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問題上,可以看出拜登政府的野心,它想要把歐洲地區經營為美國的“自留地”,不允許俄羅斯影響力的存在,可能在拜登政府的眼中,歐洲地區應該“絕對服從”美國。在這樣的心理作用下,拜登政府此前通過“清潔能源”補貼,對在美國建廠的企業提供大量補貼,而其他地區的企業不僅無法獲得補貼,還需要繳納大量關稅。
拜登
參考消息網報道稱,所謂的“清潔能源”補貼,其實就是貿易“保護主義”。就像在海上風電項目中,拜登就在偏袒美國內部企業。三年前,拜登提出了“推動海上風電”發展政策,要讓美國成為海上風電大國。按照拜登的計劃,美國風電的規模,會在短時間內滿足1000萬個美國家庭的用電需求。然而,這樣的計劃壓根沒有辦法實現。
原因很簡單,就是美國的保護主義,導致大量非美國企業無法獲得補貼,導致它們無法向美國提供風電項目必需物料。此前,西班牙電力公司就指控美國“過分限制”進口材料,導致項目遲遲無法推動。隨後,又有大量電力公司放棄美國海上風電項目。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和挪威公司簽署了協議,不再向美國交付海上風電項目。
海上風電
很顯然,美國的“盟友”已經對它不滿了。事實上,這也在預料之中,歐洲國家早就對美國的“保護主義”不滿了。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關係一直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近年來,美國採取了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除去“清潔補貼”外,美國還對歐洲加征關稅、實施進口限制等,這些措施引發了歐洲國家的強烈不滿和反對。
首先,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損害了歐洲國家的利益。歐洲國家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依賴全球貿易。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導致歐洲國家的出口受到限制,進而影響到其經濟增長和就業。
美國
其次,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違背自由貿易原則。歐洲國家一直倡導自由貿易,認為貿易應該基於平等和互惠的原則。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則違背了這一原則,採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做法,引起歐洲國家的不滿。此前曾經有歐洲國家喊話歐盟,採取同樣的措施報復美國,開啟雙方的“貿易戰爭”。
還有,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不利於全球經濟的發展。全球經濟已經高度一體化,各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密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導致全球貿易格局的不穩定,阻礙了全球經濟的發展。歐洲國家認為,美國應該採取更加開放的貿易政策,促進全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歐盟
最後,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破壞了國際秩序。貿易保護主義不僅損害了歐洲國家的利益,也破壞了國際秩序。歐洲國家認為,美國應該遵守國際貿易規則,維護國際秩序的穩定和公正。
但是美國壓根不顧歐洲國家的感受,依然強力推動“清潔能源”補貼。這樣的補貼,導致大量歐洲車企離家出走,前往美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影響了歐洲經濟的復蘇,同時也影響了美歐關係。
法國曾要求歐洲戰略自主
然而,除去法國和極個別歐洲國家喊出“戰略自主”的口號外,其他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態度都是默默忍受,壓根不敢反抗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