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關於流浪在美國的華人博士孫衛東要不要回來吵的紛紛揚揚,有同情的,有鄙視的,也有幸災樂禍的,各種聲音層出不窮。
但筆者認為,如果在沒有法律障礙,且家人願意接納的話,可以協助其回來。
原因如下:
第一、不管孫衛東持有何種國籍,都是炎黃子孫,炎黃子孫有困難,同胞們不幫一把,有違我們的華夏民族的道德標準。
第二、孫衛東雖然在流浪,但其畢竟是高端人才(其簡歷就不在此贅述),為社會做出過貢獻,這種人才,應該被尊重,現在落難了,應該被關愛。
有些人也許會說,他為美國做貢獻了,沒有為我們國家做貢獻。話不可以這麼講,有些貢獻是全社會的,比如發明電的科學家——富蘭克林,他不是中國人,但國人卻在享受着他的發明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第三、我們一直提倡“包容”,一個連自己的同胞都包容不了的民族還能包容別的人和事嘛,再說了,他也沒有做過對不起國家和人民的事情。
第四、孫衛東現在五十多歲了,也可能不會在繼續從事高端前沿的工作了,但其紮實的基礎知識、廣闊的科學視野,再加上“豐富的人生閱歷”,對我們的物理教育或基礎科學研究有所幫助。
第五、通過協助孫衛東回國,我們可以形成一個“共識”,吸收優秀人才———包括同胞的回歸和外來優秀人士的“奔赴”,這樣,才是真正的“大國風範”。
當然,上述五點是筆者觀點的一個方面,這方面是基於“沒有法律障礙,且家人願意接納”的前提下,畢竟我等“鍵盤俠”只能嘴上“搖旗吶喊”,現實中卻提供不了一絲幫助。
最後,再務實點講,真不建議孫先生回來,理由就一個———“國內的人情世故要比國外的更加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