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讀書會豐富居民精神生活。資料圖片
以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把基層黨組織的巨大優勢轉化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不竭動力,平城區新華街道圍繞“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全面激活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為民服務走深走實,群眾幸福感不斷增強。
凝心聚力構建黨建新格局
新華街道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密切聯繫群眾優勢,找准黨建和社會治理的着力點、契合點,構建基層黨建新格局,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強化黨員隊伍管理,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各社區落實好“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強化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將清廉社區建設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圍繞黨員履職盡責、志願服務等推行黨員積分制,提高黨員參與組織活動的積極性。積極推進創新型“黨建+網格化”工作,網格化管理服務群眾,將網格化服務管理打造成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平台和辦好民生實事的服務性舞台,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持續發力推進基層治理
對照目標、立足實際、發掘亮點、積極作為,新華街道黨工委銳意創新,持續發力推進基層治理縱深展開。針對轄區內小區物業管理薄弱、公共活動空間小、環境髒亂差等難題,推動物業黨建聯建,將物業企業培育成黨組織聯繫群眾的重要平台、服務群眾的重要力量。以小區“黨群協商議事會”為抓手,通過推動小區黨支部書記和業委會主任“一肩挑”,切實抓好小區環境衛生、矛盾化解、停車管理等關鍵小事和民生實事,把小區黨支部、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這些群眾家門口的黨組織鍛造成最接“地氣”的黨組織,實現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理論課堂、學習課堂、健康課堂、文化課堂、法律課堂、技能課堂為內容,整合資源,搭建社區服務平台,成立“家庭黨校”,拓展紅色陣地,實現了全街黨建“一盤棋”架構。自成立“家庭黨校”以來,全街道共吸納老黨員159名、在職黨員192名,建立特色服務隊10支,收集居民關注熱點、解決居民“急難愁盼”、開展志願服務,不僅有效提升了社區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而且激發了社區事務中的居民自治力,促進了社區治理。強化社區建設,局前社區利用已徵收空置場地進行社區改造,以打造“星級示範社區”為目標,建成一個超1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社區。該街道還針對轄區老年人居多的實際,以全國養老示範社區衛星里社區為模板,打造“老年友好”社區。社區還成立了老年大學,設立了4個社會組織團隊,推動老年人積极參与,實現自我提升。
心懷群眾強化民生服務
新華街道針對轄區老舊小區偏多的實際,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該街道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加大統籌協調力度,通過對老舊小區分類評估,統籌規劃,科學組織,並通過實施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物業服務站、小區業主委員會“四位一體”與建立保潔、保安、運維、治安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健全機制,長效管理。衛星里社區聯合物業不定期對老年人家庭用水、用電和用氣等設施進行入戶排查,排除安全隱患,加強老年人住宅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改善老年人居住環境。
紮實做好民生實事,街道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通過電話諮詢、了解需求、安撫慰問、落實政策、解決困難等一系列措施,對困難群體精準扶助、精細關懷。認真做好12345工單處辦“接訴即辦”,針對居民集中反映的流動商販佔道經營、物業管理等問題,積極與居民溝通,第一時間了解情況、聯繫相關部門及時解決,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同。
來源:平城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