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2024年01月19日21:40:47 國際 8059
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1月19日上午,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勝利閉幕。


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大會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周洪源主持閉幕大會。會議應到會代表235人,出席大會代表166人,符合法定人數。大會執行主席蔡成勇、周洪源、薛亞軍、歐要才仁、江海梅、尼瑪扎西、昂文達哇、李文、白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會議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了關於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關於自治州財政預算的決議,關於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條例(草案)》的決議,關於廢止《玉樹藏族自治州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關於廢止《玉樹藏族自治州藏醫藥管理條例》的決定,關於廢止部分決議決定的決定。


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大會在表決通過了大會選舉辦法,總監票人、監票人名單後,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了選舉。江海梅、尼瑪扎西當選為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馬福良當選為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農牧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扎西東周、文雅、湯有然、索南多傑、黃立明、崔英傑當選為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隨後,當選人員與代表見面並舉行了憲法宣誓儀式。


會議指出 :
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大會主席團同全體代表、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大會開得很成功,充分體現了黨的意志和人民意願的高度統一,是一次高舉旗幟、堅定信念的大會,是一次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的大會,是一次風清氣正、務實高效的大會。會議期間,各位代表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強烈的政治擔當,審議通過了各項工作報告和法規案,通過法定程序把今年的各項工作安排,變成了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動,必將凝聚起建設健康現代幸福新玉樹的強大合力。

會議強調: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意義重大。代表們要堅定政治立場、堅守政治原則,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牢記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初心使命,搭建起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利益問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牢固樹立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觀念,狠抓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建設,持之以恆改進作風,不斷增強依法履職的底氣、敢於監督的正氣、創新工作的勇氣,讓崇尚實幹、狠抓落實在人大工作中蔚然成風,不斷在勤勉務實中展示“代表”風采,體現“代表”擔當;要自覺把自身工作置於黨委工作大局思考謀劃推動,找准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按照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州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會議和本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保障改善民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恪盡職守、真抓實幹,為在新起點上譜寫玉樹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玉樹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勝利閉幕​ - 天天要聞


最後,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勝利閉幕!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土耳其總統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就雙邊關係等舉行會談 - 天天要聞

土耳其總統與敘利亞政權領導人就雙邊關係等舉行會談

當地時間24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會見了到訪的敘利亞政權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雙方就土耳其與敘利亞兩國的雙邊關係、地區與國際局勢等議題展開會談。 埃爾多安在會談中表示,相信敘利亞將迎來更加光明與和平的未來,土耳其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敘利亞。土耳其與敘利亞的雙邊關係與合作將在各領域持續深化,特別...
國家級榮譽!長治這些村鎮、單位、家庭、學校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級榮譽!長治這些村鎮、單位、家庭、學校上榜!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召開。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授予202個城市(區)全國文明城市(區)稱號,授予3316個村鎮全國文明村鎮稱號,授予4688個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授予798戶家庭全國文明家庭稱號,授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