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非峰會聲勢浩大 “口惠而實不至”?
12月13日至12月15日,美國-非洲領導人峰會(以下簡稱美非峰會)在美國舉行,49名非洲領導人飛往華盛頓參會。14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美非峰會的主旨演講中稱,將採取多項措施支持非洲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不過他在提到美國將支持非洲的數字化發展時再次“口誤”。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拜登在講話中稱將投資“3500億美元”幫助更多非洲人民參與到數字經濟中來,不過,在白宮稍後公布的拜登演講實錄中,“3500億”這個數字變成了“3.5億”。
投資金額“大縮水”後,拜登在15日又宣布在美非商業論壇上達成了價值150億美元的交易。而在峰會召開前一天,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還作出承諾,未來三年美國將向非洲提供550億美元的資助。不過,這550億美元能否真正落到實處,可能還要打上問號。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就認為,“從美國政府過去的表現來看,對非洲的‘承諾’往往是空頭支票。”。
15日,拜登舉行了關於2063年議程(非洲聯盟對非洲大陸的戰略願景)夥伴關係的會議,他在講話中呼籲非洲聯盟以永久成員身份加入二十國集團。研究員賀文萍分析,“美國所謂的支持非盟加入G20,推動非洲大陸的國家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不需要真金白銀地投入,而是以口頭表態獲得非洲的好感。”
此前,南非智庫也對美國的對非援助提出過質疑。約堡大學非中研究中心主任孟大為表示,美方發起美非峰會有作秀嫌疑,連續兩屆會議地點均設在美國,美國領導人卻不踏足非洲,這不符合互相尊重、平等對待的夥伴精神。雪城大學坎貝爾教授也表示,美國出台的所謂對非新政策毫無新意,實為“新瓶裝舊酒”。
拜登在與塞內加爾總統麥基·薩勒在峰會晚宴上碰杯。圖源:BBC
美方借峰會議題將矛頭暗指中國
美國政治新聞網指出,非洲對於美國來說至關重要。非洲不僅是美國產品的市場,也是鈷和鋰等大宗商品的來源地,而鈷和鋰正是美國快速擴張的電動汽車行業的必需品。同時,由於有“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在該地區活動,美國認為非洲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而言至關重要。然而,雖然歷史上並不缺乏美非“關係緊密時期”,但近二三十年來美國政府對於非洲的關注度不夠,導致美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下降,“國家利益受到損害”。
美國首次舉辦美非峰會是在2014年8月,奧巴馬政府邀請了非洲近5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齊聚華盛頓。但隨後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不僅削減對非援助,說“投入非洲70億美元的每一美分都將被‘偷走’”,甚至稱非洲國家為“糞坑國家”,美非關係急轉直下。拜登重新舉辦美非峰會,意在收拾特朗普政府遺留下來的政治殘局,強調美國對非洲的重視,希望推動美非關係回到正軌。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白宮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科比(John Kirby)表示,“美國政府不會將槍架在非洲人的腦袋上,迫使其在美中之間作出選擇”,但他緊接着又說,“把事實稱為事實,並揭示對我們的非洲夥伴而言,中國越來越明顯的對非洲大陸的惡性影響,這並不矛盾”。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更為直白地指出,“拜登的講話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他的大部分內容都意圖與在非洲投巨資的國家展開競爭”。BBC則於15日發文稱,拜登的講話中始終沒有提到“中國”一詞,然而儘管如此,“競爭是毫無疑問的”。
有分析認為,此次美非峰會與拜登政府今年早些時候舉辦的美國-東盟特別峰會、第九屆美洲峰會、美國-太平洋島國峰會等如出一轍,都旨在拉攏地區發展中國家,強化以對華戰略競爭為中心的外交布局。
拜登在美非領導人峰會上發表講話。圖源:福克斯新聞
非洲不是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路透社指出,雖然拜登的講話中沒有提到中國,但拜登政府明顯想通過此次峰會達成對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遏制。據《聯合早報》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峰會上“提醒”非洲領導人,妄稱“中國在非洲的行動不透明”,並對中國做出了所謂“在非洲擴大影響力是在給該地區穩定性帶來問題”的指責。
對此,台灣學者王高成評論稱,美國的許多政策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相較而言中國的政策都是在強調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援助,甚至對第三世界國家提供無償援助。而拜登現在才跟隨中國的腳步走,一方面拉攏東南亞國家,另一方面拉攏非洲國家,要把非洲國家納入到G20中,然而這更多是象徵性的意義,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且為時已晚。美國如今想要努力但未必能夠動搖中國和非洲之間的緊密關係。
美國遏制中國在非洲日益增長的影響力的意圖明顯。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4日的外交部例會上回應,支持非洲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一貫樂見非洲合作夥伴多元化,歡迎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加大對非關注和投入,同非方開展真正平等互利的合作。同時,希望美國以開放心態看待中非合作,非洲不是大國博弈的競技場,更不是哪個國家或某些人肆意施壓的對象。中國是非洲的好朋友、好夥伴和好兄弟。中非合作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光明磊落,成果豐碩,受到非洲人民的真誠歡迎。美方應當尊重非洲人民的意願,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幫助非洲發展,而不是在抹黑攻擊別國上面大做文章。
事實上,中國一直為非洲提供實質性的援助。據2021年外交部數據統計,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企業已經在非洲建設了1萬多公里鐵路、近10萬公里公路、近千座橋樑、近百個港口,以及大量醫院和學校。正如駐美大使秦剛12月12日於“旗語”新聞社非洲峰會論壇上所言,中非關係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國對非投融資給非洲人民帶來的不是“陷阱”,而是福祉。
來源丨人民網、環球時報、聯合早報、美國政治新聞網、德國之聲
作者丨林舒琪,深圳衛視直新聞實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