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個中央部門曬今年預算,三分之一部門財政撥款減少

2023年04月03日18:01:03 國際 1263
97個中央部門曬今年預算,三分之一部門財政撥款減少 - 天天要聞

3月28日,中央部門(單位)在財政部中央預決算公開平台,集中公開了2023年部門預算。從2009年中央預算首次公開,到2010年78個中央部門第一次公開部門預算,如今中央部門每年3月向社會公開“曬賬本”已成慣例。

預算公開被視作打造陽光透明政府、保障公眾知情權、強化外部監督的機制性安排。一般而言,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內容涵蓋部門總體收支預算情況、財政撥款收支預算情況以及重點事項說明等。

今年在3月28日集中公開時間段公布預算的中央部門共97個,與去年的102個部門相比減少5個。南都記者了解到,個別部門因機構改革等原因,暫時推遲了預算報告發布時間。

從今年已公布的各部門收入總預算看,有5個中央部門今年的收支總預算達千億元以上,也有5個部門今年的收支預算不到1億元。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集中公布預算的部門中,有79個部門公開了126個項目的項目文本;有95個部門公開了790個項目的績效目標,比上年增加63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白景明在媒體採訪中表示,“近年來,中央部門預算公開中關於績效管理的信息披露越來越多……預算公開情況說明更完備,可以讓公眾了解政府的錢是怎麼花的。”

此外,在中央連續多年號召“過緊日子”的背景下,今年97個部門全部說明了貫徹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合理保障重點支出需求等情況。

97個中央部門曬預算,5個部門不到1億元

中央部門的收支來源主要來自於今年中央財政撥款、上年度結餘以及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事業收入等。據南都記者統計,今年已公布的97個中央部門收支總預算逾兩萬億元,共計約2.37萬億,較去年的2.45萬億略有降低。

從收支總預算數額來看,目前“錢袋子”最多的前十名依次是教育部、稅務系統、國家衛健委、國家消防救援局、中科院國鐵集團、科學技術部、海關總署、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其中有5個中央部門今年的收支總預算達千億元以上,教育部最多,超過6147.37億元;其次為稅務系統,達到2781.86億元;國家衛健委達到2687.46億元。

97個中央部門曬今年預算,三分之一部門財政撥款減少 - 天天要聞

今年已公布的97個中央部門賬本中,部門預算最多的十個部門。南都製圖:宋凌燕

“錢袋子”較少的部門則包括中國老齡協會、中國記協、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國務院參事室等,上述五個部門今年的收支預算都不到1億元,中國老齡協會最少,有7142.71萬餘元。

97個中央部門曬今年預算,三分之一部門財政撥款減少 - 天天要聞

今年已公布的97個中央部門賬本中,部門預算最少的十個部門。南都製圖:宋凌燕

機構改革已帶來部門財政撥款變化

今年已公布的97個中央部門的財政撥款總額不到7000億元(6950.54億元),與去年102個部門的近8000億撥款(7987.27億元)相比,縮減了約1000億元。

從已經公開的數據看,今年60個中央部門一般公共預算撥款金額,相較去年有所增加;同時,有32個部門今年中央撥款預算少於去年。

其中,一些部門的財政撥款數額變化是因為機構改革。比如,今年1月正式掛牌的國家消防救援局,由曾經的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防局兩個部門整合而成,該部門今年的中央財政撥款比去年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撥款預算增加110多億元、30%多。

本輪機構改革中,國家鄉村振興局已併入農業農村部,不過,在今年農業農村部公開的部門預算中,國家鄉村振興局的9張預算表還是單獨列出的,中央撥付兩個部門的一般公共預算分別為158.11億元和2.47億元,相較去年都有所增加。

此次預算公開,也是銀保監會首次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金監總局”)名義公開發文。“機構改革工作正在推進過程中,暫按銀保監會相關情況公開2023年度部門預算,預算執行中將根據機構改革情況依法依規作相應調整。”公開的部門預算指出。今年,金監總局(銀保監會)的收支總預算相較於銀保監會2022年度有所減少,不過財政撥款數額略有增加。

今年,財政撥款預算增幅較大的部門還包括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人社部、財政部。供銷合作總社今年的財政撥款超過13.6億元,比去年3.4億元的預算撥款額增加近3倍。不過,在供銷合作總社公開的部門預算中提到,今年撥款預算比2022年執行數減少1.6億元,下降10.57%,主要是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專項資金減少。

人社部今年財政撥款預算達到56.81億元,比去年增加16億元,增幅近40%,人社部在公開的部門預算中說明,撥款增加是為了“合理保障博士後經費、國際組織會費等支出需求”。

財政部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撥款超過63億元,比去年的預算數(46億元)、執行數(47億元)都增長超過30%,公開的財政部部門預算說明:主要因為“外交支出中的國際組織捐贈增加”。

