄羅斯商品館”的員工均籠統回應說,他們店內的國產貨僅佔到很少一部分。東方寶泰“萬俄優選店”的員工則毫無掩飾地告訴《鳳凰周刊》,他們店內僅有兩成商品是真正的“俄貨”。“其他商品儘管是國產,可它們的生產原料、生產師傅大多都來自俄羅斯。”該店員工解釋說。

根據中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完全在一個國家(地區)獲得的貨物,以該國(地區)為原產地。如此來說,只要是在中國生產的商品,即使工藝、技術是俄羅斯的,該商品原產地仍屬中國。

除了上述問題,值得警惕還有店鋪資質問題。近期,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排查到個別店鋪仍存在無證無照經營、未備案經營等問題。某些“俄貨店”甚至給自己冠上了“國家館”的名頭。朱丹蓬說,商品店名冠“國家”兩字,一定要看它有沒有得到授權,以及有沒有相關資質。“如果沒有,那肯定是侵權了。”

對於這類違法違規行為,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予以立案調查,責令停業。廣州市市場監管局亦指出,有些“俄羅斯風味食品”的標籤上標註了大量俄文,雖然國內生產的食品可以使用外文,但按照相關法規,如果食品標籤上的外文與中文沒有對應關係,且標示的外文大於相應中文,都屬於不合規的做法。

廣東嗣晟律師事務所律師黃如燕表示,根據相關法律,商家在銷售商品時,應提供真實、準確的商品信息。“在經營過程中,‘俄貨店’若銷售國產貨,在宣傳過程中給消費者造成的認知是俄羅斯進口商品,或僅用非常小的字眼提示是國產貨,這種具有誤導性的宣傳就涉嫌虛假宣傳。”黃如燕向《鳳凰周刊》分析,“如果商家存在故意未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商品信息的情況,這種行為則可能構成欺騙消費者,消費者可向市場監管局投訴。”

但也有其他律師認為,“俄貨店”僅在裝修、商品包裝上使用俄羅斯元素、標註“俄羅斯風味”等難以明確界定的行為,尚難被直接定性為“虛假宣傳”。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商家如何將“情懷”變現

這些“俄貨店”之所以敢於挑戰法律,無非是有可觀的利益在驅動它們。多家俄羅斯商品品牌商對外宣稱,它們的毛利率能達到40%至60%。

俄北熊的一名加盟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俄北熊在開店選址上分為景區店和社區店兩種類型,其中景區店因人流量大,每天流水約為7萬元,利潤率約為65%。“杭州某家景區店,每天流水也有20萬元左右。”另一家大型品牌商俄比熊的招商人員亦介紹,在單店毛利方面,該品牌店鋪的整體利潤率高達40%至60%。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湖南長沙,俄北熊旗下一家俄羅斯商品館。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俄貨店”的商品價格普遍要比電商平台高。例如,寫着從俄羅斯進口、包裝相同的愛比可巧克力味小酥餅在實體店內賣15.9元一個,但電商平台上僅為12.8元。受俄企委託、在黑龍江省綏化市生產的莫夏牌歡樂牛高鈣奶粉在電商平台上賣48.41元,在東方寶泰的“萬俄優選店”內則賣到52.90元。

正因有利可圖,“俄貨店”如同雨後春筍湧現在中國的大街小巷。去年12月,來自企查查的數據顯示,國內的俄羅斯商品相關企業共有3523家,2023年累計註冊量為697家,同比增長43.42%;2024年累計註冊量為841家,超越2023年的全年註冊總量。

不僅店鋪數量猛增,中俄邊境口岸也出現搶購潮。上述俄北熊的加盟負責人如此描述市場之火爆:“在綏芬河口岸,以前是(銷售端)挑貨,現在是有什麼貨拿什麼貨,拿什麼貨賣什麼貨,並且很快就賣完了。”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繁忙的綏芬河鐵路口岸。

除了敢於冒險,這些“俄貨店”之所以能賺得盆滿缽滿,一個主要原因是抓住了流量。近年來,受國際形勢影響,中俄兩國經貿交往日益緊密。中俄兩國元首此前設定了將貿易額翻一番的目標,從2018年的每年1000億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2000億美元,這一目標已在2023年11月實現。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俄貿易額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448.195億美元,同比增長1.9%。

早在2022年3月,“俄貨店”就狠狠吃過一波紅利。2021年4月,自稱有官方背書的“俄羅斯國家館”在京東平台上線。開店後很長一段時間,該店一直默默無聞,直到2022年3月俄烏戰事爆發,大量中國網民湧入該店,將裡面的食品“洗劫一空”。

據說,時任俄羅斯聯邦總商會駐中國商業大使謝爾蓋·百采夫專門錄製了一段視頻,感謝中國朋友在當下艱難之際對俄羅斯和“俄羅斯國家館”的支持,並表示將會銘記這份深情厚誼,同時也呼籲中國朋友們理性消費。

