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2023年10月03日15:30:20 國際 5982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人性是永遠上不了保險的一樣東西。

作者:洞見muye

01

前兩天,看到無比心酸的一幕。

某醫院病房裡,一位年邁的老人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胸前墊着一張毛巾,一隻手顫顫巍巍地往嘴裡送麵條。

他的手抖得像篩糠一樣,湯汁滴在臉上,費了很大的勁才勉強把麵條吃進嘴裡。

一碗面,他吃了足足半個多小時。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而在一旁的陪護床上,花高價請來的護工正在躺着玩手機。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剛開始護工手腳還算勤快,可幹了沒幾天,她就開始偷懶。

吃麵條的時候,老人叫了她好幾次都無動於衷,這才有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據拍攝者說:老人也換過別的護工,都一樣愛偷懶,後來索性懶得換了。

老人住院以來,就沒有見兒女來看望過他。如果兒女守在身邊,護工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

老人手裡有積蓄,原本以為有了錢就能體面養老,可生病了才發現很難請到一個盡職盡責的護工。

有網友評價說:存錢不如存人,想要晚年過得幸福,還是得依賴孝順的兒女。

不管你曾經多麼輝煌燦爛,當你變老變弱,子女就是你的靠山。

如果沒有靠山,你就只能任人擺布。

想起一句話:人一旦老了,就會想要拚命抓住自己的子女。

年輕的時候你不會察覺,當你老了病了住進醫院,就會直面這個世界滔天的惡意。

02

醫院裡的老人被護工們大致劃分為三個等級。

第一等:有兒女且經常來看望能自理的老人。

第二等:有兒女,但很少來看望的老人。

第三等:無兒無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最後一類老人小心翼翼地活着,是被護工欺負的對象。

博主@鬍子說媒分享過一個老人的真實生活。

老人是廣州人,年輕時瀟洒愛玩。離婚後沒有再婚,也沒有生孩子。

前年他突發腦梗雖然搶救了回來,卻再也無法下床行走。

老人委託別人將廣州的房子賣掉,加上手頭的積蓄湊了400萬養老金。

他報名一家頂級養老院,被安排在一間獨立病房裡,配備有專門的護工和醫生,平均一個月最少8萬起步。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原本以為在這樣精心的護理下,老人會幸福地度過他的晚年生活。

可沒想到,住進病房才兩個月,老人就去世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護工在得知老人無兒無女後對他態度極其惡劣。

他無法下床活動,成人紙尿褲墊在身下,尿飽了、拉滿了,護工才會給他換。

他的床上總是散發著一股異味,每天都要被護工嫌棄地嘮叨幾句。

餓了,就喂幾口床頭的餅乾;渴了,只能眼巴巴地等人來倒水。

老人在受盡百般侮辱後,喪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很快撒手人寰。

一位從事10餘年的護工,辭職後說道:

“無兒無女的老人病了,護工儘力與否,沒人找她的麻煩。若是其他老人病了,子女一定會來大鬧一場,約談護工,甚至索要賠償。

有錢有勢的,比不上有子女的。孩子越多,晚年生活越有保障。”

生病沒子女的老人就像幼兒園沒父母的孩子,連生氣的權利都沒有。

在學校,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在醫院、養老院,子女就是父母的依靠。

出了問題,子女幫你喊冤,為你出頭,但無兒無女,只能打碎了牙齒和血吞。

03

有位醫生說過這樣一段話:

“患者可以輕易投訴醫生和護士,但很少有患者敢投訴護工。因為投訴過後,患者要面臨的是變本加厲的欺凌。”

如今,很多人有這樣的觀念:年輕時不生孩子,老了就住養老院,生病了就請護工。

但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生病住進醫院,請到的護工是人是鬼。

安徽阜陽一位老人躺在病床上,吃飯時間護工站在一旁不聞不問。

飢腸轆轆的老人只能側着身子,艱難地用手去抓取食物進食。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陝西漢中,老人因為聽力不太好,被護工認為不配合她的工作。

隨後,護工對老人進行了揪耳朵、推搡、扇耳光的動作。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山東煙台93歲老人吊瓶不滴了,護工躺在陪護床上睡覺不管不顧。

隔壁病床的大哥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提醒護工,沒想到被護工一陣怒罵。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護工老奶奶喂飯,嫌奶奶吃得太慢,失去耐心的她用手打老人的胳膊,甚至連扇老人好幾個耳光。

老人沒有力氣反抗,嚎啕大哭,可護工不依不饒,對着老人就是一頓暴揍。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還有廣東的這位護工,吃飯時故意把腳伸向老人的床頭。

老人一臉無奈,卻也不敢吭一聲。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人性是永遠上不了保險的一樣東西。

老了以後,把自己的幸福和安全,寄托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身上是最不靠譜的事情。

04

《增廣賢文》里寫道:“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養育兒女是為了防止年老了無所依靠,積儲糧食是為了防備饑荒歲月。

當你老了,生病住院了就會發現:再好的護工,也不如自己的子女。

之前,湖南衡陽某家醫院,一張兒子抱着母親去做檢查的照片,感動了無數人。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照片里的男子姓李,他的母親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母親患病以後,他辭去深圳的工作,回到老家找了份工作陪伴母親。

