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經過一番折騰終於坐上了日本首相寶座,然而這位新上任的首相卻選擇了“強硬姿態”開啟他的任期。
剛當選,他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國際媒體面前強烈批評中俄的“軍事挑釁”,並稱要“應對日益嚴峻的安全局面”。
這番話語雖聽來有些“煽情”,但不少業內人士一眼便看出,石破茂這套說辭不過是借題發揮,目標明擺着就是擴大日本軍事力量,向美國交出“答卷”。
正如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最新報道中提到,石破茂當上日本第103任首相後,連忙將“提升防衛”掛在嘴邊。
美國那邊的支持他一定是想保住的。而他口中的“周邊安全局勢”多次提到中俄軍事威脅,但此類“威脅”實際是否存在,明眼人都清楚。
現實里,石破茂的“威脅”話術有意模糊了日本在東亞軍事行動中的挑釁舉動。圈內人都還記得,今年夏天日本驅逐艦“涼月”號在未經中方同意的情況下擅闖浙江沿海海域。
面對中國的嚴正警告,涼月號非但沒有減速,反而加速駛向深處,直到被警告多次,才退出中國海域。這分明是日本挑釁在先,倒是讓石破茂反過來炒作“中國威脅”,着實讓人啼笑皆非。
這種言論在日本國內自是有市場,尤其對石破茂來說,推行“軍事鬆綁”計劃、擴充防衛力量已經成了他的執念。早在擔任防衛大臣期間,石破茂便多次喊話增加軍費。
眾所周知,日本目前依賴的安保體制是建立在美國的軍事保護之上的,換言之,日本國防預算和戰備程度都要看美國的臉色。
然而,石破茂心裡清楚,依靠美國的日子並不好過,尤其是面對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時期不斷逼迫日本“自費養兵”的壓力。
特朗普當年施壓日韓增加對駐軍的費用,也曾在日本政壇引發熱議,而石破茂的“提防衛”“加軍費”口號也便是那時喊起來的。
石破茂之所以在上任後緊盯中俄軍事動態,並拿着“日益嚴峻的安全局面”做文章,正是藉此謀求軍費擴充和防務自主。日本政壇對此並非沒有反對聲音。自民黨內有不少溫和派議員認為,與其把錢砸在軍備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上。
畢竟日本近年來經濟疲軟,加之疫情衝擊,民眾對經濟復蘇的期待愈發迫切。然而,石破茂卻不走溫和路線,選了“對外強硬”這條道,試圖贏得民眾支持的同時為自己的“鬆綁”計劃鋪路。
石破茂在新聞發布會上呼籲“民眾理解”,聲稱防衛提升將“守護日本安全”。這份煽情的表述,顯然也有其“特別聽眾”——美國。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在推動東亞地區形成“反華包圍圈”,而日本對美國的追隨可以說從未動搖。在這場地緣博弈中,石破茂的登場正好迎合了美國的戰略需求。
早在上任之前,石破茂便和台灣地區前“副總統”賴清德見面,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甚至提議未來可能與台灣加強軍事合作。
顯而易見,日本若加碼台灣問題,不僅符合美國的喜好,也能藉機提升日本在東亞局勢中的話語權。
然而,石破茂“軍備鬆綁”的算盤能否打響,仍是個未知數。明年日本將迎來參議院選舉,屆時民意會成為對石破茂領導力的真正考驗。
若石破茂在參議院失利,他在自民黨內的地位也將不穩固。不少自民黨內部人士認為,石破茂急於擴大軍備、討好美國,風險不小。與其向美國納投名狀,不如平衡發展。
畢竟,無論如何,中日經濟關聯密切,日本離不開中國市場。
目前來看,石破茂的對外強硬姿態,短期內雖能維持他的支持率,卻可能在長期中損害日本的外交利益。
尤其是在東亞局勢愈加複雜的當下,一味配合美國施壓中國,不見得會是上策。日本若真打破“和平憲法”束縛,一頭扎入軍事擴張的泥沼,最終失去的或許比得到的多。
參考文獻:第一軍情 2024-09-27 石破茂將接任日本首相!曾威脅對解放軍開火,中國應高度警惕
央視新聞 2024-11-11 總台記者觀察丨石破茂再次當選日本首相 但政權執政面臨諸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