2023年6月1日起,黑龍江和吉林兩省貿易貨物可以從綏芬河路口岸出境,運到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參崴港)南運至東南沿海。同年9月,中俄部分口岸實現互免簽證後,關於黑龍江邊境“出國吃個早餐再回國”的系列短視頻火遍全網。2024年2月的一次經貿會議上,俄總統普京表達了支持邀請中國網紅主播到俄羅斯(向中國人)推廣俄商品的想法。此後,“俄風”在國內互聯網上越刮越猛。

朱丹蓬直言,由於俄羅斯官方對食品類快消品的監管非常嚴格,中國消費者對俄羅斯商品有一定信賴度,加上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對俄羅斯的正面宣傳,從而讓中國消費者對於俄羅斯食品有種天然好感。

在俄羅斯商品連鎖品牌“一客俄時光”創始人焦鋒看來,“俄貨”在中國爆火並非突然,早在20世紀,俄羅斯食品就得到中國老百姓的青睞。焦鋒說,如今的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無疑進一步促進了雙邊貿易發展,加上俄羅斯商品本身的性價比優勢,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當下“俄貨”的流行。

為了更好將這波流量變現,“俄貨店”從招牌到標語,再到貨架都進行了精心設置。一些店鋪亦通過播放《喀秋莎》等俄羅斯名曲來吸引顧客。多名消費者告訴《鳳凰周刊》,他們進入“俄貨店”消費,首先思考的不是貨品的真偽,而是被店內的俄羅斯風情所吸引,出於好奇才進店消費。

最近,來自廣東湛江的警察楊秋毫在當地一家“俄貨店”內多次消費。楊秋毫說,自己鮮少有機會接觸到這類店鋪,加上對俄羅斯文化非常感興趣,所以連續三天去同一家店鋪購物。“俄貨口碑非常好,我一直都想找機會品嘗一下。”楊秋毫告訴《鳳凰周刊》,“能在粵西地區找到一家‘俄貨店’實屬不易,可見中俄兩國之間的交流更加緊密了。”他還說,希望自己的消費能為中俄友誼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成也流量,敗也流量

但就當前情況而言,部分“俄貨店”可以說成也流量,敗也流量。2024年下半年,由於火爆全網,這些店鋪受到了更為嚴格的檢視,越來越多俄羅斯網絡博主更是前往“打假”。

去年12月,來自俄羅斯西南部圖伊馬濟的視頻博主“阿拉颯紗博士”和她的中國未婚夫探訪過上海松江萬達廣場一家名為“俄羅斯國家尚品館”的店鋪。進入該店,“阿拉颯紗博士”有種回國的親切感,但逛完之後,她卻倍感失望。她告訴《鳳凰周刊》,該店不少商品她在俄羅斯從未見過,“店內大概只有一半是真的‘俄貨’”。

爆火之後,俄貨店迎來“寒冬” - 天天要聞

◆去年12月,來自俄羅斯圖伊馬濟的視頻博主“阿拉颯紗博士”探訪上海松江萬達廣場一家“俄貨店”。

“阿拉颯紗博士”注意到,該店一款羊奶粉包裝上的俄文寫錯了,某品牌巧克力的包裝盒甚至將俄羅斯國旗的顏色印反了。

當被問到會不會從這些“俄貨店”購物時,“阿拉颯紗博士”立刻回應“不會”。她說,這些店內的商品不僅難辨真偽,而且價格過高。“如果送人,我只會從俄羅斯國內購買。”

除了視頻博主“打假”,各大媒體也將鎂光燈聚焦在這些不靠譜的店鋪上,其中一些店鋪被曝光存在無證經營、虛假宣傳等問題。由此,這些店被冠上“智商收割機”的稱號。

緊隨而來是各地政府的嚴查。中國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自去年12月展開集中排查整治,發現47家“俄羅斯商品館”類店鋪,並責令個別無證無照經營的店鋪停業。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因娜·斯維亞岑科曾痛批,這些“俄貨店”的假冒產品詆毀和玷污了俄羅斯產品的聲譽,因為它們的質量較低。俄羅斯kept知識產權法諮詢公司律師葉夫根尼·博戈莫洛夫認為,虛假標註產品原產國既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也使得市場出現不公平的競爭。“因為那些假貨商因沒有物流和清關的費用,其生產成本更低。”

談到“俄貨店”的未來,朱丹蓬向《鳳凰周刊》表示,目前這些店鋪更像是為掙快錢的短期狂歡。“‘俄貨店’的最終出路還是要落到品質這一塊,如果品質不好的話,必然不可持續。”

俄羅斯進口商品連鎖品牌“俄品多”聯合創始人陶沙指出,目前的情況更像是一哄而上,等到熱潮退去,可能會出現大規模的閉店潮。不過,她相信優質的東西終究會被留下。同陶沙一樣,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俄貨”有其自身優勢,在中國市場不會是一陣風。

當上海開始排查之後,俄羅斯出口中心表示,該機構支持發展公平競爭並保護俄羅斯出口商利益,因此,與中國地方政府聯手打擊假冒產品並為俄產品創造透明市場非常重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