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上台以來,他們對中國的食言已經至少有三次了,現在在中導系統問題上,他們又要第四次食言,我們難道毫無辦法嗎?
小馬科斯訪華
縱向觀察中菲關係的惡化,從一開始就有了徵兆,時間到去年1月的小馬科斯總統訪華,彼時很多人還以為,小馬科斯跟中國有一些“親戚關係”,這種沾親帶故的淵源,會讓小馬科斯政府領導菲律賓,在中菲關係上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然而事實證明,小馬科斯訪華時做出的表態和承諾,幾乎全部沒有做到。
在中菲聯合聲明當中,小馬科斯總統明確做出了多個承諾,第一他將在其先父奠定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推動中菲關係提升至更高水平。第二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相互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等。菲律賓重申恪守一個中國政策。第三,強調南海爭議不是雙邊關係的全部,同意妥善管控分歧。
這三個承諾回過頭來看,哪一個都沒有完全做到。小馬科斯領導的菲律賓,沒有讓中菲關係提升至更高水平,倒是雙方經常互相召見大使,互相提出外交照會,基本可以說兩國的關係跌入近些年來的最低谷。
菲律賓不斷挑事
第二個有關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這裡我們用仁愛礁舉例,在小馬科斯之前,在仁愛礁的補給問題上,雙方一線部門都很默契,低調處理每次的運補。目前中國集中精力應付美國,菲律賓集中精力穩定局勢,這樣的背景下雙方低調處理,對彼此都是好事。
然而小馬科斯上台後,故意把仁愛礁事情鬧大,不承認杜特爾特政府時期,跟中國簽訂的君子協議,屢次向仁愛礁運輸建材,當然也每次被我方果斷攔截。小馬科斯政府違背了承諾,企圖用偷雞摸狗的方式,實際控制仁愛礁,這一點我們當然不會答應。最終導致了那次經典的,仁愛礁的流血衝突。
衝突不是中菲關係全部
對於中菲兩國來說,在南海問題上的衝突和爭議,不是雙方關係的全部,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進口國,同時也是菲律賓第二大出口國,經貿應該是雙方關係的主旋律,而不是南海衝突。
然而小馬科斯政府在美國的指揮下,不僅在仁愛礁鬧事,在南海其他地點,比如黃岩島和仙賓礁橫衝直撞,並且還故意帶着外媒記者,長槍短炮的直播中菲海警一線衝突。這樣的行為,不僅不會給菲律賓帶來任何戰略收益,反而影響中菲的外交和經濟關係。
在12月26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方強烈批評了小馬科斯政府的做法,指出他們又企圖在美國堤豐中導系統,在菲律賓的部署問題上食言。中方明確警告菲律賓,中方絕不會坐視自身安全利益受到危害或威脅,如果菲方一意孤行,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