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中美矛盾加劇的形勢下,美方披露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一事,無疑受到了各方的強烈關注。然而,最近美方卻藉著“氣球事件”,宣布取消布林肯的訪華行程,但中方直接揭穿了美國的政治把戲,直言雙方從未正式宣布相關消息,所謂的“布林肯訪華”一直是美方單方面的說辭。
當然,如果說美方沒有與中方溝通過,自然是不可能的,在美方透露此消息之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曾對布林肯表示歡迎,直言雙方正就此事保持溝通。不過由於美方仍在持續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甚至制裁中國企業,完全沒有表露出任何誠意,此事顯然是談崩了,中方的態度也由此前的“歡迎”,變為“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再到最後撕開了美國的遮羞布。
令人沒想到的是,剛剛慘遭中方打臉的美國,竟然又開始提起此事了。近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表示,美方始終認為中美關係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儘管受“氣球事件”影響,美方不認為現階段是合適的訪華時機,但若是時機成熟,美方將就布林肯訪華一事,與中方重新商定新的日期。他還聲稱為了了解中國的“監視能力”,美國不會歸還擊落的氣球碎片。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口中的“氣球事件”,指的是最近中國無人氣象飛艇受西方帶影響,失去控制誤入美國一事。在事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中國外交部就對外說明了緣由,並且積極與美方溝通,但美國政壇卻堅持將其稱作“間諜氣球”,美國總統拜登還無視中方反對,下令美軍出動兩架f-22戰機擊落了這一民用設備。
可以看出,白宮方面依舊在炒作“氣球事件”,想要給中方扣上“監視美國”的帽子,以此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同時,柯比再度提起布林肯訪華一事,恐怕也是想給美方一個台階下,畢竟本來就沒能與中方達成共識,為了挽回臉面拿出的說辭也被中方揭穿了,拜登政府可以說是顏面無存。
然而,中美雙方沒能就布林肯訪華一事達成共識,問題完全出在美方身上。本來中方對此事的態度還是很不錯的,但美方沒有絲毫想要緩和關係的動作,反而變本加厲,派遣美軍在中國新年之際擅闖南海海域。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先後訪問韓國和菲律賓,加強美國與兩國的軍事合作,甚至毫不掩飾對華的惡意;就連布林肯自己都四處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呼籲盟友共同對付中國。
在美方毫無誠意的情況下,中方對布林肯到訪的期望自然也會迅速下降,中方之所以“沒有可以提供的消息”,也是因為在美方這種態度下,中美之間恐怕也談不成什麼事。當然,中方也不會對美關上溝通的大門,美方聲稱要重新安排布林肯訪華,對兩國緩和關係來說是好事,但若是美方不改變對華態度,恐怕也是白費功夫,所得到的結果恐怕與此前不會有什麼區別。
尤其中美關係最大的矛盾點,就在台灣問題上,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兩國建交的政治基礎。因此,美方若是不願放棄“以台制華”的惡念,繼續為島內的“台獨”勢力站台,只會讓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乃至惡化下去,甚至導致兩國的軍事對抗風險繼續升高,這必然不符合中美任何一方的利益。但對中方來說,為了捍衛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哪怕對手是美國,中國也有一戰的決心。
所以,別說是布林肯訪華了,哪怕是拜登親自訪華,如果依然秉持着零和思維,執意要插手中國內政事務,堅持與華對抗而非對話,無法讓中方看到美方的誠意的話,這種“假把式”也只能騙騙自己,對緩和兩國關係起不到任何作用。總而言之,中方不會看美方說什麼,只會看其做出的實事,畢竟連美國總統都能隨意違背承諾,在台灣問題上反覆變卦,美國的政治信譽可以說早就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