他專門給母親定製了陪護床,方便母親隨時坐起來、躺下去。

母親半夜要喝水,他用奶瓶給母親裝好溫水,遞到母親手裡。

等母親喝完再拿走洗刷乾淨,無微不至地照顧生病的母親。

母親有些過意不去,對兒子說:“還要麻煩你伺候我。”

兒子連忙安慰說:“你沒麻煩我,一點都不麻煩,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擔心母親傷心,他還溫柔地用手撫摸了母親的臉頰。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人都會老去,老了最大的願望就是,晚年生活有保障,過得安穩幸福。

這個保障,不是你攢下了多少錢,而是身邊有個知冷知熱的孩子。

人到晚年,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有孝順的兒女陪伴,為自己送來溫暖和關懷。

71歲的老爺爺生病住院,三個兒子影形不離陪在父親身旁。

父親病情好轉以後,他們每天變着花樣給父親買飯吃。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高齡母親生病住院,兒子們趕到醫院,一起精心服侍,耐心地陪母親聊天。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93歲的老奶奶生病被送進醫院,怕母親受冷,兒子特意帶來了一床被子。

怕醫院的枕頭枕着不舒服,兒子還貼心地為母親帶來了舒適的枕頭。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母親吃飯沒有胃口,兒子就哄着母親,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飯。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不幸無非兩件事:一是少無所養,二是老無所依。

當你老弱不堪,兒女是那個幫你維護利益的人,是保證你生存質量的人。

正如作家李月亮所說:情感、血緣和道德,會讓兒女大概率成為你最可靠的依託。▽

著名財經作家葉檀,年輕的時候是堅定的丁克一族。

五十歲這年,她罹患乳腺癌,丈夫在國外,母親年事已高,身邊沒有人照顧她。

這個時候,她特別希望有人在身邊照料一下自己。

談起年輕時的決定,她很後悔當年成為丁克一族。

人老了,躺在醫院的床上,才知道護工是護工,子女是子女 - 天天要聞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

孩子生與不生,這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對錯之分,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決定。

只是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結婚生子,或許是最符合現實,也是保障晚年幸福最可靠的一條路。

點個贊吧,願所有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被歲月溫柔以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落實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重要共識 中方調整對美加征關稅措施 - 天天要聞

落實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重要共識 中方調整對美加征關稅措施

當地時間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5月12日,雙方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在聯合聲明中達成多項積極共識,同意於5月14日前採取有關舉措。美東時間5月12日,美方發布行政令,宣布自美東時間5月14日
新修訂《婚姻登記條例》生效  市民婚姻登記更簡易快捷 - 天天要聞

新修訂《婚姻登記條例》生效 市民婚姻登記更簡易快捷

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自5月10日正式實施後,條例中的實現“全國通辦”,且無需再出示戶口本,“不再為愛奔波”的婚姻登記體驗成了社會熱議的焦點。今天上午,記者走訪我市婚姻登記處發現,新規落地後,新人普遍反映辦理流程“省時省力”“幸福感滿滿”。在江城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不少前來登記的新人有序地進行各項手...
多起中國公民失蹤失聯,我駐英大使館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多起中國公民失蹤失聯,我駐英大使館緊急提醒!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中國駐英國使館近期接到多起中國公民失蹤失聯相關求助。在此,駐英使領館提醒在英中國公民及親屬,切實加強安全防範,避免出現失聯情況。一、在英中國公民1.常與家人保持聯繫。
收到炸彈威脅 比利時沙勒羅瓦機場短暫關閉跑道 - 天天要聞

收到炸彈威脅 比利時沙勒羅瓦機場短暫關閉跑道

總台記者獲悉,因收到炸彈威脅,比利時沙勒羅瓦機場的空中交通在13日上午一度暫停。據悉,一架從葡萄牙法魯起飛的航班在接近降落時收到了炸彈威脅。該航班於當地時間上午11時左右在沙勒羅瓦機場安全着陸,機場在該飛機周圍設立了安全警戒線,並關閉了機場跑道及相鄰的高速公路。共12架次航班被迫轉至周邊其他城市機場降落,...
市政協城建資源環境委為葯企合作牽線搭橋 - 天天要聞

市政協城建資源環境委為葯企合作牽線搭橋

【來源:廣州市政協_城建資源環境委員會】為落實市政協主要領導關於廣州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有關指示,發揚廣州中醫藥底蘊優勢,推動中醫經典名方成果轉化,5月9日,市政協城建資源環境委聯動黃埔區有關部門為醫藥企業與中醫研究機構牽線搭橋,助力企業與研究
盧拉與王興會面,美團計劃5年內投10億美元進軍巴西外賣市場 - 天天要聞

盧拉與王興會面,美團計劃5年內投10億美元進軍巴西外賣市場

5月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巴西商業研討會上,巴西總統盧拉與美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王興會面,並見證簽署投資協議。據悉,美團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將其旗下外賣服務Keeta引入巴西,並計劃5年內在巴西投入10億美元支持項目發展。王興表示,巴西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潛力巨大,Keeta將致力於提升當地消費者體驗、促進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