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近日以色列再次宣布暫停進攻,並將開放幾個小時的人道通道,讓平民安全離開。雖然如此,但離開的平民必須高舉雙手或者舉着白旗,並且通道附近以軍士兵荷槍實彈,還有坦克在道路兩旁。
對此,美國表示歡迎,拜登更是將其形容為:“美國和以色列達成的重要共識”,據美國方面解釋,此舉將保證加沙的平民安全,並且促使哈馬斯將扣押的人員釋放。雖然從表面上看,這件事似乎並沒有什麼可推敲的地方,實際蘊含的信息量卻很大。
首先,在以色列開放人道通道這件事上,美國和以色列曾進行了多次的磋商,甚至已經到了互懟的地步,據參考消息網報道,前段時間,美以就因為這件事翻臉,美方指責以軍攻擊平民,而以方卻也指責美軍干過同樣的事情,雙方都鬧得很不愉快。
雖然如此,但以方終究還是讓步了,同意在加沙停火數小時,讓被圍困的平民能夠順利地離開。從表面上看,這是美國和以色列的交鋒,可是實際上,卻更像是一出不太高明的“雙簧”,美以兩個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在解釋美國和以色列的彎彎繞繞之前,我們有必要講述一下加沙的戰況,雖然以色列軍隊擁有絕對制空權,而且還有大量的先進武器,但是哈馬斯方面早已在加沙經營多年,光是地道就已經挖了幾十公里長,而且地道錯綜複雜,內部還有氧氣供給系統和儲存室,很明顯,哈馬斯方面是準備進行長期戰爭。
也正是因為哈馬斯躲進地道內同以軍進行戰鬥,這才導致以軍無法對完全徹底的掌控局面。據了解,有些地道甚至深達地下十幾米,完全可以扛得住以空軍的轟炸或者大炮的轟擊,在這種情況下,以軍可以說是陷入了巨大的麻煩之中。
由於哈馬斯的頑強抵抗,導致以色列速戰速決的計劃失敗,如今“閃電戰”已經變成了“消耗戰”,哈馬斯可以在地道里跟以色列耗上半年,但是以色列能保持這種狀態多長時間呢?先不說以色列的內部消耗,光是說全球輿論,就已經要把以色列給壓垮了。
因此,以軍急切地想要結束戰鬥,但又對地道內的哈馬斯束手無策,因此,美國和以色列的“雙簧”,才能唱得起來。
因為支持以色列,美國幾乎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對和孤立,連美國國內,都對拜登及其幕僚怨聲載道,要知道,拜登馬上要迎來大選,現在這種情況,美國可以說是內憂外患,能不能堅持得住都是個問題。
而對於以色列來說,他們急於要結束戰爭,如果達不到戰略目標,那麼不用說全世界將對以色列口誅筆伐,就連以色列內部,都會發生動亂。而以色列的地緣條件本身就很差,若是周邊國家團結起來一同反對以色列,那才是真正的危機。
因此,美國和以色列便共同演戲,唱了這麼一出“雙簧”,美國一邊給以色列提供大量的援助,一邊又假惺惺地指責以色列不該“攻擊平民”,試圖挽回自己在國際上的形象。而以色列呢,也適時地反駁美國,把美國的“形象”進一步地加深,等到事情發酵得差不多了,再宣布接受美國的“建議”,在加沙停火數小時。
這樣一來,從表面上看,是美國一手促成了以色列的停火,為加沙平民贏得了希望,美國得到了聲譽,拜登也將這次共識當成一次“勝利”,而廣泛宣傳,但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方面的小心思。
這裡我們要注意一個細節,以色列雖然開放通道,卻要求所有的平民都得高舉雙手或者是舉着白旗離開,而且通道兩側都有重兵把守。這真的是在釋放平民嗎?其實從某種角度來看,更像是有意把哈馬斯士兵給放到南邊去,而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首先第一個好處,盡量減少地道內哈馬斯士兵的數量。由於哈馬斯佔據地道同以色列抗爭,以軍已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想要勝利更是遙不可及。與其花費巨大的代價去進攻地道,或者是任由衝突無限期發展,還不如利用心理戰攻勢,把哈馬斯士兵給趕出來。
據環球網報道,以軍方曾威脅使用化學武器對付地道中的哈馬斯,但隨即便被以色列科學家給否認。不管以軍是否真是有這個想法,威懾的目的是達到了。在威脅之餘,以軍還開放人道通道,准許哈馬斯士兵放下武器離開,如果看見哈馬斯方面的高級軍事人員偷跑,或許還能有意外收穫。
其次第二個好處,把更多的哈馬斯放到南方,有利於以軍找借口向加沙南方進攻。眾所周知,以色列一直所堅持的“消滅哈馬斯”,就是個幌子,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控制整個加沙,早在巴以衝突爆發之初,以色列方面就宣布“將在加沙建立新的領導”,這難道還不夠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嗎?
因此,美國和以色列才表演了這麼一出雙簧,美國獲得了聲譽,以色列則希望減輕地道的壓力,但很可惜。以色列的希望落空了,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哈馬斯對外表示:“絕不投降,抵抗到底。”
在這種情況下,以軍的算盤可能要白打了。或許再過一段時間,按捺不住的以軍真的要使用化學武器來對付哈馬斯的地道,畢竟以軍的戰車已經開啟,除了一往無前外,再也無法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