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卡脖子”將長期存在

2023年09月30日15:46:04 國際 1404

當前,有很多網友說,中美關係惡化之後,美國開始對我們中國“卡脖子”了,尤其是在高新科技術領域,如芯片、半導體和光刻機等等,限制產品出口,限制技術轉讓,限制人員交往等等,好像最近幾年美國才剛想起“卡脖子”似的。

美國對中國的“卡脖子”將長期存在 - 天天要聞

殊不知,自建國以來,美國的這種“卡脖子”一直從未間斷,到了二十一世紀初,“9·11”事件突發,在世界反恐問題上中美達成共識,美對中的關係由對立轉接觸。隨着世界金融危機的出現,美國需要中國的支持,中美兩國在經貿關係方面有了廣泛而深入的發展。

美國對中國的“卡脖子”將長期存在 - 天天要聞

2011年,中國的和平崛起,GDP總量成了世界的第二位,引起了美國政府猜忌。奧巴馬上台提出了重返亞太和“再工業化”的戰略,不接受中國倡議的“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的建議。特朗普執政時,將“美國第一”列入政府議事日程,打響了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槍。拜登接班順勢延攬了特朗普的全部“制裁”業務,有過之而無不及,加快了圍堵中國,扼制中國的一系列外交活動,中美兩國元首的“巴厘島共識”得不到真正的落實。

美國對中國的“卡脖子”將長期存在 - 天天要聞

至今,在美國三任四屆總統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全面對抗愈演愈烈,雙方制裁與反制動作接連不斷,芯片“卡脖子”更加突出。

前幾天,華為Mate60在發布會“遙遙領先”的呼喊中正式全系列發布。客觀的說,說華為“遙遙”領先為時過早,但領先是無可否認的,這重重的震痛了美國政府那隻“卡脖子”的手。

當然,美國不會輕易認慫,剛剛出台了《芯片法案》,不能戰略自主的歐盟緊隨其後,也出台了針對中國的《芯片法案》。這不,歐盟又要以反補貼調查的名義對中國的電動車下手了。由此可見,美西方對中國的“卡脖子”仍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的常態。

美國對中國的“卡脖子”將長期存在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 天天要聞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國人又不願意干,我們快破產了”

【文/觀察者網 邵昀】本月初,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等聯邦執法人員突對非法移民展開搜捕,一度引發大量街頭對峙、混亂和衝突,留下一地雞毛。如今大規模抗議雖然已經平息,但移民減少對美國經濟的衝擊開始初步顯現。據路透社6月30日報道,在特朗普政府開始搜捕非法移民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許多農場正遭遇“用工荒...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 天天要聞

美媒:美國已在電氣化競賽中落後亞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將加劇劣勢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而美”減稅及支出法案已提交到美國參議院,在已持續逾24小時的“馬拉松式”修正案辯論中,其最終命運仍前途未卜。這項法案計劃延長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通過的企業和個人減稅措施。為彌補稅收損失,法案提議取消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的補貼。但分析人士警告說,這一舉措...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 天天要聞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設計”嫁入王室,女王曾擔憂“禍事降臨”

已故英女王的表親兼密友曾發出驚人警告:梅根·馬克爾“遲早會惹麻煩”,更質疑她與哈里王子婚姻的純粹性。這段塵封七年的秘聞近日被王室作家披露,揭開了當年童話婚禮背後的暗涌。2018年5月,哈里與梅根在溫莎城堡舉行盛大婚禮時,全英王室成員出席祝福。但據作家莎莉·貝德爾·史密斯披露,早在婚禮前數月,伊麗莎白女王...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 天天要聞

“無王”抗議再起:7月4日全美抗議特朗普

7月4日美國獨立日,部分民眾取消燒烤聚會,選擇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政策。這是特朗普連任以來一系列抗議的最新一波。6月14日,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盛大閱兵,引發全美“無王”(No King....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稱效率部應該調查馬斯克

據俄羅斯RT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建議,科技巨頭埃隆·馬斯克應接受政府效率部(DOGE)的調查。此前,馬斯克曾領導該部門,但被指通過政府補貼獲利頗豐。 上個月,馬斯克因與特朗普在“大....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 天天要聞

暖心驛站強服務 商圈共建謀發展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古城街道聯合京西大悅城,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構建"政治生日憶初心、暖心驛站強服務、商圈共建謀發展"三位一體的特色黨建模式,開展系列"七一"主題活動,全力打造具有石景山辨識度的商圈黨建品牌。7月1日,一場莊重而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