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已經卸任的菲律賓上一任總統杜特爾特,出訪了中國,並得到中方高層接見。從報道來看,杜特爾特是拄着拐杖來的中國,這也表明,他認為中菲關係已經到了自己“必須親自走一趟”的時候,即便身體不適,也絲毫耽誤不得。中方表示,你擔任菲律賓總統期間,為兩國友好交往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你繼續為兩國友好合作,發揮重要作用。
杜特爾特則回應,我願繼續為推動菲中友好發揮作用。值得關注的是,杜特爾特訪華歸國後,馬上得到了現任總統馬科斯的邀請,雙方還進行了一對一的私聊。
杜特爾特訪華回國後,馬科斯單獨接見
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馬科斯在總統府單獨接見杜特爾特,雙方長談了兩個多小時。菲總統通訊辦公室發表的聲明顯示,兩人除了談及近期的訪華內容,還就“其他問題”進行了討論,“杜特爾特向馬科斯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對於杜特爾特訪華,馬科斯表示,對與中方建立新的溝通渠道表示“歡迎”,如果杜特爾特成為這個新渠道“就太好了”。從馬科斯的表態來看,他很希望杜特爾特成為中菲溝通的橋樑,因為杜特爾特的身份並不尋常。
首先,杜特爾特是他的前任,在其執政期間,菲律賓經濟發展快速,在中美之間也能保持平衡。直到其卸任時,支持率仍高達80%,這也是其他前任總統從未達到的高度,也表明他的執政策略,菲律賓民眾是認可的。
杜特爾特就如何與中美相處,與馬科斯私聊
具體該怎麼操作,馬科斯完全可以從杜特爾特那兒“取經”,甚至關鍵時候,抄一抄杜特爾特的“作業”,也是可以的。
其次,杜特爾特不僅是馬科斯的政治盟友,還是菲律賓副總統莎拉的父親,可以說與馬科斯政府的聯繫,還是非常緊密的,也不是外人。在這樣的背景下,杜特爾特提起建議來,不會有太多的顧慮,馬科斯也不會有“被外人指點”的難堪。雙方一對一私聊,應該能就關鍵議題,進行探討。
最後,杜特爾特執政期間,在中美之間找到了“平衡點”,這對如今的馬科斯政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驗。
菲律賓不僅是中國鄰國,還是美國盟友,想做好外交工作,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與中美相處。而“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的現狀,也迫使菲律賓在這個三邊關係中,不能得罪任何一方。如何根據目前的國際局勢現狀,找到與中美相處之道,就成為了兩人溝通的重點。
中菲關係在近段時間出現了震蕩
而中美之間的角力,從菲律賓的角度來說,重點要關注的,就是台海和南海問題。杜特爾特時期,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然後涉台的事情都不參與;在南海,與中國擱置爭議,並告誡菲軍方,所有美國在南海的演習,不許參加。
到了馬科斯後,菲律賓向美軍增加開放了四個軍事基地,其中三個靠近台海,有為美軍提供“集結地”之嫌,特別是在台海局勢緊張的情勢下。在南海,不僅將美國拉了進來,還將菲海岸警衛隊最大巡邏船開進南海,在爭議領土周邊,多次與中方發生對峙。
也正因為如此,中菲關係才會出現震蕩。從馬科斯的一系列表態來看,他也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並雙向獲益。但是,菲軍方的動作,超出了他的預期,這也是他陸續調整菲防長、菲總參謀長的主要原因,但是否能達到效果,還要再看看。
馬科斯執政後,美國加大了對菲律賓拉攏的力度
因為多年來,菲軍方一直與美方走得很近,即便杜特爾特時期,也是這樣,只不過杜特爾特盯得更緊,要求得更嚴更具體,才在中美間找到了平衡。
從菲總統府發布的聲明來看,杜特爾特既從中國帶了話回來,還就“其他問題”提了建議,這個“其他問題”,多半是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係,姜畢竟是老的辣,有杜特爾特“出主意”,相信馬科斯政府在面對中美時,會走得更為穩健,中菲關係,也有望重回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