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國際刑事法院為什麼要逮捕普京前,我們先了解下法院本身情況。
2002年7月1日《羅馬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生效,國際刑事法院正式成立位於荷蘭海牙。那麼它與海牙國際法院有什麼關係呢?
它們是兩個不同的組織,它們的性質和執行任務不同。國際刑事法院是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而海牙國際法院是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
國際刑事法庭與荷蘭國際法庭處理的業務不同,一個是針對個人,一個是針對主權國家。
國際刑事法院主要針對個人犯罪進行審判,例如對犯有種族屠殺罪、危害人類罪(反人道罪)、戰爭罪的個人進行起訴和審判。
海牙國際法院主要針對聯合國成員國所提交的案件做出有法律約束力的判決,是主權國家政府間的民事司法裁判機構,無法處理刑事案件。
自2002年國際刑事法院成立以來,處理過哪些重大案件呢?曾經的桌上三缺一,隨着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加入,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逮捕的國家領導人已經達到4位。
第一位是蘇丹前總統·巴希爾
2009 年,國際刑事法院指控蘇丹總統巴希爾參與達爾富爾衝突造成30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國際刑事法院判決巴希爾犯有種族滅絕罪,並對其發出逮捕令。
這使得巴希爾成為首位被國外機構所通緝的主權國家領導人,也是國際刑事法院成立以來第一次對一個國家領導人發出的通緝令,雖然它的法律意義不大,但對於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侮辱性極強。
雖然,10年後巴希爾政權被推翻,但仍然未被移交至國際刑事法院,打臉國際刑事法院,只是年逾80歲的他生活並不好。
第二位是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
2011年,利比亞在美國的鼓動下,反對派發動大規模抗議活動,作為北非梟雄拒絕對話,進行武力鎮壓,嚴懲大量人員傷亡,隨後國際刑事法院對利比亞總統卡扎菲發出逮捕令,指控他在鎮壓大規模抗議活動期間犯下危害人類罪。
相較於蘇丹前總統巴希爾,他的命運很不幸,從一代梟雄淪為反對派槍下鬼,同年,反政府武裝攻破了卡扎菲最後的據點蘇爾特,在一個廢棄的管道抓住了他並用槍擊斃,死後仍被虐屍,尊嚴全無。
第三位是科特迪瓦前總統·巴博
2010年,科特迪瓦大選,時任總統巴博輸給時任總理的瓦塔拉,但巴博拒絕移交權力,自行宣布獲勝。
聯合國安理會一致認定瓦塔拉是科特迪瓦合法總統。雙方一度陷入激烈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2011年4月,大勢已去的巴博被新政府逮捕,同年11月被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並審判。
相較於蘇丹前總統巴希爾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來說,雖然巴博被送往海牙審判,成為首位受審的前科特迪瓦國家領導人,但最終罪名不成立,加上新政府特赦,最終巴博體面回國,安享晚年。
以上三位是均發生在十年前,十多年後,也就是2023年3月17日,國際法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
那麼湊夠了一桌!
第四位是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
國際刑事法院以俄羅斯政府在非法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的同時,涉嫌非法轉移烏克蘭兒童至俄羅斯國內犯了戰爭罪為由,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通緝令,宣布逮捕普京。
俄羅斯非《羅馬規約》的締約國,因此並不受國際刑事法院管轄,也就是說這張通緝令也就是廢紙一張,毫無實質性意義,唯一能達到效果的就是對俄羅斯進行侮辱。
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俄羅斯不是前三個非洲小國,那麼它有多強呢?我們可以看看以下幾個信息。
第一、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國土面積全球第一;
第二、軍事強國,目前全球軍力排名第二,常規武器僅次於美國;
第三、擁有全球第一的核武設備,核武器數量全球第一,薩爾馬特導彈至今沒有國家能攔截;
第四、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總有一票否決權。
第五、俄烏衝突中,以一己之力抵抗整個西方強國,至今未輸。
那麼,海牙刑事法院發出這個通緝令有什麼作用呢?或者能起到什麼影響呢?或者說傳遞的是什麼信息呢?
基於目前小編淺薄的認知,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已經不再寄希望於對話解決與俄羅斯的爭端;
第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已經做好長期武器支援烏克蘭,包括重武器以及戰機支持,期望軍事上重挫俄羅斯;
第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已經做好與俄羅斯決裂的準備,或許某一天全面斷交;
第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對比較自信,認為自己能夠徹底擊敗俄羅斯;
第五、警告東方某大國,不要軍援俄羅斯,避免引火上身。
曾經,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以及南聯盟犯下說不盡的罪惡,沒有受到任何指控?就是因為自己是霸權主義的核心,是威權政治的領導者,是世界的蛀蟲。
如今,不論是聯合國,還是下屬機構海牙國際法院或者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都淪為美國為虎作倀的附屬工具。大國之間,如中美關係,中俄關係,美俄關係也錯綜複雜。
對於這個時候,海牙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發出逮捕令,你怎麼看呢?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