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的前世今生:涉烏決議141:7通過 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

2023年03月11日22:39:03 國際 1173


聯合國的前世今生:涉烏決議141:7通過 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 - 天天要聞

日前,聯合國網站公布了烏克蘭局勢緊急特別會議表決結果:“141票贊成,7票反對,32票棄權,通過了以美國為首的75個國家共同起草的決議草案,強烈要求俄羅斯立即、完全、無條件地將其軍隊撤出烏克蘭領土,並呼籲停止敵對行動。”俄羅斯為何如此不得人心了,這真值得俄羅斯反思呀,想當初的蘇聯是何等的風光,為何區區三十年就淪落至此,這與其大國的地位真不匹配啊!

該次會議,各國駐聯大代表成員圍繞決議草案進行了唇槍舌劍的辯論,表決前白俄羅斯代表針對《決議草案》提出的兩條修正案被完全否決,而作為當事方的俄羅斯代表涅邊賈在會議中說道:“俄烏衝突之前所發生的一切,包括北約持續不斷地東擴、形同廢紙的明斯克協議、烏克蘭政府對烏東俄族的殘暴罪行,以及烏克蘭納粹分子的極端挑釁,它們作為這場衝突的真正原因,被西方混淆視聽的手段所掩蓋。”

會議中涅邊賈言辭尖銳,而起草草案的美國代表格林菲爾德一時搪塞,不知所措,對於涅邊賈的種種指責閉口不談,只是怒斥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並得到眾多小弟的幫腔和附和。顯然支持俄羅斯的聲音比較單薄,涅邊賈舌戰群儒敗下陣來,未能贏得大多數國家的諒解,最終141:7通過了該涉烏決議草案

聯合國的前世今生:涉烏決議141:7通過 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 - 天天要聞

美國以民主和自由為號召,充當世界警察,哪裡有紛爭哪裡就會出現他的身影,而其自身又屢次繞過安理會,單獨採取行動,可見其是多麼的雙標。

聯大公布表決結果後不久,俄國家杜馬議員舍列梅特就諷刺道:“聯合國已淪為美國施加影響的工具,在當前形勢下已然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聯合國真的毫無存在意義了嗎?其從誕生之初到現在的70多年間,雖然他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但也為全球的和平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許我們更應該討論在新形勢下,聯合國該怎麼變革?如何擺脫大國背後施加的影響,怎樣做到客觀公正的處理地緣政治糾紛,怎樣讓大多數國家心悅誠服。

聯合國作為時代的產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最初的宗旨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係;進行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性質的問題,並促進對於全體人類的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70多年發展至今,不斷接納新的會員國,目前共有193個成員國,其中亞洲39個、非洲54個、東歐及獨聯體國家28個、西歐23個、拉丁美洲33個、北美及大洋洲16個,它基本包括了全球所有得到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現在是信息化時代,通信拉近了每個人的距離,地球變成了“地球村”,而如何維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在瑞士日內瓦、奧地利維也納、肯尼亞內羅畢、泰國曼谷、埃塞俄比亞斯亞貝巴、黎巴嫩貝魯特、智利聖地亞哥等處均設有辦事處,現有5大常任理事國: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及法國,官方工作語言有6種:中文、英文、法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其首席行政長官為聯合國秘書長,現任秘書長為安東尼奧·古特雷斯

聯合國的前世今生:涉烏決議141:7通過 要求俄羅斯無條件撤軍 - 天天要聞

1941年6月12日在英國倫敦簽署的《聖詹姆斯宮宣言》為最初的版本,該宣言提出:“持久和平的唯一真正基礎是,自由的人民在一個擺脫了侵略威脅、人人都可以享有經濟與社會保障的世界中的自願合作;我們為此目的,在戰時和平時同其他國家的自由人民通力合作。”

同年8月14日,在位於大西洋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正式簽署了《大西洋憲章》。

二戰爆發,於是英、美、蘇、中等26個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代表於1942年1月1日,在美國華盛頓正式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是對《大西洋憲章》的補充和完善,而美國總統羅斯福首次提出了“聯合國”的概念。

1943年10月30日,蘇聯、英國、美國、中國的代表在莫斯科簽署了《莫斯科宣言》,準備着手籌辦聯合國組織,同年12月1日,德黑蘭會議中各國領袖再次確認了目標。

於是1944年9月21日至10月7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了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各國代表就建立一個戰後國際組織的目標、結構和功能達成了一致,聯合國的藍圖初步實現。

1945年2月11日,在克里米亞舉辦的雅爾塔會議中,英國、美國、蘇聯等國家領袖同意於同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首次聯合國家會議,同時根據原有提案正式起草聯合國憲章,4月25日,舊金山會議如期舉行,150個國家的代表對敦巴頓橡樹園會議提出的草案進行了審議,同年6月25日正式通過了《聯合國憲章》,第二天有50個國家代表在《聯合國憲章》中籤字確認。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也隨之正式誕生,而10月24日這天也被設為成聯合國日,至此在戰後的70多年間,聯合國在國際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談不出“對等” 美國關稅談判策略反噬自身 - 天天要聞

談不出“對等” 美國關稅談判策略反噬自身

日本派出的談判代表,再次空手而歸。兩個多月內第七次訪美,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為爭取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特意延長行程,卻連人都沒見到,談判也無疾而終。赤澤亮正剛回國,美國總統特朗普便發難,稱“日本被寵壞了”,“美國接受了日本數百萬輛
微軟擬裁員大約九千人 2023年以來最大規模裁員 - 天天要聞

微軟擬裁員大約九千人 2023年以來最大規模裁員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美國微軟公司2日確認,擬裁員大約9000名員工。這將是微軟自2023年以來最大規模裁員。微軟一名發言人說,本輪受裁員影響的員工數量不到員工總數的4%。這是2021年11月13日在英國倫敦拍攝的微軟品牌標識。
抗議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演講近9小時,創最長發言紀錄 - 天天要聞

抗議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演講近9小時,創最長發言紀錄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傑弗里斯以“神奇一分鐘”的馬拉松式發言,抗議美國總統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神奇一分鐘”本質上是一個不計時的發言機會,傑弗里斯的實際發言時間約為8小時46分,創下了美國眾議院現代史上最長的發言紀錄。據悉,傑弗里斯於美國東部時間凌晨4點53分開始了...
就任滿月,韓國總統李在明召開記者會,就外交安全、經濟民生等問題發表立場 - 天天要聞

就任滿月,韓國總統李在明召開記者會,就外交安全、經濟民生等問題發表立場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伊文】當地時間3日,韓國總統李在明迎來就任“滿月”。當天,他在原總統府青瓦台迎賓館舉行記者會,就外交安全、經濟民生、司法改革等一系列熱點問題發表立場。韓聯社評價稱,這一個月里,李在明在“以韓美同盟為先,深化韓美日合作”的大原則下積極開展外交活動,然而促成...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 - 天天要聞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積極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幫扶支持力度,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圖為在眉山市仁壽縣卓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趕製訂單產品。潘帥攝(人民視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以下簡稱“會議”),對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