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2023年06月22日17:36:01 國際 1370

肯尼迪遇刺案,這個讓無數美國人摸不着頭腦的歷史懸案,最近又一次被扒了出來。肯尼迪的侄子小羅伯特在採訪中指責中情局參與其中,並且這60年來一直在隱瞞真相。

這番言論倒也不出人意料,畢竟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居然還有人會相信政府當年的“獨狼論”嗎?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在德克薩斯州遭遇暗殺,震驚全美。按理來說,總統遇刺應該是國家頭等大事,需要徹查清楚才對得起公眾。但事實上,政府的辦案效率可謂史上最快——僅70分鐘,嫌犯奧斯瓦爾德就被逮捕了;兩天後,又有人刺殺奧斯瓦爾德,隨後3年內相關人員死亡18人。案子就這樣破了,政府得出的結論是奧斯瓦爾德一個人乾的,沒有什麼陰謀。讓人咋舌的是,政府這種荒唐的說法居然拿得出來。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奧斯瓦爾德這樣的小人物,就能在密保森嚴的情況下擊斃總統?連續的詭異死亡令人深思,但政府機器似乎都在迫不及待地結束這個案子,掃乾淨一切跡象。官方報告完全無法令人信服,民眾的質疑也就此積壓了60年。隨着時間推移,各種研究與新證據都在放大這個案件的陰謀論色彩。一些學者和記者提出,中情局才是幕後真正的黑手。肯尼迪推行的政策影響了軍工複合體的利益,他對古巴的政策也遭到中情局的強烈反對。而奧斯瓦爾德有中情局背景,就被選中充當了替罪羊的角色。這種說法似乎也更合乎邏輯。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 天天要聞

當然,我們無法完全判定這就是真相。但政府失去公信的處理方式,讓人們不得不猜測更陰暗的可能。中情局這樣的組織,其齷齪的一面已為人所知。如果它真與此案有關,那也不足為奇。許多年過去了,相關證據早就被毀盡滅跡,真相恐怕永遠也難有定論。這樁冷案或許只能在陰謀論的糾葛中迷離下去,永遠也無法給那段歷史畫上一個句號。或許,這也是美國社會一直無法擺脫的噩夢。一個民主國家的政府機構,若真能如此隨意地遮掩真相、漠視公眾,其後果實在太令人不安。如今中情局的聲勢依舊強大,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意識到,某些機構的權力似乎大到了不受控制的程度。以至於,它們為維護自身利益,可以隱瞞重大的歷史真相,而不會因此受到任何的制約和懲罰。這種失衡的現實,恰恰是美國社會內部矛盾不斷累積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 天天要聞


事實上,肯尼迪案只是美國政府長期以來掩蓋真相和濫用權力的一個縮影。從水門事件伊拉克戰爭,從政府監控項目到各種陰謀論,美國社會一直無法擺脫對政府的不信任感。這有時候讓人覺得,美國的民主制度在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形式,而真正掌握大權的,是那些獨立於選舉和公眾監督之外的龐大機構與集團。

中情局就是其中一個代表。它在冷戰期間幾乎可以為所欲為,以“國家安全”為名行使各種超法權力。雖然時代變了,但它依舊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必對任何人負責。如果它真的參與了肯尼迪案,那也只會成為它漫長歷史上的一頁。而公眾的質疑與抗議,它們也許會理都不理。有人說,中情局已經成為一種“政府之內的政府”。

它幾乎不受約束,各種監督機制對它不起作用。它有自己的路子與規矩,並非總統或國會可以左右。更加荒謬的是,即使它犯下錯誤乃至濫用職權,公眾也很難追究它的責任。你能指望它自行調查自身錯誤嗎?它實際上掌握着巨大的權力,卻幾乎不需要為此承擔任何的責任。這就是中情局之類機構讓人覺得棘手的地方。它們處於美國法制框架之內,卻又高高在上,彷彿這套框架不適用於它們。如果說美國法治精神體現在公開與透明上,那麼中情局就是這個理念的對立面。它的運作更接近於黑社會,而非一個民主國家的政府機構。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 天天要聞

然而,它依靠的正是美國政府的權力與資源,在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同時,也讓政府的失信進一步加深。事實上,任何政權或社會制度都無法徹底避免濫用權力的情況出現。但一個民主社會,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一旦形成並積累,會對社會穩定與發展產生潛在的危害。美國社會之所以一直無法完全擺脫疑慮,正是因為長期以來有太多的案例表明,某些機構似乎可以凌駕於公眾監督之上,它們的權利高人一等,責任卻模糊不清。對於中情局可能參與肯尼迪案一事,我們無法定論。但它過去的所作所為,已經足夠讓人懷疑它有這個能力與動機。它可以為了自身利益隱瞞重要歷史真相,操控輿論導向,它似乎可以為所欲為。這也許正是讓美國社會永遠無法擺脫噩夢的根源——政府機構的權力如果無法受到有效約束,民眾對它們的不信任就會無限膨脹,直至一觸即發。

