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太可怕了,1月1號下午日本當地時間16時10分,日本本州西岸近海發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隨後引發了5米的海嘯,7級以上的地震屬於強震了,截止目前,地震已經造成了當地至少48人死亡,部分地方的房屋損毀,地面開裂,災難面前,人類真的很渺小,真的太恐怖了。
當地震發生時,日本並沒有公布傷亡報道,直到第二天,日本地震的最新傷亡報道上升到了幾十人,其次日本氣象廳預測,未來一兩周,甚至兩三天內,可能還會發生7級以上的地震。
一開始以為7.4級的地震,對於日本不算什麼,畢竟由於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處於地震帶上,常年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日本的房屋構造都有很好的抗震效果,沒想到剛剛看到最新的消息,地震已經造成至少48人死亡,一下子覺得這次地震的破壞性還是挺大的,因為日本就是一個地震常發國,但是震級都不大,這次的地震的死亡人數至少48人,這還是第一天,估計後面的傷亡人數還會繼續上升,同時地震還引發了海嘯,估計這次事情估計遠比想象的嚴重,這次地震的破壞性已經開始展現出來了!
此外,我這是剛剛吃過午飯後,看到媒體報道的最新報道,日本這次的7.4級地震,這絕對比日本平常發生的地震強度要大很多。
地震發生在北京時間1月1日15時10分,地點位於日本本州西岸近海發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這次地震發生在海上,同時引發了海嘯,部分地方引發了大火,導致房屋被燒毀,部分地區的道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水電和交通等基礎設施也受到了破壞。
很多網友擔心,日本的這次地震導致了一核電站燃料電池冷卻水溢出,會不會又導致像原來日本大地震導致核泄漏的情況出現,畢竟海洋是人類共同的生態家園,一定不能讓核泄漏的情況再次發生,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也有網友表示,日本的核設施的質量有待提高。
他們的說法不無道理,在大家看來,上次日本的大地震導致的核泄漏的影響還沒消除,日本還在不斷向海洋排放核污水,要是這次的地震又導致了核電站出現問題,甚至是出現核泄漏的情況,那後果不堪設想,這就等於把兩次核泄漏的影響疊加在一起,真不敢想象日本怎麼處理這樣的問題。
總之,我還看到不少網友表示擔心,可能已經造成了核泄漏,日本政府表示沒有核泄漏的情況,可以為了緩解輿論壓力,才這麼說的,畢竟當年的大地震也說沒有核泄漏的情況,最後瞞不住才向媒體公布的,因為不管泄露多少,反正他們也會排到海里去,這樣的話,整個海洋物種和生態環境都回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畢竟海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這次地震來的的太突然了,不過幸好是發生在白天,至少會有不少人在戶外,也不容易被倒塌的房屋碾壓,即使如此,這次地震的破壞力也是很大的,次生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比如地震引起的火災和海嘯。
日本氣象廳將1月1日下午發生在石川縣能登地區的大地震命名為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震源深度雖然為30公里,屬於深源地震,但是由於發生在海上,同時後面一段時間,也發生了不同震級的餘震,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可能會造成不小的人員傷亡,因為地震才剛剛發生一天,最終的傷亡人數還不清楚。
此次地震由於震級比較大,相比於以前,可能會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多方面因素疊加在一起,雖然日本的房屋結構抗震性好,畢竟這次地震引發了海嘯,後續對日本的影響會慢慢顯現出來。
我看了一下網友的評論,我和他們的想法差不多,就是擔心這次地震有可能會導致日本核電站發生泄露,怕日本又會隱瞞相關核泄露的真相,最後他們又會讓全球人類共同承擔地震帶來的不利後果。
也有網友表示,這麼大震級的地震,日本房子居然倒塌的不是很很多,有的只是輕微受損,日本應對地震對房屋帶來的影響,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不然可能房屋倒塌的更多,損失也會越來越大。
地震發生後,日本政府一直也在立即組織相關的救治工作,但是不好的消息是,日本氣象廳預測,未來一定時間內,日本還會發生七級以上的地震,這就會給日本的這次災後救助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傷亡人數也可能會不斷上升,況且這又是冬天,氣溫低,人要是被埋在倒塌的建築物下,生存利機率也會大大減小。
所以日本這次地震的影響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地震帶來的影響也會慢慢顯示出來,這就要看他們國家應對災難的能力了,不要讓這次地震帶來的更多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