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克蘭軍隊反攻受挫、戰線無法推進的形勢下,澤連斯基發布了有史以來最嚴厲、最慘烈的動員令。
這項新增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首先,請求西方國家遣返逃亡的烏克蘭難民。實際上,這一措施涵義深遠,意味着委託西方國家從逃亡的烏克蘭難民中挑選適齡壯丁並強制遣返;
其次,全面擴大徵兵範圍。原先烏克蘭的徵兵不包括單身父親和高級人才,如公務員和重要戰略企業員工等。但現在,無論是否有子女照顧,無論是否技術型人才,都必須被強制參軍。此外,烏克蘭還頒布法令,禁止16至18歲的青少年出境,暗示他們是潛在的服役人員,一旦年滿18歲,都必須報到入伍;
第三,採取"連坐"模式抓捕適齡壯丁。無論是企事業單位還是行政機關,只要單位內有符合要求的壯丁,單位領導必須負責將其強制送入部隊。此外,出租房屋的房東一旦發現租客符合徵兵要求,也必須及時報告,並協助當地徵兵委員會徵召這些人。對於不遵守規定的情況,將會停水斷電斷氣。根據"連坐"模式,違反徵兵法令的行為也將承擔法律責任。
實際上,在幾天前,澤連斯基曾下令解僱所有地區徵兵辦公室負責人,原因是徵兵過程中存在腐敗問題。這一舉動意味着烏克蘭不能再靠金錢解決問題,而是要充分調動全國力量,無論是貧民還是富人,都必須趕赴戰場與俄羅斯軍隊作戰。
這波全國動員令以及抓壯丁的做法可以說是空前嚴厲,因為當一個國家的知識分子和技術型人才都被強制徵兵,並成為炮灰上戰場時,意味着該國在犧牲自身未來和潛力,通常情況下也意味着國家已經岌岌可危。
烏克蘭反攻的困境是如何發展至此呢?實際上,澤連斯基已經陷入絕境,這是由於美國的壓力所迫。
最近一段時間,西方國家對烏克蘭軍隊的反攻持悲觀態度,而這時候,西方媒體反而成為澤連斯基的催命符。例如,前不久CNN報道援引一位美國官員的評論稱烏克蘭軍隊對克里米亞地區的襲擊"毫無意義",這種在俄羅斯後方進行的"零星打擊"對俄羅斯根本毫無傷害,也無法滿足西方的期望,烏克蘭軍隊應該集中精力展開全面反攻。
然而問題是,如果烏克蘭軍隊的反攻有效果,他們又何必費事去炸克里米亞大橋、油輪和登陸艦呢?正因為反攻困難,烏克蘭才不得不採取這種宣傳效果極佳的襲擊手段來虛張聲勢。然而,這種所謂的優勢被美國無情地戳破,澤連斯基別無選擇,只能下令在全國總動員,決心與俄羅斯“戰至最後一個烏克蘭人”。
來源:洞見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