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上午,政協商洛市第五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商州開幕。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委員們圍繞養老、農業、文化、旅遊、研學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寇立亞委員
實施社區“幸福工程”讓“養老”變“享老”
“不改變老年人的生活環境,讓獨居老年人仍生活在小區家中養老,由護理員為他們提供購物、清掃、護理等日常生活照料。”2月1日,商洛市政協委員、農工黨商洛市委會副主委寇立亞建議,推廣家庭養老與社區服務結合型的養老新模式。
今年商洛市兩會,寇立亞帶來《關於實施社區養老“幸福工程”的建議》的提案,建議由民政、發改、自然資源、住建、衛健、醫保等相關部門開展專題研究和試點,聚焦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探索實施幸福工程,讓老年人在社區就能獲得個性化養老服務。
為進一步完善提案內容,商洛市兩會前,寇立亞專程調研了商洛金菊、丹鳳金山等養老公寓,走訪了四皓社區,在多方深入交流中了解到,多數老年人更嚮往“不離開鄉土環境、不失去親情陪伴、不改變生活方式”的養老服務。
帶着老年人心聲,寇立亞建議,開展因地制宜延伸服務,借鑒山東省青島市做法,發揮物業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快速響應”的優勢,指導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社區+旅居養老”,打造旅居養老定點社區、旅居養老產業園,鏈接整合日間照料、社區治理、網格管理、慈善幫扶、志願服務等資源,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購、文娛、幫辦出行等優質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高品質需求。
“實施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僅靠政府之力遠遠不夠,要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寇立亞同時建議,制定更新養老企業投資指南、養老服務政策措施清單,在投融資、土地、稅費、補貼、人才等方面給予優惠措施,吸引更多優質國企、民企和社會力量布局養老行業。
寇立亞認為,應健全養老服務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制度,建立養老從業人員入職補貼、工齡補貼等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加大養老服務人才正面典型宣傳力度,增強從業者責任感、榮譽感。
張衛軍委員
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
助推中國康養之都建設
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民建商洛市委會副主委張衛軍提交了《關於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 助推中國康養之都建設的建議》的提案。
張衛軍說,“農文旅”融合涉及農業、文化、旅遊三個產業領域,範圍廣、鏈條長,已成為消費新熱點和鄉村振興着力點,但目前還存在“農文旅”融合度不高、同質化問題突出、拉動經濟作用不明顯等問題。
“農業是基礎,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紮實推進鄉村振興要加快農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張衛軍建議,組建專業團隊,制定商洛“農文旅”融合發展產業規劃,做好規劃項目設計、品牌打造、營銷與管理等深入研究,明晰全市“農文旅”產業發展方向。加大縣級公路綜合整治和路面升級改造力度,實施“公路+農業+文化+旅遊”融合戰略,提升重點鄉村體育設施保障水平,培養鄉村文化達人,打造健康向上的鄉村文化氛圍。
張衛軍還建議,挖掘商洛農村特色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旅遊線路品牌,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合作,實現鄉村與城市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互聯互通,以城市帶動鄉村,打造區域“農文旅”融合都市圈。及時總結提煉商洛特色“農文旅”產品線路、體驗方式、特色美食、最佳觀景點、歷史典故、文化內涵等內容,編印商洛“農文旅”旅遊攻略,強化“農文旅”營銷推介,緊貼文旅市場新熱點、新需求,積極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助推中國康養之都建設。
毛濃翔委員
立足資源稟賦 發展研學經濟
2024年,被昵稱為“小砂糖橘”的11個兒童研學旅行把東北冰雪旅遊熱推向高潮,引來“雲南野生菌”“四川小熊貓”“貴州小折耳根”也紛紛跟進。
“‘小砂糖橘’不僅為東北旅遊增添熱度,也成為研學火爆的一個註腳。”商洛市政協委員毛濃翔認為,研學旅行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教育上,對拉動內需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指出要支持經營主體開發森林人家、林間步道、健康氧吧、星空露營、汽車旅館等產品,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美麗田園、景觀農業、農耕體驗、野外探險、戶外運動、研學旅行等新業態。
“商洛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文化資源優勢、產業資源優勢和區位資源優勢,具備開展知識科普型、農耕體驗型、自然觀賞型等類型研學旅行的基礎,但還存在產業規劃不夠系統、基礎設施較為薄弱、研學產品開發不足、研學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毛濃翔說。
毛濃翔在《關於大力發展研學經濟的提案》中建議,結合商洛發展實際,以高站位的制度設計和全局性的統籌規劃,推動研學經濟快速發展。依託旅遊景點、歷史遺迹、產業園區、美麗鄉村等資源,打造一批文化、旅遊、康養、綠色研學旅行營地和科技體驗、農耕體驗、勞動實踐等研學基地。挖掘開發歷史文化類、科普知識類、國情教育類、體驗實踐類等特色鮮明、教育性好、體驗感強的精品旅行線路和課程體系,不斷提高商洛研學旅行產品市場競爭力。
毛濃翔還建議,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建立研學經濟人才庫,吸納教育工作者、旅遊文化專家、非遺傳承人、文物保護專家等專業人才充實師資力量,開展研學旅行組織管理、研學指導、講解員培育、安全管理等方面專業培訓。依託“秦創原”科創平台和省內高校交流合作平台,在旅遊學、植物學、農學、生物學、考古學等領域加強合作,推動科學研究、業態創新、產品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助推商洛研學經濟高質量發展。
各界導報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