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加拿大與印度“翻臉” 為何積怨難解?

2023年10月21日18:26:05 國際 1131

中新網多倫多10月21日電 題:加拿大印度“翻臉” 為何積怨難解?

中新網記者 余瑞冬

9月中旬以來,因為印度裔加拿大人尼賈爾被殺一案,同為英聯邦成員國的加拿大與印度公開“翻臉”。

加拿大政府10月19日晚發出聲明確認,印度會在20日對除了加拿大駐新德里21名外交官及其家屬之外的其餘所有人員單方面取消外交豁免權。加方因而將其餘41名外交官及其42名家屬撤離印度。這是雙方近期外交危機的最新升級動作。

印度外交部20日回應稱,其行動旨在外交對等,同時否認違反國際準則。加總理特魯多同日則在回應媒體時批評印度違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且對需要往返印度的數百萬人的生活及雙邊貿易造成實質影響。

(國際觀察)加拿大與印度“翻臉” 為何積怨難解? - 天天要聞

資料圖: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中新社MSC/Kuhlmann 攝

外交危機緣何而起?

9月18日,加拿大國會復會首日,剛結束印度新德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之旅的特魯多在眾議院突曝“猛料”,指稱錫克教領袖尼賈爾6月中在大溫哥華地區遭槍殺一案與印度政府有關,加安全機構正積極調查關於印度特工與尼賈爾遇害之間可能存在聯繫的“可信指控”。加方為此驅逐一名印度駐加高級外交人員。

雙方關係即刻變得緊張。印方自然否認加方指控,亦驅逐一名加外交官,並放言要以取消豁免權的手段促使加方駐印人員減員,以實現外交人員規模對等。印方更批評加政府向受到嚴重恐怖主義指控的人提供庇護,稱加境內存在多個分離主義組織推動在印度搞分裂行動。印方對加拿大人暫停了簽證服務。雙方均對國民赴對方國家旅行發出安全警示。

尼賈爾是何許人?上世紀90年代從印度移民至加拿大的他是活躍的印度錫克族分離主義“卡利斯坦運動”支持者。印度政府在2020年已將其列為恐怖分子。今年6月18日,45歲的尼賈爾在大溫哥華地區素里市(Surrey)一座錫克教寺廟外被槍殺。

加印結怨已久

印度已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移民來源國。據官方數據,加拿大在2022年新接納的移民中,27%來自印度,遠高於位居第二的佔7.2%的中國移民。過去10年中,移民加拿大的印度裔人士增加了260%。目前加拿大總人口中,約4%是印度裔;其中約一半為錫克教徒,為77萬人。加拿大還有45%的國際留學生和22%的臨時外國工人來自印度。

但錫克教分離主義問題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是加印兩國關係中的齟齬。

1985年6月,一架由多倫多經倫敦飛往印度的印航客機愛爾蘭領空被“卡利斯坦運動”分子炸毀,以報複印度政府對錫克教分離主義分子的鎮壓。飛機上329人無一倖存。這也是錫克教極端分子在海外製造的最嚴重恐怖事件、加拿大史上最嚴重的謀殺案件。但其中兩名嫌疑人在加法庭被判無罪。加官方至今仍未把“卡利斯坦運動”視為恐怖組織。

2018年特魯多訪印期間,加駐印高級專員官邸邀請一名曾試圖刺殺印度前官員的錫克教極端分子參加晚宴,引起爭議。

2020年9月,印度議會通過三項農業法案引發不少錫克教徒在內的農民大規模抗議。特魯多公開聲援示威者。印方為此批評加方干預內政且鼓勵“極端分子”。

作為加、印兩國總理,特魯多與莫迪在公開場合也一向表現得關係冷淡。今年9月新德里G20峰會期間,兩人會晤時亦就錫克教問題再度表達分歧。其後,加方已中斷雙邊貿易談判,並推遲了一個貿易代表團原定10月的訪印計劃。

(國際觀察)加拿大與印度“翻臉” 為何積怨難解? - 天天要聞

資料圖:印度總理莫迪。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缺少盟友聲援

特魯多將尼賈爾命案矛頭指向印度後,美國駐加大使科恩亦向加媒證實,加方的指控是基於“五眼聯盟”的共享情報。此次駐印外交官大幅減員後,特魯多表示,各國都應關注印度單方面取消外交豁免權之舉的後果。

