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兩周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2024年02月28日15:25:16 國際 1300

俄烏衝突兩周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於2022年2月率先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美國英國歐盟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已經對俄羅斯共實施了16500多項制裁。

這可能是人類自二戰後最大的黑天鵝事件之一,儘管早在數天前,就已經被不斷爆出相關消息。

如今,隨着俄烏衝突兩周年,美國、英國和歐盟相繼宣布向俄羅斯實施新的制裁。

什麼是制裁?

制裁就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施加的懲罰,其目的可能有利於自己,有利於某一地區,本質上這就是利益的博弈和綜合考量。

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制裁可能是是除軍事戰爭之外,能夠採取的最嚴厲的措施之一。

俄烏衝突過去了兩年時間,在這兩年時間裡,雙方傷亡人數已經高達數十萬,經濟損失更是難以預估,當然這一事件對整個地緣局勢的影響可能還更為深遠。

而這個世界,尤其是歐美也隨着這場衝突,在戰略上了有了更多不同的選擇。

俄烏衝突兩周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 天天要聞

就在最近,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俄羅斯實施500項新制裁,其中有近100家企業或個人將受到出口限制

而英國也對俄羅斯的金屬、鑽石和能源出口實施了新的禁令,歐盟也宣布對200個組織和個人實施制裁,稱其幫助俄羅斯獲得武器,或將烏克蘭兒童從家中帶走。

而在過去兩年時間裡,俄羅斯已經受到了16500多項制裁,而這些制裁的主要目標都是俄羅斯的資金。

有價值3500億美元的俄羅斯外匯儲備被凍結,這個數字約佔俄羅斯外匯儲備總額的一半。

另外,歐盟也表示俄羅斯銀行約70%的資產也被凍結,其中一些銀行還被排除在Swift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之外。

在俄烏衝突之後,還有一些西方公司也主動或被動離開了俄羅斯;這其中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星巴克喜力在內的數百家大公司已經停止在俄羅斯銷售和生產商品。

有制裁,自然也就有逃避制裁的辦法,根據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數據,俄羅斯已經設法以高於七國集團價格上限的價格向國外出售石油,該智庫稱,一支由大約1000艘游輪組成的“影子艦隊”被用來運輸石油。

除此之外,俄羅斯還能夠通過格魯吉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進口許多受制裁的西方商品。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22年,即軍事衝突的第一年,俄羅斯經濟萎縮了2.1%,該機構預測俄羅斯經濟在2023年將增長2.2%,2024年將增長1.1%。

而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說法,制裁對俄羅斯造成了損害,使其過去兩年的經濟增長減少了5%。

對俄羅斯內部來說,自軍事衝突發生的兩年時間裡,已經有100多萬人離開了俄羅斯,其中許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或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年輕人。

這些人在俄羅斯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加入戰鬥,而是選擇離開俄羅斯,一百多萬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俄羅斯中產以上的群體,也只有這部分人,才有可能性離開俄羅斯。

當然,這些都是看得見的變化,還有一些變化,不再俄羅斯,而在其他地方,例如北約

俄烏衝突兩周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 天天要聞

按照俄羅斯的說法,對烏克蘭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是為了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防止北約進一步擴大,但隨着俄烏衝突以來,北約版圖出現了自上世紀90年代擴展到東歐之後,最顯著的擴張。

北約在這兩年時間裡,迎來了兩位成員國,他們分別是瑞典芬蘭

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後,瑞典和芬蘭放棄了長期奉行的軍事不結盟政策,同年5月份雙雙申請加入北約謀求庇護,按照北約的規章,申請必須獲得北約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

芬蘭已於去年4月獲准加入北約,而瑞典加入北約的障礙為土耳其匈牙利,土耳其在今年1月批准瑞典加入北約後,匈牙利也在最近批准了瑞典加入北約。

至此,瑞典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

瑞典首相剋里斯特松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並表示“已經準備好承擔我們在北約的責任”。

而促成這一變化的,很大程度上是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果,而這又恰恰是俄羅斯的理由。

歷史某種意義上具有驚人的戲劇性。

瑞典自身擁有龐大的國防工業,它的加入將為北約增加一支技術先進的軍隊,改善通過鄰國芬蘭的補給路線,同時有助於防禦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而瑞典自己也在上調軍費,估計今年內可達到北約對成員國所定下的目標,即國內生產總值的2%用於國防開支。

這兩年,世界隱隱有一種回到幾十年前陣營對抗的感覺;整個歐洲變得愈發團結了,不管這是他們想象的對手,還是真實存在的對手,不可避免的,俄烏衝突都讓這一可能性急劇上升。

而這,也是這個世界的最大變化。

俄烏衝突兩周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 天天要聞

過去的全球化很簡單,就是建立在純粹的市場原則之上的,哪裡的機會多,哪裡的勞動力便宜,投資就朝着哪裡去,外資就朝着哪裡去。

但隨着俄烏衝突,整個西方也越來越意識到,貿易也是需要建立在價值觀之上的,於是乎耶倫提出了“友岸外包”的概念,即把貿易訂單交給那些和自己價值觀相等的國家。

而貿易也不再以完全的市場為主導,更要考慮到戰略安全,這也是整個世界過去兩年里最大的變化。

當然,更進一步還在於,本質上西方變得更為團結了,而這種團結可能還是二戰以來的第一次,北約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員擴充,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西方的軍事版圖和戰略位置。

換言之,西方在今天,變得更緊密,也更強大了。

這當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似乎也算不上壞事。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從引入市場經濟到今天,四十多年的時間裡,某種意義上就是得益於如今非常穩固的全球化體系,沒有大的戰爭,貿易往來遵循市場原則,也正是這種和平的全球化貿易格局,才給了我們崛起的時間和空間。

換言之,我們是得益於這一國際體系的。

那麼這個世界不變的是什麼呢?

