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新黃河記者從濟南市政府召開的“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主題系列發布會上獲悉,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作為濟南市改革創新的主陣地,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推出實施740餘項制度創新舉措,形成32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4項得到國家部委認可。
在發展中,濟南發揮沿黃城市制度創新優勢,全力服務國家開放發展大局。

從具體舉措看,濟南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引領作用。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作為濟南市改革創新的主陣地,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推出實施740餘項制度創新舉措,形成32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24項得到國家部委認可。“網絡貨運平台涉稅服務管理‘票e真’模式”在全國推廣,為國家層面規範網絡貨運經濟發展提供了濟南做法;“‘鏈上自貿’保稅展銷輔助監管系統集成拓展”“簡化進境糧食檢疫審批程序助力國家糧食安全”“‘智慧旅檢’助推口岸智能化監管”等創新成果獲海關總署備案支持。黃河流域中小微企業“交互式”國際運貿新模式等創新做法入選2023年《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經貿技術標準平台賦能企業‘出海’”“網絡貨運平台納稅服務監管新模式”等53項創新成果在全省範圍內複製推廣。同時,濟南還深化與沿黃9省(區)12個自貿片區和15個經濟功能區聯動,以聯動創新深入推動資源互享、產業互聯、優勢互補。濟南聯動樂陵市在全省首創葯食同源便利通關創新舉措,助力沿黃流域省市開放發展。
同時,發揮國家級創新試點引領作用。濟南先後獲批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和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等國家級試點。“‘鐵海E通’暢通鐵海聯運、海鐵直運新路徑”等多個創新發展試點案例在全國、全省推廣。在國內率先探索建設數字服務出口數據BI平台,打造濟南中醫藥產業“借澳出海”模式,建成全國首個文化出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海外文化貿易中心14個,市場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發展中,濟南發揮黃河流域多領域合作聯盟引領作用。聯合沿黃流域省市成立了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會展聯盟、科創聯盟、算網聯盟等跨地區、多領域的合作聯盟,不斷推進沿黃流域要素集聚及產業合作。其中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盟以“自貿+黃河”融合為方向,與沿黃各省(區)在五大領域簽署14項合作協議,與西安、鄭州等9個自貿片區實現政務服務沿黃通辦,在全國首創自貿領域東西協作創新模式,共同推動重點產業協同出海,加快黃河流域一體化開放發展。“越開放,越發展;越發展,越開放。”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是新時代推動濟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據介紹,下一步,濟南將緊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和RCEP機遇,堅決扛起黃河流域省會城市擔當,站在新起點,履行新使命,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讓濟南的開放之門越開越大,讓濟南的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寬廣!
記者:黃敏 編輯:韓璐瑩 校對: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