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不強的歐洲議會,這次賺足了眼球

2024年06月10日23:10:11 國際 5408

被認為是歐盟“史上最重要”的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於布魯塞爾時間9日晚落下帷幕。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中間派仍取得最多席次。然而,極右、極左陣營的席次明顯增長,對法德政壇衝擊較大。法國總統馬克龍當即宣布解散法國國民議會,這也被認為是一場“豪賭”。外界擔憂,極右翼影響力逐步擴大,會否帶動歐洲政治整體“右轉”。

存在感不強的歐洲議會,這次賺足了眼球 - 天天要聞

歐洲議會選舉結束 右翼政黨勢力擴大

五年一度的歐洲議會選舉於當地時間6月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這也是自英國“脫歐”後首次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9日,德國、法國、意大利等21個歐盟成員國舉行投票,此前已有荷蘭、愛爾蘭、捷克、拉脫維亞、馬耳他、斯洛伐克6個成員國完成了投票。所有27個歐盟成員國於9日晚陸續公布各自投票結果。

作為歐盟的監督、諮詢和立法機構,歐洲議會是歐盟三大核心機構之一。歐盟各成員國在歐洲議會所擁有的席位,總體以國家人口數量為基準,經政治協商後確定,人口較多的國家所擁有的議席也相對較多。在本屆歐洲議會的720個席位中,德國、法國、意大利分配到的席位較多,分別有96席、81席和76席,而人口較少的塞浦路斯、盧森堡和馬耳他只有6席。

在歐盟內,歐洲議會是唯一一個由成員國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機構,因此,選舉也被視為歐盟民意的“風向標”。

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持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黨團以及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所獲議席減少幅度較大,歐洲議會“向右”傾斜明顯。

面對極右政黨崛起,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領導、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仍穩守歐洲議會最大黨團的地位,此結果將有利於馮德萊恩爭取連任。馮德萊恩表示,歐洲人民黨將會建立“抵禦左右翼極端勢力的堡壘”。

存在感不強的歐洲議會,這次賺足了眼球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政治“豪賭” 解散國民議會宣布閃電大選

歐盟多國選民對極右勢力的支持,震撼了傳統中間派主導的大國,更是直接衝擊法國政壇。根據法國多家媒體9日晚公布的出口民調結果,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得超過31.7%的選票,在法國政黨中得票第一。執政黨復興黨僅獲得14.9%的選票,遠低於極右翼政黨。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即在電視講話中宣布解散國民議會,並於6月30日和7月7日舉行國民議會選舉的兩輪投票。他直言,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對於捍衛歐洲的政黨來說不是一個好結果”。

從日程表看,巴黎奧運會將於7月26日開始,在奧運前三個多禮拜,馬克龍需要進行兩輪國會大選,要在如此短暫而激烈的選舉中,從國民聯盟手中收復失土。

反對黨大多持批評態度,指責馬克龍採取了“魯莽舉動”。還有數百名左翼、綠黨等政黨支持者9日晚集結於巴黎共和國廣場,表達對歐洲議會選舉結果的不滿,並指總統馬克龍提前大選是危險的賭博。

路透社評論稱,馬克龍已經賭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如果國民聯盟贏得議會多數席位,馬克龍將失去制定經濟、安全等國內議程的權力。在這種“共存”情況下,法國總統依然可以指導國防和外交等政策,而由議會多數黨推舉的總理,將成為法國國內事務的最高決策者。馬克龍所屬政黨的成員表示,尊重和支持馬克龍的決定。法國復興黨成員塞邦說,當你愛你的國家、愛法國人民時,你需要去冒險,去理解他們的想法,並採取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國民聯盟領導人勒龐在法國最近兩屆總統選舉中,是馬克龍的強勁競爭對手。她對馬克龍的提前選舉決定表示“歡迎”,並稱她的政黨已準備好在馬克龍召集的議會選舉結果出來後執政。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董一凡對深圳衛視直新聞分析道,馬克龍希望通過在法國國內重新選舉的方式,進一步地通過一場政治運動來呼喚更多的民眾走到親歐、支持歐洲一體化、支持傳統的政治方向上面面來。而由於法國是歐洲議會化的決定性領導國家,因此各方對於法國未來政壇的走勢,對於整個歐盟的影響都是十分關注的。

存在感不強的歐洲議會,這次賺足了眼球 - 天天要聞

德國執政聯盟慘敗 歐洲會徹底“右轉”嗎?