我想,追求一個和平的大環境,這是永遠不變的大目標,但國際體系是否能夠出現新的變化,以及應對新的大國崛起,又將帶來怎樣的衝突,這些可能都是我們難以預料的。

這讓我想到了很有名的一句話,心裡一旦有了猜忌,那麼懷疑的種子就會順勢生長,並最終生根發芽。

而眼下的局勢,或許就到了那麼一刻。

前段時間普大帝在接受美國記者採訪的時候,饒有意味的說了一段話,他說比起俄羅斯,我們人口有十幾億,才是真正的大國,不僅僅是人口,軍事也是。

這句話意味着什麼,已經不言而喻,因此未來幾年乃至數十年,不管俄烏局勢如何演變,不管勝負如何、談判的結果又如何,我們都到了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上世紀90年代後版圖繼續擴大的北約,這裡面的成員國包括美加英法,這些都是非常老牌的發達經濟體,而現在,他們的內部凝聚力也恰恰是最高的時刻。

這些,是變局也都是定局,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如何看待,以及如何行動。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了給你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軍事故頻發引發信任危機 - 天天要聞

美軍事故頻發引發信任危機

來源:中國國防報·中國軍號■劉磊娜4月下旬,美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在亞太地區巡航。近期,外媒接連披露美軍多個領域負面消息,既有戰鬥機質量堪憂,也有貪腐醜聞衝擊,其外溢效應帶來的影響短期內恐難消除。戰鬥機事故頻發。5月上旬,美軍1架F-22戰鬥機在公開表演時因起落架故障發生事故,這是美軍F-22戰鬥機近兩個月...
拜登兒子被判重罪!81歲總統取消工作安排,飛回老家送上擁抱 - 天天要聞

拜登兒子被判重罪!81歲總統取消工作安排,飛回老家送上擁抱

當地時間6月11日,亨特·拜登拉着繼母吉爾·拜登的手,走出了位於特拉華州威爾明頓的“J·凱萊布·博格斯聯邦法院大樓”。儘管美國第一公子的臉上掛着笑容,但內心顯然是失落的,就在十幾分鐘前,他被宣判犯有重罪,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定罪的總統子女。據報道稱,亨特的三項重罪罪名全部成立,包括虛假陳述(槍支銷售)...
見證美國歷史+1!美國總統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面臨最高25年監禁 - 天天要聞

見證美國歷史+1!美國總統拜登之子被判有罪 面臨最高25年監禁

財聯社6月12日訊(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二,美國特拉華州的一個聯邦法院陪審團做出裁決:美國總統喬·拜登之子亨特·拜登,被控犯下的3項重罪全部成立,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在職總統的子女被裁定有罪的情況。僅僅三周前,特朗普剛剛因為“艷星封口費”案,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被裁定觸犯刑法的前總統。鑒於拜登...
俄核風暴來襲,立陶宛芬蘭成北約防禦關鍵 - 天天要聞

俄核風暴來襲,立陶宛芬蘭成北約防禦關鍵

俄核風暴來襲,立陶宛芬蘭成北約防禦關鍵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舞台上,一場突如其來的俄核風暴無疑掀起了軒然大波。當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緊張關係時,立陶宛和芬蘭這兩個國家意外地成為了這場風暴中的關鍵角色。
智利中部洪水泛濫 超300人受困 - 天天要聞

智利中部洪水泛濫 超300人受困

根據智利電力和燃料監管局 (SEC) 發布的最新報告,截至當地時間6月11日9時4分,洪水泛濫已經造成智利中部的比奧比奧大區多個市鎮約2.4萬用戶斷電,有14個社區的學校已經停課。當地時間6月10日,智利比奧比奧大區阿勞科市轄區遭遇強降雨,導致皮奇洛河洪水泛濫並外溢,多個村鎮被淹,520多棟房屋受損,其中包括因山體滑坡被...
高州稅務:凝聚“家”力量,奏響清風曲 - 天天要聞

高州稅務:凝聚“家”力量,奏響清風曲

實地參觀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座談交流家風建設心得、送廉潔家書、開展集體提醒談話……近日,高州市稅務局組織幹部及紀檢幹部配偶開展廉潔家風建設活動,“大家”與“小家”共同攜手,一起建設和傳承廉潔好家風,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馬克龍最新發聲:無論議會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辭職!法國迎來股債雙殺!德媒:提前大選將衝擊法國經濟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最新發聲:無論議會選舉結果如何,都不會辭職!法國迎來股債雙殺!德媒:提前大選將衝擊法國經濟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參考消息援引俄羅斯衛星社6月11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費加羅報》採訪時表示,無論提前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結果如何,他都不會辭職。據報道,《費加羅報》記者問到,如果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贏得國民議會選舉,它是否會要求總統辭職。馬克龍回答稱:“憲法不是國民聯盟制定的。無論選舉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