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恩霆
5月14日,泰國和土耳其兩國將舉行大選,兩位政壇強人——泰國總理巴育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都在尋求連任,同時也遭遇來自反對派陣營前所未有的挑戰。

泰國總理巴育
【兩位年輕人挑戰巴育】
現年69歲的巴育出身行伍,在軍中官至泰國陸軍總司令,他2014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英拉政府,至今已擔任泰國總理9年,其間在2019年大選後連任。泰國2017年頒布的新憲法規定,總理任職不得超過8年。去年8月,圍繞巴育是否任期已滿需要離職,泰國國內曾爆發爭論,巴育一度被暫停履職。去年9月底,泰國憲法法院裁定巴育的總理任期應自新憲法頒布時算起到2025年,而後巴育重新履職。
泰國2017年憲法還規定,總理需由國會兩院共750名議員選出,而上議院全部250個議席都由軍方委任,下議院500個議席通過選舉產生,這意味着軍方掌握着總理選舉的主導權。

泰國副總理巴威
去年底,巴育從軍方背景的公民力量黨“跳槽”,加入新成立的“統一泰建國黨”,作為該黨總理候選人參加大選。隨後,公民力量黨推選該黨黨首、副總理巴威作為總理候選人。這意味着巴育和巴威從戰友變成了對手,折射出此次泰國大選競爭之激烈。
不過,這兩位軍方背景的大佬在選前民調中表現一般,巴育近三個月的支持率一直徘徊在15%左右,在主要候選人中排在第三位。在他前面領跑的是反對派陣營的兩位年輕候選人——為泰黨總理候選人佩通坦和前進黨總理候選人披塔。
為泰黨的前身泰愛泰黨由泰國前總理他信創建,而37歲的佩通坦就是他信的小女兒,英拉是她的姑姑,另一位前總理頌猜則是她的姑父。他信是泰國歷史上首位完成4年任期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通過選舉贏得連任的總理。

佩通坦
儘管他信、英拉先後遭軍事政變推翻併流亡海外,但他信家族仍在泰國擁有巨大影響力,泰國北部和東北部的廣大農村地區是其選民大本營。在2019年大選中,為泰黨曾贏得下議院最多席位。
今年3月和4月,佩通坦曾以38.2%、35.7%的民調支持率領跑,是巴育支持率的兩倍多。不過,到了5月,她的支持率略有下滑,降至29%左右。在民調中實現反超的,正是另一名年輕人披塔。
現年43歲的披塔在2018年加入新未來黨,該黨曾在2019年大選中表現搶眼。不過,該黨在2019年被泰國憲法法院裁定解散,而後披塔與黨內54名議員成立了前進黨,他被選為黨首。3月以來,他的支持率從微弱領先巴育到拉開距離,現在以35.4%的支持率站上榜首位置。

披塔
今年大選前夕,泰國政壇暗流涌動,佩通坦、披塔這兩位年輕的反對派陣營候選人,讓政壇老手巴育等人感受到了危機。值得注意的是,在距選舉不到一周時,他信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準備回到泰國的信息,以期在最後時刻助力為泰黨和女兒佩通坦的選情,也給大選後泰國政局增加了不確定性。
除了上述四人,還有兩位主要候選人——來自老牌政黨民主黨的林明利和泰自豪黨的阿努廷,這兩個黨派在2019年大選後與當時巴育所在的公民力量黨組成執政聯盟,林明利和阿努廷均出任副總理。
此次泰國大選看似形勢複雜,但背後仍然擺脫不了二十年來“紅黃對決”的規律,即支持他信家族和為泰黨的草根階層“紅衫軍”與支持王室、軍方等保守勢力和精英階層的“黃衫軍”之間的較量。其間,披塔為代表的新生勢力,則是以年輕選民為基礎的政治力量。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老將能否撼動埃爾多安】
相較泰國大選中反對派陣營多路出擊的態勢,土耳其此次總統和議會選舉的形勢相對簡單一些。兩個月前,以土耳其歷史最久的共和人民黨為首的6個反對派政黨組成“國家聯盟”,一致推舉該黨黨首科勒齊達奧盧作為“國家聯盟”的總統候選人,挑戰現任總統埃爾多安及其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
69歲的埃爾多安曾任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市長,他在2001年創建正義與發展黨並擔任主席,次年該黨贏得議會選舉,埃爾多安在2003年3月出任總理。當時,土耳其的政體還是議會制,總理由議會選舉產生,掌握實權,而總統則是虛位元首。
2007年,埃爾多安成功連任總理,同年土耳其全民公投修憲,將議會選舉總理改為全民直選,並將總統任期從2014年起由7年降至5年,可連任一屆。實際上,這給出了埃爾多安參選總統的時間表。
2014年,埃爾多安在土耳其首次總統直選中勝出,由總理轉任總統。2017年,在埃爾多安和正義與發展黨推動下,土耳其再次全民公投修憲,將政體由議會制改成總統制,廢除總理職位,行政權完全移交總統,總統可直接任命包括副總統和內閣部長在內的政府高官。

土耳其共和人民黨等6黨聯盟推選的總統候選人科勒齊達奧盧。
當時,按照新憲法,埃爾多安的總統任期“歸零”,下一屆總統選舉定在2019年,總統可連任一次。照此計算,埃爾多安最長可執政到2029年。
此後,埃爾多安在2018年提前舉行的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那次改變國家政體的修憲,曾招致土耳其反對派嚴厲批評,將其稱之為“開倒車”,埃爾多安則成為自土耳其“國父”凱末爾以來最有權勢的政治人物。
不過,埃爾多安和正義與發展黨在2019年的土耳其地方選舉中遭遇挫折,該黨25年來首次丟掉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的市長職位,並且輸掉了首都安卡拉、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等地的選舉。在科勒齊達奧盧帶領下,共和人民黨拿下了安卡拉、伊斯坦布爾等地,並且在伊斯坦布爾市長重選中再次擊敗正義與發展黨候選人。
現年74歲的科勒齊達奧盧自2007年以來一直領導共和人民黨,積極尋求恢複議會制,如果他當選總統,料將扭轉埃爾多安的政治、經濟和外交政策。雖然目前他在民調中支持率略微領先於埃爾多安,但差距僅幾個百分點。

土耳其反對黨祖國黨總統候選人因傑在11日宣布退選。
除了科勒齊達奧盧,反對派陣營的祖國黨候選人因傑也是埃爾多安的政敵,他曾是共和人民黨成員,因而他的參選也招致反對派批評,共和人民黨的支持者認為因傑參選將分掉科勒齊達奧盧的部分選票。5月11日,因傑宣布退選。此外,土耳其多個小黨派組建了一個極右翼聯盟,推選奧安作為候選人,但其勝算寥寥。
埃爾多安此前連選連任的重要基礎是幫助土耳其經濟快速增長,但近年來土耳其經濟陷入危機,通脹飆升、貨幣貶值,成了拖累他選情的減分項。近期,他明顯加大了競選造勢活動的密度,但這次大選對他來說堪稱20年來最重要、也是最不確定的一次選舉。
此次土耳其大選被認為是保守勢力與世俗派的一次角力。如果代表保守勢力的埃爾多安連任,將進一步鞏固權力,國內經濟問題和與西方關係的不良現狀恐將延續。如果反對派勝出,土耳其或將大幅調整政治和經濟政策,重建與西方的關係。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