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瓦罕走廊,實現與中國的直接聯通,一直是阿富汗方面的重要目標。近日,阿富汗塔利班方面就宣布,他們已經將公路修到了邊境山口,現在就等中國打開國門,同意通過瓦罕走廊進行邊境貿易。
【阿富汗塔利班稱他們已經修通了一條經瓦罕走廊直達中國的道路】
根據阿臨時政府巴達赫尚省省長哈立德的說法,從巴達赫尚省腹地到中國邊境的小帕米爾公路已經建成,通過該省將阿富汗與中國連接起來的目標已經實現。
哈立德所說的小帕米爾公路,指的應該是從瓦罕走廊內的薩爾哈德,經過小帕米爾山谷,到中阿邊境瓦赫吉爾山口,總長度約50公里的公路。去年11月時,阿塔首次對外透露了,這一道路建設工作進行的消息,當時給出的預計完工時間是3個月。
但從一些公開資料上看,這條道路的修建工作,可能始於阿富汗前政府時期,只是由於內部局勢的動蕩,一直沒有完工,阿塔是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完成了整條道路的建設。
目前,這條新修建道路還是通車能力相對有限的土路,但哈立德已經表示,相關部門會儘快開始在這條道路上鋪設瀝青。可見,這條路其實沒有完全修好。
【在阿富汗前政府時期瓦罕走廊內的部分道路建設便已經開始】
在這種情況下,阿塔便宣布自己已經準備就緒,一定程度上是在向中國釋放明確信號,希望中國可以考慮打開國門,實現中阿之間的陸上聯通,促進兩國雙邊貿易的增長。
這其實也是阿塔方面近兩年的一個重點目標,阿臨時政府外交、貿易等部門,已經不止一次在與中國的溝通之中,提起瓦罕走廊一事。但中國一直沒有同意,反而是與巴基斯坦方面磋商後,拿出了將中巴經濟走廊延伸到阿富汗,進而將阿富汗納入“一帶一路”的替代方案。
中國不選擇瓦罕走廊,這個看上去更加簡單有效的方案,反而是選擇繞行巴基斯坦,有着多個原因。
首先,雖然在古代,瓦罕走廊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但此地的自然條件其實十分惡劣,每年會有幾個月時間大雪封山,道路施工和此後的維護難度都不小,反而是利用已經取得一定效果的中巴經濟走廊,更加合適。
【中國給出的替代方案是讓中巴經濟走廊向阿富汗延伸】
畢竟,相比建設、維護瓦罕走廊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路程增加帶來的時間成本,就算不上什麼大事了。
現在,阿塔雖然沒有完全解決這一問題,但也是用行動,向中國證明了,自己願意在道路施工等方面承擔起主要任務,中國不用擔心維護成本問題,只需要打開國門,允許邊境貿易進行。
而阿塔在中國已經給出替代方案的情況下,仍舊主動打通瓦罕走廊,其實與中國當時給出替代方案的另一個原因有關。這個原因就是阿富汗國內局勢,還不足以讓中國放心地開放國門,允許阿方人員直接經瓦罕走廊,進入中國境內。
【在阿塔攻入喀布爾兩年多後,阿富汗內部局勢仍不穩定】
簡單來說,阿塔組建臨時政府已經有2年多時間,但阿內部仍未恢復穩定。阿塔內部派系鬥爭不斷,多支反塔利班武裝在阿境內活動頻繁。“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巴基斯坦塔利班等極端組織在阿境內持續存在,並且以阿富汗為基地,對周邊國家發動襲擊。
不久前,在伊朗境內發動恐怖襲擊的“伊斯蘭國”人員,就是經阿富汗滲透進入伊朗。巴塔和部分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更是利用阿富汗境內的基地,頻繁發動對巴基斯坦的襲擊。
雖然在阿臨時政府建立以來,還沒有發生“三股勢力”,從阿富汗境內向我國西部地區滲透,發動恐怖襲擊的事件,但阿境內有“東伊運”等組織的身影,也是不爭的事實,中國已經不止一次,明確要求阿塔清剿這些組織。
【今年1月初,“伊斯蘭國”在伊朗境內發動了大規模襲擊】
也正是因為阿國內部的複雜情況,阿塔與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的關係,都不是很好。特別是與巴基斯坦方面,巴方現在明確要求阿塔,儘快清剿其境內的巴塔人員。
可對於阿塔來說,這一點其實很難做到。
阿塔與巴塔雖然在表面上早已分道揚鑣,但二者其實一直是藕斷絲連,很多阿塔內部人士,對巴塔持同情態度,卻對巴政府持懷疑態度。再加上二者都是以普什圖人為基礎的組織,這就導致,阿塔很難下定決心,對巴塔動手。
再加上阿塔自身在邊境部落、邊界劃分等問題上,與巴基斯坦的矛盾。阿塔其實是不太願意經過巴基斯坦,與中國展開貿易往來的。
站在阿塔方面的角度上看,走瓦罕走廊,自己只需要考慮中國一方的態度,解決國內針對中國的極端組織,就能夠確保貿易的正常進行。
【阿塔現在更加傾向於與中國直接展開雙邊貿易】
如果是通過中巴經濟走廊,自己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就將同時受到中阿關係與阿巴關係的影響,一旦自己與巴方的矛盾激化,導致兩國邊境關閉,中阿貿易往來也將受到影響。
所以,阿塔現在的目標,其實是在盡量維護與巴基斯坦的關係,確保中國提出的替代方案能夠落地,同時儘力打通瓦罕走廊,確保日後可以“兩條腿”走路。只是在安全隱患被徹底消除之前,中國正式點頭,打開國門的可能性不高。瓦罕走廊能否成為中阿貿易的新通道,還是要看阿塔在反恐等領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