在本次歐洲議會選舉中,歐盟多個成員國的右翼政黨表現強勁,支持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美聯社稱,在歐盟27國中人口最多的德國,德國選擇黨的支持率達到創紀錄的16.5%,較2019年增加超過5個百分點。外界注意到,如果以單個政黨來算,選擇黨前所未有地成為德國第一大黨。

相比之下,德國執政聯盟三個政黨的總支持率剛剛超過30%,以單個政黨計算的話,更是無一黨得票率比得上選擇黨。美聯社形容,朔爾茨經歷了“一個痛苦的夜晚”,因為他領導的社民黨,取得的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成績,得票率僅為14%。但輸得最慘的是綠黨,5年後的支持率從2019年創紀錄的20.5%銳減至11.9%。執政小黨自民黨獲得約5%的選票,比2019年的5.4%略有損失。

按計劃,本次選舉產生的下屆歐洲議會將於7月16日開會。下屆歐洲議會產生後,將通過投票表決選出新一任歐盟委員會主席。

國際媒體關注歐洲議會“右傾”趨勢,以及對歐盟未來推行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路透社分析,歐洲議會若是“向右轉”,可能導致涉及歐洲安全、氣候變遷,以及中國和美國產業競爭等議題的新法案更難以過關;不過,對歐盟持懷疑態度的民族主義政黨究竟會發揮多少影響力,也要看它們彼此之間能否克服分歧、攜手合作。

美聯社指出,歐盟過去數十年的歷史中,強硬右派大致在政治上處於邊緣,如今卻在歐洲議會選舉大有斬獲,意味着對歐盟未來的移民、安全與氣候政策將有更多話語權。

需要指出的是,在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持續、美國大選前景不明的背景下,歐洲正面臨著重大的地緣政治風險。法國最新一期《快報》周刊和《觀點》周刊的封面專題均特別點出歐洲面對的外國影響力行動的威脅。德國媒體則關注到,儘管極右翼和極左翼政黨在意識形態上有分歧,然而卻在對華政策上能取得共識。

對於中歐關係將如何變化,外界存不同聲音。有分析認為,對於中歐經貿關係而言,極右翼和民粹主義政黨的崛起,可能會使歐盟在對華政策上進一步保守化。此外,無論馮德萊恩連任成功與否,歐委會大概率也不會大幅調整“去風險”的對華政策。還有分析則認為,此次歐洲議會選舉短期對中歐關係改善的影響預計比較有限,歐洲議會選舉在不出現政治勢力根本變化的基礎上,不會改變歐盟對華的定位和基本認知。

存在感不強的歐洲議會,這次賺足了眼球 - 天天要聞

作者丨戚旻,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編輯丨李怡,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泰國前總理他信被起訴並獲准保釋 - 天天要聞

泰國前總理他信被起訴並獲准保釋

新華社曼谷6月18日電(記者高博 陳倩慈)泰國刑事法院18日發表聲明說,該院當天受理了泰國總檢察長辦公室針對前總理他信·西那瓦的起訴,指控他涉嫌違反泰國刑法以及《計算機犯罪法》。法院隨後批准了他信的保釋申請。泰國刑事法院在聲明中說,他信在2015年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的言論涉嫌違反泰國刑法第112條和《計算機犯罪...
中日韓重啟自貿協定談判,中斷四年多後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中日韓重啟自貿協定談判,中斷四年多後有哪些新變化

中日韓三國貿易結構由過去的垂直分工結構逐漸向水平分工轉變 文|《財經》記者 江瑋編輯|蘇琦中斷四年多的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再次回到議事日程。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第九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三國在聯合宣言中提出,將繼續就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行討論。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表示,這次會議達成的重要共識為下一步...
人事 | 袁浩正任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 天天要聞

人事 | 袁浩正任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袁浩正任職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市人民政府決定:袁浩正任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試用期一年)。天津市人民政府2024年6月12日編輯 | 韓振來源 | 天津政務網...
文在寅夫人被指花4億韓元“因私訪印”,韓國“兩金女士”同時被調查 - 天天要聞

文在寅夫人被指花4億韓元“因私訪印”,韓國“兩金女士”同時被調查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收受名牌包事件風波尚未停歇,17日媒體又報道,韓國檢方又開始對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夫人金正淑2018年訪問印度一事進行調查,有議員告發她訪印處於“個人目的”並花費4億韓元預算。一時之間,韓國對“兩金女士”的調查正在同時進行。金正淑訪問印度時照片(圖源:環球時報)有法律界人士17日透露稱,韓...
繼陸慷之後,駐古巴大使馬輝履新中聯部 - 天天要聞

繼陸慷之後,駐古巴大使馬輝履新中聯部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網站日前更新後顯示,此前擔任中國駐古巴大使的馬輝,已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助理。公開資料顯示,馬輝,男,漢族,1968年4月生,山東萊州人。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馬輝(圖源:中聯部官網)1990年8月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參加工作,先後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一局、七局...
長沙市政協原主席范小新,被逮捕 - 天天要聞

長沙市政協原主席范小新,被逮捕

最高人民檢察院6月18日消息,湖南省長沙市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范小新(正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湖南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湖南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范小新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范小新(資料圖)范小新曆任長沙市正廳級幹部,長沙市政協黨組第一副書記,長沙市委...
大韓醫師協會:若政府不接受相關要求,將無限期停診 - 天天要聞

大韓醫師協會:若政府不接受相關要求,將無限期停診

大韓醫師協會當地時間18日表示,如果政府不接受其要求,將從本月27日開始無限期停診。大韓醫師協會18日在首爾汝矣島舉行大規模停診行動,要求政府撤回2025年度醫科大學擴招計劃,並完全取消對辭職離崗的實習和住院醫師的行政處罰。為了抗議政府提出的醫科大學擴招計劃,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教授以及首爾大學醫院教授從17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