32個部門財政撥款減少

在中央連續多年號召“過緊日子”的背景下,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撥款數額減少的部門也有所增加,達到32個。

其中,國鐵集團(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降幅最大,減少300餘億元。公開的部門預算指出,主要原因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的基本建設支出減少,具體款項主要在於今年鐵路路網建設預算數為0,比2022年減少394億元。

另外財政撥款降幅較大的應急管理部、最高人民法院,分別是因為基本建設項目、中央基建投資項目支出減少。

“三公”經費疫情後恢復性增加

過去幾年“三公”經費預算呈逐年下降趨勢,今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有64.96億元,比上年有所增長。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前兩年受疫情影響,各部門因公出國(境)費預算壓減較多、基數較低,今年出現恢復性增加,主要用於支持實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戰略,保障中央部門開展對外交往、參加重要雙邊多邊會議等。

南都記者注意到,今年29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增加,增加較多的部門有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和外交部。外交部今年“三公”經費預算較去年增加2355萬元,主要是因為疫情形勢變化,出國團組增加。

中國人民銀行今年“三公”經費增加5400餘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867.87萬元,比2022 年增加418.63萬元;另外增加的5000萬元用於公務用車購置,公開的部門預算中提到,增加原因是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公務用車改革完成後,首次更新編製內報廢車輛。

此外,今年有11個中央部門壓減了“三公”經費預算,57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與去年持平。

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各部門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從嚴控制,均不超過上年水平。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3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預算減少約16億元。

采寫:南都記者 宋凌燕 宋承翰 實習生 柳宇成 發自北京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假期調研,杭州市委書記劉非赴嘉興南湖瞻仰紅船 - 天天要聞

假期調研,杭州市委書記劉非赴嘉興南湖瞻仰紅船

編輯丨董鑫據“杭州發布”消息,5月4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劉非赴嘉興南湖紅船、湖州安吉余村,開展循跡溯源學習調研。4月25日,浙江日報發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准:劉非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相繼大選,特朗普竟成“神助攻”,局勢超乎想象!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相繼大選,特朗普竟成“神助攻”,局勢超乎想象!

最近,國際政壇的兩場大選吸引了全球目光,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選舉結果中,似乎都藏着特朗普的影子,這背後究竟有何深意?先看澳大利亞。當地時間5月3日,澳大利亞現任總理阿爾巴尼斯所在的工黨贏得大選勝利。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他在民調中一直落後於反對派彼得·達頓。達頓可不是一般人物,幾年前,身為澳國防部長的他大放...
莫斯科一住宅樓發生爆炸引發火災,致2死6傷 - 天天要聞

莫斯科一住宅樓發生爆炸引發火災,致2死6傷

新華社莫斯科5月4日電 俄羅斯緊急情況部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俄首都莫斯科西南部一棟住宅樓4日晚發生爆炸並引發火災,造成2人死亡、6人受傷。塔斯社援引俄緊急情況部的消息報道,該住宅樓一套公寓發生爆炸後,位於8層和9層的兩套公寓發生火災,兩層間天花板坍塌。過火面積達100平方米,樓內明火已被撲滅。莫斯科市長索比...
聯合國機構:加沙人道主義狀況“難以想象”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機構:加沙人道主義狀況“難以想象”

當地時間5日,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表示,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狀況“令人難以想象”。 同一天,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媒體辦公室也警告稱,由於加沙地帶再次被以軍全面封鎖已....
現在的郵政局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前程如何? - 天天要聞

現在的郵政局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前程如何?

作為群眾曾經熟悉的郵政局,隨着體制和業務的改革,已經分離成兩個單位,一個是街頭常見的郵政局,也叫郵政管理局,屬於行政機關;另一個是央企,也即中國郵政集團。郵政管理局(郵政局)和郵政集團(包括各級分公司)的體制和職能完全不同。一、郵政系統的有
牟林:中國,穩住! - 天天要聞

牟林:中國,穩住!

據鳳凰網消息,5月2日上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美經貿對話磋商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層多次表態,表示願與中方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同時美方近期通過相關方面多次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希望與中方談起來,對此,中方正在進行評估。
澳大利亞大選爆冷!工黨逆襲連任,背後真相驚人,中方表示祝賀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大選爆冷!工黨逆襲連任,背後真相驚人,中方表示祝賀

5月3日澳大利亞大選落下帷幕,總理阿爾巴尼斯領導的工黨出人意料成功連任,引發國際上的廣泛關注。中國方面迅速作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祝賀,並期待與新一屆澳大利亞政府攜手推動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向新高度。工黨連任:內部政策與外部壓力的雙重驅動今年年初,工黨在民意支持率上還遠遠落後於在野的保守派聯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