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選民的心態發生轉變,中國議題沒有成焦點

2024年10月31日16:50:21 國際 1586

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選民的心態發生轉變,中國議題沒有成焦點 - 天天要聞圖為美國大選投票點

美國大選進入最後階段,哈里斯的局面算得上是謹慎樂觀。這次大選,中國議題沒有成焦點,究竟是喜是憂?距11月5日的投票日還有不到一周時間,特朗普和民主黨一方都犯了嚴重錯誤。先有特朗普的助陣嘉賓在集會時發表種族歧視言論,用“垃圾島”來形容波多黎各,這冒犯了很多拉丁裔選民。不過,正當特朗普團隊不知道如何化解危機的時候,卻天降“神兵”。公眾的視線很快轉移到拜登身上,拜登在與拉丁裔倡導組織進行在線會議時,公然稱“特朗普的支持者才是垃圾”。

對於拜登這種幫倒忙的行為,哈里斯估計都要氣哭了。當地時間周三,哈里斯呼籲美國人不要相互指責,並且承諾自己會代表全體美國人。特朗普一方也喊話支持者,要他們“原諒”拜登,因為拜登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看來,雙方都想息事寧人,誰也不想冒着分化自己支持者的風險,繼續在如此敏感的議題上糾纏。

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選民的心態發生轉變,中國議題沒有成焦點 - 天天要聞圖為哈里斯的支持者

從民調來看,哈里斯有一定勝算。其在全國的支持率領先特朗普兩個百分點。《華盛頓郵報》統計了10月以來不同機構進行的26次民調,其中只有三個民調顯示特朗普領先,哈里斯領先的則佔大多數。在經濟議題上,特朗普的政策的確更受美國選民歡迎,特朗普也一再呼籲,讓選民想想過去四年自己過得好不好。但路透社直接嗆聲,列舉了一系列經濟數據,指出即便是疫情前,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表現不及拜登政府時期。

還有美國媒體發現,這次競選期間,與中國相關的議題並沒有成為哈里斯與特朗普辯論的焦點。在最近的競選集會上,特朗普僅僅簡短地談到了對華政策,一是強調要增加關稅,二是表示,如果中美兩國交戰,美國會“打敗”中國,這些空話無疑是在給美國選民“打雞血”。而哈里斯則完全沒有提及中國。

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選民的心態發生轉變,中國議題沒有成焦點 - 天天要聞圖為美國國內墮胎權支持者

從好的一方面來看,這次大選如果就這樣畫上句號,那麼可以說中美關係又經過了一次考驗,至少沒有因為美國國內的政治鬥爭而橫生枝節。美國選民最關注的還是非法移民、經濟、墮胎權等國內議題。外交議題在普通美國人心中並不重要,而且烏克蘭危機和中東問題也分散了美國選民的注意力。

不過,涉華議題之所以沒有被熱炒,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兩黨在對華政策上有很強的共識,沒必要在中國問題上展開辯論。這些年來美國國內政治和對華政策的發展都說明,美國不斷將中國作為一個“有用的對手”,希望在對華戰略競爭的過程中,彌合內部矛盾、推動國內改革。比如,加大對基礎設施、綠色能源、科技行業的投入,一旦遭到議員反對,拜登政府就會祭出“對華戰略競爭”的大旗,這也塑造了美國公眾對中國的負面看法。

美國大選進入衝刺階段,選民的心態發生轉變,中國議題沒有成焦點 - 天天要聞圖為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

哈里斯和特朗普無論誰當選,對中國的打壓都會繼續下去,只不過二人的風格和側重點可能會有所不同。哈里斯會強調盟友關係、強調高科技競爭,特朗普則具有更強的不確定性,反華的調門只會更高,而且還會圍繞貿易問題做文章。但中國有句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中美關係經歷了過去幾年來的跌宕起伏,總體維持了今天“斗而不破”的局面,這也將是未來的一個常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為狙擊“大而美”法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在表決前講了5個多小時,還沒停… - 天天要聞

為狙擊“大而美”法案,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在表決前講了5個多小時,還沒停…

【文/觀察者網 齊倩】歷經一波三折,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終於在國會眾議院通過程序性投票,正式進入表決環節。然而,截至目前,該法案的命運仍懸而未決。當地時間7月3日早,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邁克·約翰遜稱,他預計眾議院將在“8點至8點30分左右”表決通過這項法案。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