不過,美國、英國等西方大國目前在對此次加印外交危機表達關切的同時,仍避免明確選邊站隊。換句話說,西方盟友們並未積極為加拿大發聲,亦未公開嚴詞批評印度。

在當前地緣政治形勢下,印度正被西方視為富有戰略意義的合作、拉攏對象。去年11月,加政府追隨美國步調,發布了加拿大版的“印太戰略”。

此番外交官減員後,加方雖表達對印方不滿,但亦暫稱不會報復,且會繼續與印方接觸。這顯示,缺乏盟友有力支持的特魯多政府正試圖適度管控此次危機,避免無謂升級。

選票因素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與印度政府作對,有利於加政府爭取和鞏固印裔、尤其錫克教選民的支持。這對於目前總體民望持續走低的特魯多政府而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決策因素。

包括錫克教人士在內的印度裔族群在加拿大參政積極。在2019年大選中,18名錫克教人士當選國會眾議員。現任39名內閣成員中,錫克教人士佔2席。與執政的自由黨建立合作協議的眾議院第三大反對黨新民主黨的黨領亦為錫克教人士。

但正如特魯多所承認的,雙邊民眾交往不得不受到影響。目前加拿大駐班加羅爾昌迪加爾和孟買總領館已暫停線下辦公,僅有駐新德里的高級專員公署保持正常領事服務。

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在國內、國際多重因素交織下,特魯多要為積怨已久的加印關係儘快找出一副解藥,恐非易事。(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江蘇一幹部謝某某違規審批為企業節省200萬,當地通報:初衷為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未謀取私利,被容錯免責並晉陞 - 天天要聞

江蘇一幹部謝某某違規審批為企業節省200萬,當地通報:初衷為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未謀取私利,被容錯免責並晉陞

7月1日,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紀委監委通報一起容錯免責典型案例。淮安市清江浦區區管幹部謝某某在推進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中,在項目缺少部分技術指標的情況下容缺辦理人防事項審查,違反了《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辦法》第十二條之規定,但鑒於該同志出於公心、為企業着想,敢於擔當作為,被容錯免責、鼓勵...
伊朗:過去兩周逮捕50餘名以色列有關人員,並打死2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 - 天天要聞

伊朗:過去兩周逮捕50餘名以色列有關人員,並打死2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

當地時間7月1日,伊朗宣布在伊斯蘭革命衛隊和當地情報部門的配合下,過去兩周內,成功在該國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逮捕了50多名與以色列有關聯的人員,並打死2名以色列相關人員。在搜查和逮捕過程中,行動人員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據稱,這些人員試圖在伊朗東南部地區製造混亂,破壞當地的基礎設施和經濟活動。推薦閱讀...
驚險一幕!印尼巴迪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着陸時因天氣惡劣險些墜毀 - 天天要聞

驚險一幕!印尼巴迪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機着陸時因天氣惡劣險些墜毀

環球網最新消息,印度尼西亞巴迪航空(Batik Air)一架波音737客機於6月28日在印尼雅加達蘇加諾-哈達國際機場着陸時,因天氣惡劣險些墜毀。這架載有177名乘客的飛機試圖在暴風雨中安全降落時,機身向一側傾斜,機翼幾乎貼近地面。所幸飛機最終安全着陸,沒有人員傷亡。報道援引一份報告稱,飛行員全程遵循標準操作程序。印...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 天天要聞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文/觀察者網 邵昀】本月初,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等聯邦執法人員突對非法移民展開搜捕,一度引發大量街頭對峙、混亂和衝突,留下一地雞毛。如今大規模抗議雖然已經平息,但移民減少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開始初步顯現。據路透社6月30日報道,在特朗普政府開始搜捕非法移民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許多農場正遭遇“用工荒...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 天天要聞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減稅及支出法案已提交到美國參議院,在已持續逾24小時的“馬拉松式”修正案辯論中,其最終命運仍前途未卜。這項法案計劃延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為彌補稅收損失,法案提議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但分析人士警告說,這一舉措...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 天天要聞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已故英女王的表親兼密友曾發出驚人警告:梅根·馬克爾“遲早會惹麻煩”,更質疑她與哈里王子婚姻的純粹性。這段塵封七年的秘聞近日被王室作家披露,揭開了當年童話婚禮背後的暗涌。2018年5月,哈里與梅根在溫莎城堡舉行盛大婚禮時,全英王室成員出席祝福。但據作家莎莉·貝德爾·史密斯披露,早在婚禮前數月,伊麗莎白女王...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 天天要聞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部分民眾取消燒烤聚會,選擇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政策。這是特朗普連任以來一系列抗議的最新一波。6月14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盛大閱兵,引發全美“無王”(No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