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紅馬甲”,奔赴疫情防控一線;換裝“醫護白”,入戶提供核酸檢測。號角吹響,旗幟高揚。“我報名”“我參加”“我志願”……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嚴峻形勢,潮南全區廣大黨員幹部聞令而動、迎難而上、深入一線,主動“戴黨徽、亮身份、作表率”,在抗“疫”一線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紅色堤壩”。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日,潮南全區各行各業近4000名在職黨員和志願者趕赴一線,定點支援涉疫鎮122個核酸採樣點,其中就地轉為志願者的在職黨員284人。

黨員上門宣傳防疫政策
吹響“紅色號角”,戰疫生力軍火速集結
10月31日,潮南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緊急發布公告,決定對陳店鎮、司馬浦鎮、仙城鎮全域實施臨時管控措施並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根據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潮南區委組織部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區委統一部署,向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發出《關於迅速啟動“雙報到雙服務”平急轉換機制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議書》,吹響了從常態化疫情防控轉入應急處置狀態的號角。緊接着,連夜組織各部門單位摸排現有工作人員數量,調派“雙報到”單位在內的區直部門黨員幹部,迅速下沉到封閉管控區域最重要、最關鍵、最吃緊的崗位,與基層一線工作者、醫務人員、志願者等並肩戰鬥、同心抗疫。
“請全體工作人員迅速到鎮政府大樓前集合,出發前往陳店鎮支援抗疫!”深夜,兩英鎮迅速啟動平急轉換機制,一支由鎮機關黨員幹部組成的黨員先鋒隊火速集結。兩英鎮的黨員先鋒隊只是一個縮影。

夜幕下的黨員先鋒崗位
當晚,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潮南統籌全區各鎮(街道)報到力量,從臨時管控鎮之外的8個鎮(街道),各抽調20名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精銳力量組成黨員突擊隊進行緊急支援,全力以赴助力抗疫工作。11月1日晚,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區委組織部連夜再從區直單位抽調80名幹部馳援陳店鎮和仙城鎮。
連日來,在交通卡口、留觀服務點、臨時核酸檢測站等成立71個臨時黨支部,組建黨員突擊隊44支,設立黨員先鋒崗112個,切實做到哪裡任務險重,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就有黨堅強有力的工作。

黨員志願者與公安幹警在卡口執勤
凝聚“紅色力量”,眾志成城聚火成炬
10月31日凌晨5時許,陳店鎮48個採樣點提前完成場地布置。搬物資、搭帳篷、擺圍欄、貼指引、拉警戒線……疫情當前,潮南廣大黨員幹部不分晝夜,就地“轉崗”為村(社區)的核酸檢測協理員、防疫值守協管員和秩序維護協查員。
他們有的化身“紅色輕騎隊”,冒着綿綿細雨,穿梭在鄉間小路,利用大喇叭號召群眾進行核酸檢測;有的將自己的私家車改造成便民服務順風車,搭載醫務人員和村民往返於採樣點和住宅區。

在職黨員就地“轉崗”為村(社區)的核酸檢測協理員
在陳店鎮核酸採集現場,身穿防護服的陳店鎮衛生院護士林少吟熟練地為居民測溫掃碼。在厚厚的防護服下,手心磨起了一個個水泡,連續五六個小時無法飲水進食的她說:“我要完成全部的核酸採集任務再吃飯。面對疫情,我會盡全力把工作做好,相信其他人也和我一樣,一定會全力以赴的。”
團結一心,方能聚火成炬。
除了奮戰在核酸採集點的人,外賣員和貨車司機協助工作人員運送搬抬新鮮蔬果、餐食上門入戶,雖然一趟趟下來早已汗流浹背,但用滿滿的奉獻和擔當拎穩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

黨員和志願者協助運送餐食上門入戶
此外,潮南區各級黨組織積極響應區委號召,快速行動,發揮自身部門職能和優勢,在一線和後方,在線上和線下,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巨大社會力量。
市、區兩級組織部門緊急下撥40萬元專項黨費和一批口罩等物資,支持基層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區市場監管局、工信局等單位積極發動本系統本領域籌措物資,匯聚愛心馳援抗疫一線。區非公企業黨委、社會組織黨委及相關行業主管單位迅速響應、精準對接基層需求,積極引導“兩新”組織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人員、物資等各方面援助,全面助力疫情防控,凝聚起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記者】鄭淼鑫 張偉煒
【見習記者】彭深
【通訊員】彭鏈瀅 吳婉純
點擊圖片,一鍵報料↓↓↓

【作者】 鄭淼鑫;張偉煒;彭深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