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2024年04月11日16:35:14 國際 1277

|憑欄望史

編輯|憑欄望史

資料來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目前在全球電車市場,中國電車品牌多,技術好,價格有優勢,所以銷量也是近幾年來節節攀升。

可是這一幕卻讓歐盟美國紅了眼,歐盟發起“反補貼調查”,美國也緊隨其後,對中國電車進行反向補貼。

西方如此對待中國車企,我們該如何應對?中國電車企業就這被歐美拿捏了嗎?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中國電車

一二十年前,國外車企紛紛入駐中國,銷售門店遍地開花,外國資本得以在中國市場瘋狂斂財,。

當初我們本着寬曠的胸懷迎接他們,為的是讓我們的百姓買的上更好的產品,刺激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

那個時候,國外資本家們賺錢賺到手抽筋,沒有覺得什麼不公平,我們也未曾對這些企業下過什麼黑手,面對所有國內外車企都一致公平對待,向來講究公平合理合法。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三十年和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汽車行業技術迎來全面升級革新,在電動汽車領域,我們國家高瞻遠矚,早早支持該行業領域的研究發展。

中國車企率先在電動汽車領域發展了起來,走在了一眾國外老牌車企前面,風水輪流轉,現在也該輪到我們中國在汽車領域揚眉吐氣了。

我們憑藉優秀的尖端技術,以及物美價廉的價格優勢,出口銷量連年攀升,憑本事賺我們該賺的錢,才剛剛嘗到甜頭,現在可好,歐洲和老美一臉不高興,四處為難我們。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之前在中國市場掙錢的時候沒意見,現在輪到我們掙錢了,就不情不願,前後兩幅面孔,真是把“資本主義利益至上”的醜惡嘴臉體現的淋漓盡致。

甚至面對中國的逐漸強大,歐美還故意放緩進軍電車領域的步伐,這樣做無異於是把更好的發展前景,徒手讓給已經發展起來的中國。

中國電車為何讓歐美如此懼怕?現在國際市場,中國電車處於一個怎樣的發展階段?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中美對比

隨着能源的日益枯竭,汽車領域的發展,今後新能源必然是一大核心,但是論電車裡的排頭兵,非美國的特斯拉莫屬。

在燃油車銷量節節攀升的時候,馬斯克就着手建立了電車研究,作為行業領頭羊,特斯拉銷往全球,我們中國也爭取到在上海建造特斯拉工廠的機會。

給與特斯拉各種政策優惠,但國家有個前提就是,特斯拉生產線必須本土化,就這樣,10多年前國家的一小步,讓我國很多車企抓到了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入場券。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論技術,雖然特斯拉是國際電車排頭兵,但是經過數年的奮起直追,我們已經高速趕超,再說起電車品牌,也只有特斯拉能跟中國電車品牌相提並論了。

不管是英德,還是日韓,在電車技術研究上面,一直都沒有大的突破,如果把電車領域的競爭當做800米賽跑的話,中國現在已經領跑400米,而國外大多還處於一二百米階段。

得益於起跑早,中國電車品牌猶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起來,在高端領域,有蔚來、理想、小鵬比亞迪華為,還有剛剛上個月發售的小米。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在中低端領域,有五菱宏光長城奇瑞哪吒等,數量更是數不清,很多車企,不僅在國內銷量火爆,更是出口海外,在國外建起了工廠。

在2020年,中國電車出售數量約7萬多輛;2021年翻了4倍,增加到28萬多輛;2022年,繼續突飛猛進,出口量達到了54萬多輛。

去年一整年,中國汽車總出口量491萬,電車佔到了120多萬輛,躍居世界第一。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在歐洲,中國電車銷量最好,在俄羅斯,去年暢銷的10個車企品牌中,有8個都是中國車企。

能有這樣的成績,是中國無數造車領域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就像小米,從研發到開售,前後歷時短短3年,再看美國蘋果公司,不對比不知道,一對比嚇一跳。

美國作為全球暢銷手機品牌,比小米來說,可謂是家大業大,在龐大的資金鏈支持下,什麼人才蘋果請不到?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可佔據了各種優勢的蘋果,耗時10年,斥資百億美元,最終也沒能研究出來一輛電車,不得不被迫宣布放棄造車計劃。

在電車領域的布局發展,說到底還是人才技術的競爭,顯然,目前放眼全球,中國已經走在歐美前面。面對勢不可擋的中國電車,馬斯克坦言:

“如果不建造貿易壁壘,特斯拉也抵擋不住中國車企,中國電車很可能會暢銷全球。”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在馬斯克看來,中國車企的未來一片光明,而西方的針對,就是為了不讓中國電車賣的太好。

歐美故意各種找茬,提高貿易壁壘,面對西方的圍堵,我們能做些什麼?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電車未來

歐盟在去年10月,對中國電車展開了“反補貼調查”,他們認為我們賣的太便宜了,懷疑存在不正當競爭

可事實卻是,中國車企的補貼完全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定,物美價廉是因為,我們做到了產業鏈本土化,上下游產業成熟,量產之後,成本也會得到優化降低。

最重要的是,歐美髮達國家薪資水平高,中國還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所以用工成本也具備優勢,在各種有利條件下,我們的產品能打,價格也香。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我們中國車企無懼調查,也相信,歐盟會還給我們的車企一個公道。

至於美國,拜登雷蒙多的發言簡直就是強詞奪理,我們電車在美國還沒打開銷路,才剛想進入美國市場而已,美國就大唱“中國電車陰謀論”。

美方污衊我們的電車能致使交通癱瘓,還能竊取美國群眾信息,這些無稽之談,莫須有的罪名,都是美國故意潑的髒水。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不過,美國的反向補貼更加令人無語,只要是中國電車,或者使用了中國電池的電車,都不會得到任何購買優惠。

這樣將我們拒之門外,最終花大價錢,買性價比低的汽車的還是美國群眾,能不能賣得動那就要另說了。

美國要調查我國電動車?馬斯克表示:若不阻止,可能會賣滿全球 - 天天要聞

經濟全球化發展下,一味的封鎖打壓,前期效果是不錯,但最終吃虧的只會是提高貿易壁壘的一方。

西方不亮東方亮,中國電動車企從奮起直追到引領發展,未來必然走向更加強大,任何外部的打壓都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


參考資料:

金融界——雙重壓力下,新能源車企如何破局?

人民日報——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均首超3000萬輛

每日經濟新聞——歐盟要求對自中國進口電動車登記 車企高管稱“無法阻擋入歐步伐” 專家建議開拓其他海外市場

中國能源報——美國調查中國電動汽車?工信部回應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END---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