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於民星
1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政府新聞發言人等同志介紹2023年全省經濟社會運行情況。

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崔霞表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省發展改革委創新設立“親清發改會客廳”,加快構建民營企業常態化服務溝通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政策供給,全力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健全常態化服務溝通機制。聚焦工業、服務業、民間投資等領域設立工作組,建立重點服務聯繫企業庫、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以及工業、服務業領域重點民營企業清單,常態化組織實施。打造“親清發改會客廳”對話平台,採用餐敘會、座談會等形式,邀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區域有代表性的企業參會,暢通企業問題反映渠道;堅持“馬上就辦、限時辦結、及時反饋”,4期會客廳共答覆解決問題訴求49個;全年累計走訪企業363家,業務層面訴求解決率100%,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了良好環境。相關做法先後獲評全省“高效辦成一件事”暨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最佳案例、模範機關建設“山東品牌”優秀案例。
二是強化涉企政策謀劃制定。堅持“解決一個訴求、破解一類問題、優化一類政策”,持續創新政策集成供給,切實解決企業發展共性問題。聚焦投資指引、產業培育、要素保障、資源配置、審批服務、交通物流、企業用工等重點環節,“以點及面”分行業領域研究支持政策,針對性推出“穩中向好、進中提質”四批政策清單、333條政策,持續做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全年為經營主體新增減稅降費500億元以上。
三是推動民間投資企穩向好。把民間投資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研究出台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影響民營企業不敢投、不能投、不願投的關鍵環節用力,針對性制定支持參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鼓勵盤活存量資產等5個方面、27項政策。聚焦先進制造、清潔能源、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搭建“三清單一平台”,公開推介項目880個、總投資1.1萬億元,已簽約項目151個,成功吸引民間資本211億元。加大“減環節、減材料、減成本、增便利”力度,出台投資項目審批便利化改革19條措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由73項壓減到48項。全省民間投資企穩向好、累計增長3.1%。
四是堅持市場化改革協同發力。出台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若干措施,實施公共資源交易十個突破行動,全面清理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以外違規設立的准入許可、隱性門檻和其他形式的負面清單。開展“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企業信用修復”專項行動,實行行政處罰決定和信用信息修復“兩書同達”,信用修複數量提高40%。舉辦“創投基金齊魯行”活動,吸引落地創投基金656.7億元,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中民營企業簽約項目佔比達到70%以上,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