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在附庸美國的錯誤道路上漸行漸遠,且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頻繁地做出損害與中國雙邊關係的事情。據環球網消息,烏克蘭國防部副防長接受採訪時表示,為了不損害烏克蘭與美國的關係,烏克蘭不能購買中國的任何產品,尤其是類似無人機的產品。烏克蘭國防部副防長此番言論,無疑是對外公布與中國劃清界限,是單方面破壞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和戰略夥伴關係。
作為烏克蘭政府高官,烏克蘭副防長公開發表不當言論,無非是出自於兩個原因:
其一,烏克蘭政府依然停留在對華的錯誤認知上。自俄烏衝突爆發後,烏克蘭曾多次指着中國的立場問題。在烏克蘭政府看來,中國沒有反對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的特別軍事行動,是烏克蘭至今為止都無法接受和無法理解的,並堅持認為中國是與俄羅斯站在一邊的,是“非正義”的一方。而事實上,全世界都已經知道,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不斷“拱火”才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和真正的推手。
對待烏克蘭問題上,中國充分了解了俄羅斯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的歷史和現實原因,也已多次明確了自己的立場,中國作為大國,有責任擔起維護世界和平的義務,也提供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正確方案,並一直為之付出努力。對於烏克蘭政府來說,若依然執迷不悟,為一己私利繼續附庸美西方,不改變對華的錯誤認知,以後遭殃的終究是本國的人民。
其二,烏克蘭政府對美國的蠱惑言聽計從。烏克蘭副防長涉華不當言論中專門強調了不會購買中國的無人機,言外之意,是在向外傳遞一個錯誤信息,中國的無人機或將參與到俄烏衝突中。這是典型的美式污衊言論,美國蠱惑烏克蘭政府散播中國的無人機“威脅”,妄圖誤導國際輿論,塑造對中國不利的國際環境,以達到擾亂中國發展節奏的目的。
事實上,中國對無人機出口既有嚴格的管制措施,也有相關的法律約束。中國對無人機的出口管制範圍、技術標準等均與國際保持一致,同時所有達到管制標準的無人機,均須申請許可後才可以出口,以防止用於非和平目的;基於國際管控標準和相關法律,中國的民用無人機是允許自由貿易的,但俄烏衝突爆發後,中國民用無人機企業甚至主動暫停其在衝突地區業務。而烏克蘭副防長“此地無銀”的不當言論,恰恰證明了其在美西方蠱惑下,想刻意抹黑中國的心態。
烏克蘭政府在對華關係上與美國保持一致,不只是這個國防部副部長,烏克蘭外交部也是同樣的態度。早今年年初,烏克蘭的副外長梅里尼克就曾表示,中國是否是烏克蘭的夥伴,將取決是否是美國和歐盟的夥伴。這個態度很明確,將來即便是俄烏衝突結束,烏克蘭在對華關係上,將會基於美國和歐盟對華的態度,如果美西方對華關係不好,烏克蘭必然如此。俄羅斯總統普京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烏克蘭政府的問題:烏克蘭政府正被美國直接控制,逐漸變成美國外交政策的工具。
長期以來,中國與烏克蘭一直保持良好的雙邊關係,雙方於1992年建交,2001年建立全面友好合作關係,2011年共同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雙方在各領域友好互利合作發展迅速。希望烏克蘭部分政客不要罔顧兩國為雙邊關係發展作出的努力,正視俄烏衝突發生的歷史和現實原因,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