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2023年03月18日18:26:05 國際 1167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3月17日,國際刑事法院(ICC)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了一項“拘捕令”,指控他要為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行為負責,此舉迅速震動全球輿論。然而在“宣布逮捕普京”這個新聞熱點的背後,其實或只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又一次承壓“逼不得已”,以及帶來的幾無實際意義的敷衍應付般的“逢場作戲”。

國際刑事法院雖然早在去年,就派出了該院檢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就針對烏克蘭境內是否發生了戰爭罪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而親自四次前往戰爭地區,調查有關對兒童實施犯罪和將民用基礎設施設為攻擊目標等相關指控。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然而烏克蘭方面針對提出的指控雖然很多,包括“反人類”“戰爭罪”“種族滅絕罪”等款,但實際在17日國際刑事法院向普京發出的“逮捕令”中,真正的“逮捕”依據,其實是“不輕不重,真相模糊”的“非法驅逐烏克蘭兒童案”。

什麼是“非法驅逐烏克蘭兒童案”呢?

在逮捕令的文件里顯示——烏克蘭兒童和青少年,被強行轉移到俄羅斯或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地區。這裡面許多兒童和青少年被俄羅斯方面指是孤兒,可烏克蘭官員表示,他們之中許多人是與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失散。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這些被“非法驅逐的烏克蘭兒童”的很多人,其實可能是在戰區被發現的“如同孤兒般的處境”的兒童和青少年,然後“非法”被轉移到了俄羅斯或者俄控烏克蘭領土。

而俄羅斯方面,也坦坦蕩蕩的承認轉移了2000名兒童。

那麼問題來了,俄羅斯這件事兒真的做錯了嗎?

烏克蘭戰爭的前線,在現代的立體戰爭下,已經十分出人意料的演變成了“塹壕戰”,而這一發明在第一次世界的戰爭術語,往往是“絞肉機”這類詞彙的代名詞。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所以,兒童在如此殘酷的戰爭前線,和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失散,如果俄方不儘力收容,收容後不將兒童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而是繼續置於前線,那可能俄羅斯就真的問題很大了。

無論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之中,承擔了多少責任。但從所謂的“非法驅逐烏克蘭兒童”一案之中,這至少是背負起了一個大國該有的責任。

雖然,這個代價就是國際刑事法院向普京發出了“逮捕令”。

而這個“逮捕令”的“權威性”和“實際威脅性”,其實遠不能和它帶來的輿論熱點相提並論。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國際刑事法院雖然看起來“高大上”,更被標為是一個獨立的永久性國際法院,旨在審判那些犯有種族滅絕罪、反人類罪、戰爭罪和侵略罪等最嚴重的國際罪行的個人。更有多達123個國家是該法院的締約方。

可問題在於,這些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方,大部分都是歐洲和非洲國家。不僅俄羅斯沒有參加,甚至就連美國和東北亞大國也沒有參加。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所以,全球主要大國之三,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方,這個所謂的國際刑事法院的“執行力”和“權威性”,就可想而知了。

再者,從名義上普京受到國際刑事法院的“通緝”後,普京一旦出訪或者抵達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方國家,該國就應該配合國際刑事法院逮捕普京並移交該院。可參加國際刑事法院的123個國家,估計沒有幾個國家會去選擇逮捕普京,然後進行移交。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因為這事兒,其實是有前例的,遠比普京不如的蘇丹前總統巴希爾,在任上,就受到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結果此君還是如常來往於加入了國際刑事法院的國家,國際刑事法院對此也只能無可奈何。

而巴希爾還是因為國內遭遇政變下台後,被蘇丹軍方親手轉交給了國際刑事法院,這才維持住了國際刑事法院的體面。

國際刑事法庭為何要逮捕普京?紐約時報透底:承受歐洲巨大壓力 - 天天要聞

根據《紐約時報》了解到的消息,法律專家指出“國際刑事法院一直面臨著歐洲國家的巨大壓力”——歐洲要求國際刑事法院對普京採取行動。而從國際刑事法庭“避重似就輕”的選擇大有模糊餘地的“非法驅逐烏克蘭兒童”一案,其實也可以略窺其中內幕一二。

最後,烏克蘭戰爭遷延日久,大出開戰初期全球輿論的預期(不包括阿球,阿球開戰後就研判烏克蘭自2014年以來,經年整備,已非“輕辱之國,柔脆之兵”)。畢竟如今世界正面臨經濟艱難的環境之中,還是希望早日消弭戰火,達成和局。

- END -

記得點贊!

還有轉發、評論、關注喲!

本文為 真實星球 原創,未經許可不許轉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叫“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的組織,被聯合國點名 - 天天要聞

一個叫“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的組織,被聯合國點名

兩周前,以色列和伊朗達成脆弱停火,結束衝突。隨後以軍方面宣布以軍焦點“重回”加沙地帶。目前,加沙新一輪停火談判首日會談無果而終。7日,巴勒斯坦知情人士透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6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新一輪間接談判首日會談無果而終。據悉,這一結果緣於以方談判團隊“未獲得可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和日本徵收25%的關稅 - 天天要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和日本徵收25%的關稅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了致日本首相石破茂、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件,宣布美國將自2025年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和韓國輸美產品徵收25%的關稅。特朗普表示,儘管美國與韓國和日本之間存在巨額貿易逆差,美國仍決定繼續與兩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 - 天天要聞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開幕

第九屆中俄博覽會7日在俄羅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首府葉卡捷琳堡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博覽會以“中俄務實合作穩健前行”為主題,超過1500名俄羅斯政府和企業代表報名參加,185家公司搭建展位,300多家供應商和製造商參展。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 天天要聞

官方首次披露,王自堂已被查

編輯丨餘暉河南《濮陽日報》消息,中國共產黨濮陽市第八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於7月4日舉行。全會審議並通過了濮陽市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婁建廣、王自堂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的審查報告,確認市委常委會之前作出的給予婁建廣開除黨籍、王自堂同志撤銷黨內職務的
這6省份,即將迎來執法檢查組 - 天天要聞

這6省份,即將迎來執法檢查組

撰文丨餘暉據《新聞聯播》消息,7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循環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組在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執法檢查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東明、丁仲禮、何維出席。當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啟動循環經濟促進法執法檢查。此次執法檢查採取赴地方檢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河南一女幹部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河南一女幹部被查!

據河南鄭州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二級巡視員薛燕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鄭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薛燕長期任職金水區,曾擔任鄭州市金水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多年,2024年2月卸任。來源:鄭州市紀委監委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