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美國全球霸權的各個方向都已經搖搖欲墜。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中東。根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革命衛隊發射彈道導彈,同步打擊以色列設置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薩德總部以及敘利亞境內的ISIS目標。根據ABC報道,美國駐紮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的“領事館”周邊也發生了多起爆炸。
目前,伊朗方面表示,這一輪導彈攻勢後目標已經被“摧毀”。而美國人一方面沒有否認伊朗的說法,另一方面則是強調,這一襲擊沒有“美人員設施”損傷。換言之,美國在中東扶持的代理人以色列、ISIS和庫爾德武裝,恐怕確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同一天,也門胡塞發射導彈,擊中了紅海水域徘徊的一艘美國貨輪。而在前一天,根據五角大樓的消息,美軍剛剛攔截了一枚胡塞射向伯克級驅逐艦的反艦導彈。
中東局勢眼看是朝着不可控的方向一路滑過去了,美國怎麼踩剎車都沒用。
相比之下,中國在巴以衝突上扮演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今年,王毅外長的外訪首秀定在了埃及,中埃發布聯合聲明,呼籲加沙全面、立即停火。
王毅訪問埃及
南海的情況也差不多。拜登攪渾水攪了三年多,最後反而讓更多東盟國家站到了中國身邊,連過去一直和美國“眉來眼去”的越南,都已經不願意跟隨美國起舞。
拜登手頭能用來攪局南海的棋子只剩下菲律賓一家,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獨木難支”。
儘管菲總參謀長揚言在南海9座實控島礁駐軍,將購買更多的船隻、飛機和雷達鞏固控制,並強化對仁愛礁的侵佔,但是中菲兩國的實力對比擺在那裡。只要美國不下場和中國“掰手腕”,菲律賓跳得再怎麼高,也只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菲過去一年圍繞仁愛礁補給問題的博弈,已經讓全世界看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南海這片水域,中國不答應的事情,誰來都別想辦成。
印尼外長在訪問菲律賓期間公開“敲打”小馬科斯,表態稱東盟正在加速推進“南海行為準則”框架的落地。菲律賓及其背後的美國,在南海的生存空間正在被壓縮得越來越小。
到了這一步,拜登再說自己正在重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美國老百姓不信,全世界人民更不信。
美菲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拜登越是難以翻身,全世界越是要警惕這屆美國政府“鋌而走險”,在其他熱點地區引燃戰火,想方設法設置新的議題,轉移對自身經濟外交努力全面失敗的注意力。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美國頻繁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煽風點火,恐怕就是抱着這種見不得光的心思。不過,美國這種靠着挑起衝突來維護自身全球霸權、轉移國內矛盾的做法,過去已經用了太多次。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開始有“免疫力”了。
拜登剛開始動手,朝鮮就立刻派出專機飛往俄羅斯,普京則計劃訪朝,突出一個“對等威懾”。在這樣的情況下,拜登即使鋌而走險,半島的劇本也不太可能按着他的想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