這是整個社會的危機,而非任何個人或政黨所能完全控制或解決的。限制權力,還政於民,讓陽光成為最好的消毒劑——這或許是美國社會真得需正視的根本之策。然而,這道理簡單,要做卻艱難無比。美國民主制度的缺陷在於,政府權力來源於選舉,但選舉又無法確保那些掌權者對權力的合理運用。政治家的任期短暫,但龐大政府機構卻是永恆的。一屆政府可能還對公眾有所回應,但機構有自己的慣性,它更在意自身的利益與生存。它可以等待政治勢力的更替,但自己總是不會改變。如此一來,機構與集團便可以憑藉實力與影響力,左右政策走向,並限制政府權力的限制者——媒體與公民社會的作用。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 天天要聞

信息不透明才會有猜疑,權力越大責任越模糊,公眾就越無法信任。而失去公眾信任的政府,其權威與合法性也將難以維持。這是危及民主社會穩定的重大因素。然而,怎樣才能推動機構與權力的限制與透明化,依然是一道難題。一方面,政府自身缺乏限制自身權力的動力;另一方面,公民社會的力量也難與龐大政府機構抗衡。一些人曾呼籲設立獨立的監督機構,但誰來監督監督機構,而它們又會不會重蹈覆轍,成為新的利益集團?許多擔憂與未知數,讓美國社會陷入權衡的迷局。或許最終,還是依靠公民社會的覺醒與行動,才是突破的希望。機構的權力來源於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只有人民意識到其危害並監督了這份支持,它們才有可能不再凌駕於所有人之上。

肯尼迪遇刺真相: 60年後,誰是幕後主使?中情局?還是政府的陰謀? - 天天要聞

然而,這需要每個公民都對事件保持警醒,形成廣泛共識,並付諸行動,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總的來說,美國社會之所以一再陷入對政府不信任的循環,是因為權力的運作一直無法達到讓人滿意的透明和責任。機構追求自身利益,政府又不能有效約束機構,這導致公眾的擔憂無休無止。肯尼迪案或許永遠無法水落石出,但它提醒人們,權力的運作需要一種平衡——平衡個人與社會,短期與長期,族群與整體。如果哪怕一邊失去控制,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社會就會陷入難以自拔的怪圈。這是每個社會都需不斷檢討的課題,而美國也不例外。無論過去如何,希望未來能有所改變——這也許是人們不斷探討這個案件的意義吧!但願有朝一日,政府的權力來源於公眾信任,並真正為公眾服務,社會也能排除種種陰影,更加向陽而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夏聯第一天貝利就遇上埃奇庫姆!誰將贏得首次對話的勝利 - 天天要聞

夏聯第一天貝利就遇上埃奇庫姆!誰將贏得首次對話的勝利

直播吧7月5日訊 明天上午9:00,NBA鹽湖城夏季聯賽將迎來一場焦點對決,對陣雙方是76人和東道主爵士。作為擁有今年高順位新秀的球隊,對陣雙方都是備受關注,其中76人有探花秀埃奇庫姆,而爵士則有最近話題頗多的五號秀貝利。明天的對決勢必會吸引不少球迷的關注。以下為對陣雙方夏聯名單:76人名單:17號席菲諾、18號斯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 天天要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特朗普又整活了!剛回白宮就掏出個“大而美”法案,名字聽着挺吉利,實則是給億萬富翁發“減稅紅包”,普通老百姓的醫保、飯錢、取暖費卻被砍得稀巴爛。拜登氣得在社交平台上跳腳,罵這法案“魯莽又殘酷”,可眾議院還是高票通過了。說白了,這哪是“大而美”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 天天要聞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第三十一屆蘭洽會開幕進入最後倒計時,本屆“蘭洽會”以“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繁榮”為主題,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重點突出國際經貿合作、區域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和招商引資渠道四大亮點,着力打造西部地區經貿合作重要平台。7月5日上午,記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開始做兩手準備!甚至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印度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天內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時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印度可能對部分美國商品加收關稅,以報復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提高...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印度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計劃對部分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對從印度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的措施。路透社報道,根據印度官方通報,新德里稱華盛頓對印度的汽車和部分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 天天要聞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最新消息!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下周一發出!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已在12個國家的關稅信函上簽字,下周一7月7日就發給這些國家,信中概述它們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的各項關稅水平,“無論它們接受不接受”。路透...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特朗普正式簽署了爭議拉滿的“大而美”法案!這份價值4.5萬億美元的超級法案,一邊給企業減稅、給富人發錢,一邊瘋狂削減窮人醫保和食品補貼。國會吵翻天、專家警告債務崩盤,但特朗普卻高呼“美國再次偉大”。這波操作...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罕見!490萬美元!美國居然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大豆!發生了什麼?7月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對美國統計數據的分析顯示,美國在中斷近一年半之後,於今年5月恢復了從俄羅斯的大豆進口。具體數據來看,2025年5月,俄羅斯對美國出口大豆490萬美元,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