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有一項數據一直遙遙領先,令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那就是人口數量。
可是,有一個國家人口數量早已逼近中國,甚至聯合國預測,在今年4月中旬就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這個國家就是與我國接壤的南亞第一大國印度。這是因為中國計劃生育的影響嗎?中國放開二胎三胎後為何還會被印度超越呢?
嚴格一胎計劃生育
中國施行了30多年的針對漢族的嚴格計劃生育政策,極大遏制了中國人口增長的勢頭。計劃生育口號成為上世紀90年代城市農村牆頭的主流標語。
不少地方施行了極為激進的只生一胎的計劃生育政策,這也成為美國等西方大國不斷抨擊我人權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很多家庭特別是農村家庭,衝破重重阻礙生育了兩個孩子,但絕大部分80後90後是獨生子女確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這種嚴格的一胎政策執行下去,精通數學的朋友都知道,一對夫妻兩個人只有1個孩子,那下一代就只有這一代人的二分之一,下下一代只有這一代人的四分之一,這是一個以二分之一為倍數的等比數列。
這還是建立在這一代人所有人都結婚都能生育,孩子又都能正常長大成人的基礎上,用不了多少年,中國主體民族的人口數量將極大萎縮,甚至就會成為“少數民族”。
估計高層早已看到這背後的巨大隱憂,終於以”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的形式逐步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又於近兩年實行全面三孩政策。這會將中國人口重新帶上高速增長的快車道嗎?
青年生育意願不強
快車道沒有到來,卻出現了出生人口數量逐年下降的現象。這種反常的現象有着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不是所謂專家的呼籲、教育和宣傳鼓動就能改變的。
中國生育意願最強的是60後、70後這批人群,他們在生育的最佳年齡趕上了嚴格執行一胎計劃生育的時代,很多人在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的情況下,為了保住飯碗忍痛放棄了生育更多孩子的願望。
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家中兄弟姐妹眾多,因此”單獨二孩“對於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在2015年二胎政策全面放開之時,他們中最年輕的也已過35周歲,最大的都已50多數,早已進入生育危險期甚至無法生育期。
有人依然趕上了政策的尾巴,”搶抓機遇“冒險生育了第二個孩子,這也是”全面二孩“剛放開時中國生育人口短暫回暖的原因。可是等這個群體的潛力被挖掘乾淨之後,中國人口突然”漲不動“了。
中國以80後90後00後為首的年輕一代,思維活躍,個性突出,追求更加獨立的個人生活,很多人連婚都不想結,更別談生育孩子,生育二胎三胎了。
隨着物價水平的不斷提升,特別是房價的異常高漲,生養孩子的成本隨之水漲船高,很多年輕人即使願意生育,現實的經濟處境,也不允許他們生育第二個乃至第三個孩子。
況且這些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一對夫妻面臨著很大的養老壓力,多數家庭必須夫妻同時出去工作才能維持收支平衡,根本不具備生育二胎三胎的客觀條件。
印度藉機迎頭趕上
在中國人口”漲不動“的同時,印度卻悄悄迎頭趕上。其實,印度這些年也在計劃生育,可是他們主要是”鼓勵一對夫婦只生育2個孩子“。
”鼓勵“對於民眾的背後意思就是我可以聽,我也可以不聽,因此不具備任何強制意義。
不少印度夫婦,特別是農村夫婦,生育3到5個乃至更多孩子的不在少數,這種人指數級增長帶來了印度人口數量的迅速上升。
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境內平原佔了大多數,氣候濕潤炎熱,糧食產量豐富,這些為其人口增長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印度這些年一直實行擴張性的舉動,甚至提出“建立世界第四大海洋強國”“把印度洋變成印度湖”的豪言壯語,在這種強烈氛圍下,“人多力量大”成為官方和民間的普遍共識。
印度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讀者朋友們,你認為年輕人生育意願不強的原因有哪些呢?該用什麼辦法扭轉這一趨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