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根據德國《商報》報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對俄烏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第一,斯托爾滕貝格認為,目前烏克蘭就是西方民主的“肉盾”,因此北約一定會竭盡所能滿足烏克蘭提出的各方面要求,無論是金源還是軍援,北約都會敞開了供應。
第二,此外還談到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斯托爾滕貝格預言,一場俄烏衝突之後,無論俄烏衝突到底以何種方式結束,要想讓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回到過去基本已經不可能,西方會在一種新的現實基礎上重新確立與俄羅斯的關係。
首先,1月15日斯托爾滕貝格作為北約秘書長對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作出自己的判斷,他認為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而促使斯托爾滕貝格說出這番話的因素也有很多。
西方與俄羅斯的戰略互信已經因為一場俄烏衝突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而徹底消失,這也就意味着,無論俄羅斯或北約如今說什麼,雙方根本就不相信對方所講的話。眾所周知的是,國際政治、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講究信任,當兩國之間連最起碼的信任感都沒有,雙方的關係必然回不到過去。這也是斯托爾滕貝格所講的第一層意思,俄烏衝突爆發後,隨着默克爾、奧朗德不斷揭露2015年簽訂《新明斯克協議》背後的內幕,既深深傷害俄羅斯對西方的信任,同時也讓西方社會在心理上深受陣痛。原來政客們真的在玩骯髒遊戲,由於戰略互信消失,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
第二,促使斯托爾滕貝格發出這種感慨的因素還在於,基於實力原則帶來的巨大失落感。雖然烏克蘭在這場俄烏衝突中挺在前面,但這場戰爭實際上就是北約與俄羅斯的一場戰爭,用俄羅斯的話表述則是,北約在事實層面已經參戰,目前俄羅斯就是在與北約作戰,尤其是在與美國、英國作戰。目前的問題在於,一場群毆演變為如今的混亂狀態,實際上讓作為北約秘書長的斯托爾滕貝格非常難堪。
即使北約給烏克蘭提供了如此多的武器裝備與情報信息支撐,烏克蘭仍然沒有在戰場上形成對俄羅斯的壓倒性優勢,而戰場上的情況自然會反應到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上。這也就意味着,無論西方如何想要肢解或削弱俄羅斯,但在通過武力方式沒有辦法實現的情況下,即使西方想要再退回一步重新回到過去,也根本不能取得俄羅斯的諒解,同時自身在心理與情感上也沒有辦法接受這一結果。這也是斯托爾滕貝格之所以感慨西方與俄羅斯再也回不到過去的另一原因,這也就意味着,通過北約的一場群毆,俄羅斯不僅沒有被打趴下,反而愈戰愈勇。
第三,斯托爾滕貝格表示,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再也回不到過去,還是因為對烏克蘭怒其不爭。儘管北約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同時也對烏克蘭提供各種幫助,但問題在於,即使烏克蘭軍隊在前線的表現比較英勇,但從總體實力而言俄羅斯依然在俄烏衝突中掌握戰略主動權。尤其是在1月15日斯托爾滕貝格接受媒體採訪之際,俄羅斯軍隊剛剛收復索列達爾,直接打開巴赫穆特的大門,這讓斯托爾滕貝格臉上確實有點掛不住。北約給烏克蘭那麼多武器裝備與援助,又通過各種方式給俄羅斯放學,結果澤連斯基還是挺不住。
由於對烏克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如今也讓北約處於騎虎難下的狀態,因此斯托爾滕貝格也開始質疑,想要讓烏克蘭繼續戰鬥下去,北約得放多少血才能夠填滿這一無底洞。既然北約已經將烏克蘭視為維護西方民主自由的“肉盾”,北約還真的不能放棄烏克蘭,如今烏克蘭已經被西方視為象徵與旗幟。當不能徹底丟棄烏克蘭之時,整個西方也一定會患上“烏克蘭綜合症”只要這一傷疤沒有癒合,只要這一傷口仍然在流血,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也必然會不到戰前。
當然也有美國的因素。斯托爾滕貝格表示,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不會恢復到從前,主要的意思不是指歐洲與俄羅斯的關係,而是指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如今美國已經將俄羅斯視為美國主導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最直接對手,在這種情況下,美俄之間的鬥爭與鬥法一天不消停,歐洲只能作為美國的棋盤與棋子,成為美俄博弈的犧牲品,這也是斯托爾滕貝格發出感慨的又一原因。
其次,分析完斯托爾滕貝格這番言論背後的原因後,也可以探討如果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不能恢復到過去,西方應該與俄羅斯建立起什麼樣的關係,以目前情況而言,只有兩種關係狀態。
第一,一別兩寬各自安好。這也就意味着,在俄烏衝突解決後,各方一拍兩散,歐洲在政治、文化、地緣方面與俄羅斯徹底切割,不再承認俄羅斯是歐洲國家,同時,徹底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用這種揮刀自宮的方式展示歐洲的決心。在歐洲作出這種激烈反應後,俄羅斯必然也會做出強硬反應,既然不讓俄羅斯進入歐洲這一大家庭的大門,俄羅斯將會另起爐灶。在這種情況下,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可能保持非常微妙的狀態,形成事實上的歐洲大陸冷戰,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落下鐵幕。
第二,狹路相逢爭鋒相對。無論俄烏衝突是繼續持久化還是得以解決,在世界百年大變局中,只要美國與英國依然扮演攪局者的角色,依然做煽風點火的工作,將歐洲各國視作自己的“韭菜園子”以及轉嫁問題的“接盤俠”,歐洲的命運只有與美國深度綁合在一起。只能繼續為俄烏衝突買單,咽下歐洲地緣分裂的苦酒,實際上這就是歐洲與俄羅斯關係的另一形態表現。
無論是一別兩寬各自安好,還是狹路相逢爭鋒相對,經常講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即使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再也恢復不到過去,但只要利益存在,誰也不能保證雙方之間永遠老死不相往來,畢竟俄羅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