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簡化入籍政策,上戰場對抗俄羅斯,就可以加入烏克蘭國籍,日後能否間接成為歐盟公民?此舉將給俄羅斯構成不小的壓力,普京跟還是不跟?
上戰場抗俄,就可以成為烏克蘭人
如果烏克蘭能早點簡化入籍政策,或許局面比今天就好多了。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日前宣布,他將授予在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外國人烏克蘭公民身份,那些拿起武器保護烏克蘭的外國志願者,以及為了烏克蘭的自由而戰的人,烏克蘭就是他們的祖國。
澤連斯基還表示,新擬議的立法將正式承認那些擁有雙重國家的烏克蘭人及其後裔,但俄羅斯排除在外。相比較在炎熱的非洲、中東找水喝,擁有世界糧倉和濕潤氣候的烏克蘭,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就看難民願不願意成為烏克蘭部隊的一部分。
根據歐盟庇護局的統計,2023年欲成為歐元區公民的難民總數遠超100萬,僅10月份,歐盟收到的避難申請就多達12.3萬份。歐盟庇護局局長尼娜·格雷戈里認為,2024年情況會進一步惡化,只因世界越來越動蕩。
需要注意,能夠跨越地中海進入歐盟的非洲和中東難民,多為一些青壯年,如果烏克蘭能將這部分人吸納,加以簡單的戰地培訓,相信他們定會成為烏克蘭反攻路上的催化劑。
有人或許反駁了,說難民並不傻,他們的目的地是歐元區並非烏東戰場。
問題是,難民的湧入只會帶給歐洲混亂、犯罪率和持續上升的社會治安支出、福利支出,他們無力決定命運。既如此,歐盟何不換個方式,讓難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合法”獲得烏克蘭公民身份,並為日後加入歐盟做好鋪墊。
反問一句:澤連斯基政府早幹嘛去了?
要知道,僅憑烏克蘭的努力,是無法達到驅逐俄軍的目的,其應該從開戰之初就轉變思想,藉助他國的力量成就自己。好在一切不至於太晚,只要將澤連斯基的極端思想加以包裝和美化,應會勾住一些魚餌。
猶記得,戰爭爆發之前,澤連斯基為了提振烏克蘭的旅遊業,曾大力宣傳烏克蘭的風俗人情,其甚至親自當起了“紅娘”,為外國優質男性進入烏克蘭婚姻市場創造利好條件。
烏克蘭兵源告急,歐盟得想想辦法了
烏克蘭是旅遊大國,自然深諳遊客和偷渡者的心理,懂得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對此談幾點看法吧。
其一、鑒於烏克蘭接近一半的人口去了其他國家,為了保證人口結構不至於崩潰,前線有充足的兵員,適時的修改入籍政策不失為權宜之計。儘管這可能“污染”斯拉夫人種的血統,但受形勢所迫,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其二、烏克蘭和俄羅斯唱對手戲。
俄羅斯可簡化入籍政策,烏克蘭亦有樣學樣,考慮到難民更喜歡加入歐盟而非俄羅斯,只要歐盟在入籍問題上“開口子”,給烏克蘭某些特權,估計加入烏克蘭國籍的外國人將不在少數。
其三、歐盟有藉助俄烏戰爭消除難民危機的想法。
如歐盟庇護局所言,每年上百萬的難民無處安置已成為了影響歐元區穩定的重大社會隱憂。既然如此,何不將他們送到烏東前線,既有效緩解了財政壓力,又能助力烏克蘭反擊得手,豈不是一舉兩得。
其四、烏克蘭兵源告急,或已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
有消息指出,頓巴斯前線出現了烏克蘭年輕女兵,她們有的充當起了醫務工作者,替傷員包紮傷口;有的乾脆拿起了狙擊槍,對掉隊的俄軍進行精準殺傷;有的甚至當起了無人機飛手,目的只有一個:通過各種方式遲滯俄軍的進攻步伐。
然而眾所周知,沒有歐盟的配合,烏克蘭成不了氣候。
因此,歐盟必須想方設法配合澤連斯基政府,頂着被國際社會詬病的輿論壓力,做一些上不了檯面的骯髒事。不過,歐盟本就是強盜的化身,對於他們而言,難民就是草芥,用難民的生命維護自己的利益應不是難事。
戰爭發生在俄烏之間,俄烏竟然都用他國公民的生命“填坑”,這到底諷刺了誰?現在看來,西方推崇的人權觀念,不過是一出笑話,是21世紀最大的悲劇。而隨着俄烏戰事升級,類似的變態政策也將出現得愈發的頻繁。
給普京和澤連斯基及其支持者一些建議吧:時代真的變了,早已非冷戰時期。
鬥爭方須放棄“人海戰術”,用機器人、無人飛機、無人裝甲和無人艦艇代替人力去承擔攻擊任務,若非如此,只會造成更為嚴重的人道災難,讓自己和對手被戰爭生生拖疲,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