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澳大利亞方面的邀請,中國外長王毅準備在下周對澳大利亞進行訪問,這也是七年以來中澳之間的最高級別的互動。但在出發之前,我們先放出了要取消澳方小麥訂單的消息,這其中的用意,澳方要好好品。
針對這次訪問,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現的非常積極,稱中國願意與澳方展開對話是好事一件。鑒於當前美國正對中國短視頻平台採取圍追堵截的策略,阿爾巴尼斯還特意與美國劃清界限,明確表示不會效仿美國打壓和禁止中國企業。這足以證明,澳大利亞對王毅外長的到訪給予了極高的重視。
而對於中澳來說,這一刻的到來意義也是非比尋常的。回顧莫里森政府時期,澳大利亞全方位追隨美國對抗中國,這也讓中澳關係跌入谷底,兩國高層交往基本停止。此外,在貿易領域地位合作也急轉直下,澳大利亞甚至一度將中國告上世貿組織。然而,隨着王毅的到訪,這一切似乎正迎來轉機。
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是否能重回中國市場,將是雙方這次重點討論的議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方還未最終表態,澳大利亞貿易部長法瑞爾卻多次向媒體透露,中澳關於葡萄酒的談判進展順利,並暗示已從中國獲得積極回應。對此,中方僅確認雙方正在溝通,但尚未達成最終協議,給外界留下了懸念。
【中國外長王毅將於本月訪問澳大利亞】
而更令澳大利亞的想不到的還在後面。就在中澳即將會面之際,澳方發現中國推遲和取消的澳大利亞小麥訂單達到了100萬噸。而在這之前,中國已經連續三天減少了對美國小麥訂單的持有。消息公布後,新加坡貿易商也反映,澳大利亞退掉了不少港口的艙位,而這部分艙位原本是為了向中國運輸小麥準備的。
按道理來說,在中澳關係緩和之際,雙方的合作也該跟上才對,但中國的做法卻有些出人意料。在我看來,這其中既有經濟的原因,也有政治原因。
首先,從經濟方面來說。澳大利亞作為世界上三大小麥出口國之一,出口量能佔到全球的13%左右。但受頻繁降雨的影響,該國的小麥質量下降的很厲害,尤其是在西澳大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同時,受全球供應充足的影響,近段時間的小麥期貨價格下跌了14%。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我們堅持購買澳大利亞的小麥的話,將意味着我們既支付了高昂的價格,又無法獲得高質量的產品。
【菲總統馬科斯訪問澳大利亞】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中國海關總署將阿根廷的小麥企業納入了境外動植物的在線系統,這意味着我們未來很可能會進口阿根廷的小麥。此外,與去年年底相比,人民幣對阿根廷比索的匯率已經大幅升值,這意味着阿根廷的小麥現在比過去便宜了一半不止。因此,即使我們向澳大利亞支付違約金,通過海運進口阿根廷的小麥,從經濟角度來看也是更加划算的選擇,並且還能確保產品質量。
所謂在商言商,不管是哪個國家做生意,其追求的目標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買到價廉物優的產品,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我認為中國的做法無可厚非。
而從政治角度來分析,中國在這個節骨眼上取消訂單,或許也是想借這個機會讓澳方明白一個道理。因為澳方近段時間的動向,確實值得讓人警惕。
近期,澳大利亞在與中國對話的同時,也在積極與東盟國家接觸,並大談南海議題。在與澳總理阿爾巴尼斯會談時,菲總統小馬科斯還公開表態,堅決不會給外國勢力讓出哪怕“一英寸”的領土。對於這一劍指中國的表態,澳方不僅沒有迴避,還稱要與菲律賓一道保證南海的自由航行,一副要給菲律賓撐腰的樣子。
【澳大利亞農戶放棄種植葡萄】
再者,去年年底的時候,澳方還在台海和南海的問題上故意挑釁中國,不僅公然將艦艇開到了台灣海峽,還和菲律賓舉行了為期三天的聯合巡航,聲稱要對抗中國在南海的“強勢態度”。這種種事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在與澳方談判時一定要留有餘地。
而中國選擇在這個取消澳大利亞的小麥訂單,就是為了告訴澳方,中國在選擇合作夥伴時有很大的餘地,願意與中國合作的買家眾多,而且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取消訂單。這樣一來,澳方在與中國談判時會更加謹慎和務實,從而有助於維護雙方的合作關係,相當於是給澳方打了一個預防針。
要知道,為了能讓澳葡萄酒重新進入中國市場,澳方付出了不少努力,就等現在臨門一腳。但我們擔心的,是澳方在得到肯定答覆後,會不會像之前一樣轉變風向,繼續對中國發難。從這方面來說,我們通過取消訂單先讓澳方的神經緊繃起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