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邱延波
南大碎屍舊案,影視虛構改編。家屬不堪傷害,喊話知名演員。
據極目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近日,南大碎屍案家屬因電視劇《他是誰》中的“余愛芹案”與實際案件高度相似,再次引起網友熱議。家屬認為電視劇虛構了被害人婚外情等情節,給家屬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傷害。家屬通過網絡發聲,要求製作方和播出平台公開道歉並下架作品。家屬還喊話知名演員張譯,希望他能站出來發聲。
(圖源:刁愛青的姐夫)
南大碎屍案發生於1996年1月19日,19歲的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一年級女生刁愛青被殘忍殺害並碎屍。案發多年,警方仍未找到兇手。2023年3月,張譯主演的電視劇《他是誰》熱播,出品方打着“南大碎屍案”原型案件的宣傳旗號,首播就成為全網收視冠軍。2023年5月,刁愛青的姐夫得知《他是誰》中有“南大碎屍案”的情節後專門去看了該劇,他發現劇中余愛芹案與妹妹被害案高度相似。令家屬難以接受的是,電視劇播出之前,相關方並沒有與家屬溝通,反而在劇中虛構了“余愛芹出軌”的內容。“這些毫無根據的胡編亂造不僅是對我死去妹妹的極大侮辱,更是給我們全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讓我岳父母受到打擊一直卧床不起!”
(圖源:刁愛青的姐夫)
2023年5月,家屬委託律師將《他是誰》電視劇的出品方和播出平台起訴至法院,家屬要求出品人、播出方停止對逝者的惡意消費,希望相關方公開致歉。雙方几經調解,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在此次事件中,製作方僅同意刪除“余愛芹出軌”的部分內容,這顯然無法撫平家屬的心靈創傷。萬達電視劇公司在回應中試圖撇清法律責任,聲稱將真實案件改編為電視劇並非侵權行為,但隨後又承認虛構情節可能涉及名譽權侵害。這種回應顯得既自相矛盾又缺乏誠意。
藝術無界,人心有度;若拿悲劇來牟利,法律責任誰來負?律師認為,未經授權的改編,尤其是涉及名譽權的虛構情節,構成對逝者的二次傷害。在藝術創作中,法律不應只是最後的防線,而應當是創作的準繩。
(圖源:刁愛青的姐夫)
家屬追着電視劇《他是誰》要求相關方面道歉,這種訴求不僅可以理解,而且有法律依據。但是,在追道歉的同時,還應該去追破案。
破案,才是這一事件的核心訴求。
南大碎屍案之所以成為懸案,與當時的技術手段、偵查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但隨着科技的進步與偵查手段的不斷完善,有理由相信,真相總有大白於天下的一天。南大碎屍案之所以多年來被網友所關注,是因為公眾對正義的渴求從未停止。每一個生命都有其重量,刁愛青的逝去不應成為無解的謎團。破案,是對生命的尊重,是對公平正義的堅守,是社會良知的底線。
(圖源:刁愛青的姐夫)
早在2016年1月20日,公安部刑偵局就在官方微博稱,南大碎屍案將依法繼續追查。追查到底,用科技打敗時間,為死者尋回正義,是公眾一致的期待。
也許,南大碎屍案家屬掀起這次風暴的另一層意義,就在於在追道歉的同時,再次引起社會對這個案件的關注,也再次提醒了警方繼續調查,用破案來告慰死者,撫慰家屬,滿足公眾對正義的最終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